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C-JS11《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六十六条》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六十六条 编号:JT-GC-JS11 版号:V20140218 第一条:剪力墙表面平整度差 原因 分析 1、 剪力墙模板背龙骨方木未伸到顶 2、 剪力墙顶部非整块模板造成折凹不平 3、 主要 防治 措施 模板残旧、拼缝不密,背龙骨固定间距过大。 1、 剪力墙上端采用整一模板配置,模板从上往下排版,模板拼缝需严密。 2、 剪力墙拉螺杆间距严格控制在500mm内,第一道拉螺杆离地不大于300;背龙骨间距要均匀,控制在300mm以内 ,背龙骨方木至少70%伸至板顶阴角处。 上端采用整块大模板配置

4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六十六条 编号:JT-GC-JS11 版号:V20140218 第二条:剪力墙垂直度过大 原因 分析 剪力墙两侧未设斜支撑(或不牢固),使得在浇筑砼时,泵管等震动造成剪力墙发生扭曲或变形。 未加斜支撑 主要 防治 措施 1、剪力墙的两侧需加斜支撑;长度大于2.5m的剪力墙,其两端两侧均需加设斜支撑;墙模板斜支撑不可与内模架相连,须支撑在可靠支撑点上或在楼板上预埋短钢筋方式进行端部固定,形成稳定的支撑体系;对于外侧边的剪力墙须斜支撑与斜拉索同时使用。 2、对剪力墙模板的制作过程进行垂直度控制及浇筑后砼进行人工跟踪并二次校模,及时纠偏。

5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六十六条 编号:JT-GC-JS11 版号:V20140218 第三条:砼顶板水平度极差偏差大 原因 分析 主要 防治 措施 1、 事前未进行标高控制、楼板起拱比较随意,模板安装完成后未及时进行复测与验收就进入下一道工序; 2、 浇筑砼时复查及跟进不到位 1、 事前在钢筋上标识好平水位置。 2、 板面模板安装完成后,必须先对每一块楼板的拼缝位置、板底面标高进行实测实量,对存在偏差较大的部位进行整改,并检查支撑系统的加固方式,满足要求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做到事前的有效控制。

6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六十六条 编号:JT-GC-JS11 版号:V20140218 第四条:楼板厚度控制不到位 原因 分析 主要 防治 措施 1、未对板面标高进行事前弹线控制措施,未对楼板面标高进行实测控制。 2、浇筑砼时复查及跟进不到位 1、在浇筑面砼时,可采用钢筋插的方法抽检方法抽检,随时检查刚浇筑的砼面的厚度,并进行书面的签名,确保每块板的五个点都跟踪到位。 2、设置控制楼板厚度的预制块:无防水要求的部位,砼浇筑前,在每个板块内放置“F”型或“H”型砼预制块,砼强度同楼板砼强度,尺寸同楼板厚度,每块楼板不少于5个,板块中央至少有一块。浇筑砼时结合楼板模板表面标高及砼表面标高,测算出刚浇筑楼板截面尺寸,一旦发现截面尺寸超标,立刻对楼板截面进行相应的凿除或者同强度细石砼修补。

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