血液制品临床使用指南

率上升等问题。白细胞滤过器使每次输入的白细胞<5×106/L(有效率>97%),可防止上述不良反应。但床边过滤器不能满足要求。

4.血小板:由于需要多次输注,原则上选择与患者ABO血型相同的机器单采的浓缩血小板。供受者ABO及Rh血型需一致;ABO血型不一致时,血小板输注效率低。当O型血来源血小板血浆中抗A、抗B滴度高时,不能输给AB型受者。

5.红细胞:红细胞输注要求ABO及Rh配型一致。

6.粒细胞和细胞生长因子:一般不主张输注粒细胞,因为粒细胞输注可能导致发生输血相关性GVHD和增加CMV病的发生率。为促进HSCT后的白细胞与血小板的早期恢复,可应用相应的细胞生长因子。

7.CMV阴性的受者尽可能选用CMV阴性的血制品。

8.供受者血型不相合时的输血:ABO血型不合已经不是HSCT的主要障碍,但如果有选择余地,建议尽量避免ABO血型主要不合,尤其是A型供O型。

(1)供者和受者ABO血型主要不合时:即供者有受者不具备的血型抗原,如供者为A、B或AB,受者为O;供者为AB,受者为A或B。

(2)供者和受者ABO血型次要不合时:供者具有受者不具备的血型抗体,如供者为A、B或O型,受者为AB型;或供者为O型,受者为A或B型。

(3)供者和受者ABO血型双向不合时:如供者为A,受者为B;或供者为B,受者为A. 在HSCT后,随着造血的恢复,患者的血型会逐渐转为供者的血型,但血型抗体的消失需要较长的时间。对ABO血型不合的患者移植后输血应区别对待。血型小不合,HSCT后可选用与供者血型一致或O型红细胞及与受者血型一致的血小板直至血型转为供者血型。ABO血型主要不合的HSCT后可选用与受者血型一致的红细胞,或输注与供者血型一致的血小板(应确保血小板内不含供者红细胞),直至血型转换,也可全部输O型红细胞及AB型血小板。对于混合ABO血型不合,可输O型红细胞及AB型血小板。

【疗效评估】

1.红细胞:患者进行红细胞输注治疗后,如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容没有提升或提升不明显,应考虑到是否患者同时存在有溶血(如AIHA)、活动性出血或疾病复发的可能,应及时给予相应检查并进行处理。

2.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主要有四大类。

(1)HLA同种免疫反应,这在有妊娠史的女性中常见。其他免疫原因包括HPA(人类血小板抗原)同种免疫反应,ABO血型不合,存在血小板自身抗体和药物相关的血小板抗体。

同种免疫血小板输注无效主要由HLA抗体引起,不过,因为血液成份去除白细胞以及采用更积极的疗法治疗AL,其发生率已经下降。

(2)GVHD: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目前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

(3)TTP/TMA:较为少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药物、肿瘤化疗、感染、GVHD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

(4)非免疫性的临床因素:感染、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治疗、DIC和脾肿大,均可引起血小板寿命缩短。其他可能的原因有:输入剂量不足、白血病复发。

【注意事项】

1.如严重贫血症状持续,可考虑再予相同剂量的浓缩红细胞进行输注。输血间隔时间应是临床医师根据病情决定。发生溶血时处理参见AIHA。

2.如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应当对临床因素做评估,如没有发现明显的非免疫性血小板损耗的临床原因,应怀疑可能是免疫机制起作用,并做HLA抗体分析。

3.如检测到HLA抗体,应当输注HLA相合的血小板。如果不能做血清学检测或筛选,特别当输注无效和出血有关时,也应当输注HLA相合的血小板。输注不相合的血小板不会增加血小板计数,应当停止预防性输注。如发生出血,输注随机献血者或最匹配献血者的血小板(尽管不完全相合)可能会缓解出血严重程度。

4.非免疫性血小板损耗通常需要每日输注血小板,作为预防性支持,但疗效不确定。 二、其他内科疾病

除血液系统疾病外,很多内科疾病会发生大量血液丢失、血细胞生成减少或出凝血异常,需要及时输注、使用血液制品。

>>閻忕偞娲栫槐鎴﹀礂閵婏附鐎�<<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