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可以概括为( )。
A.管理人员徇私舞弊 B.越权操作 c.合谋串通 D.成本限制 E.外部审计人员审计不力
(三)判断题 1.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实施的,和普通员工没有关系。 ( ) 2.内部控制的“全员控制”与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是矛盾的。 ( )
3.内部控制的覆盖范围广泛,涵盖企业所有的业务和事项,包含每个层级和环节。 ( )
4.内部控制从时问顺序上看,包括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 ( )
5.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不仅仅是获利的基础,也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 ( ) 6.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彼此孤立的,并没有实质性的联系。 ( ) 7.经营目标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 ( ) 8.内部控制应当兼顾全面体现了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所以在 实际工作中不需要突出重点。 ( )
9.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时俱进,符合适应性原则。 ( )
10.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中贯彻适应性原则有利于防止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现象。 ( )
11.对“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控制符合重要性原则。 ( )
12.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中,内部监督在最高部,这表示内部监督是针对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检查,是对内部控制的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 ( )
13.内部控制制度在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内部控制仅仅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 )
14.越权操作属于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之一。 ( )
15.合谋串通的方式有两人串通和多人串通,两人串通的危害极大,往往会形成造假一条龙,不易识别,对公司、股东以及外界的利益相关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 )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
2.内部控制的目标分为几个层次?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3.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把握哪些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与成本效益原则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7
4.简述“三重一大”制度。
5.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内部控制包含哪五个要素?它们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
6.内部控制存在哪些局限性?
7.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可能会发生越权操作的行为,简述越权操作的危害。
(五)案例分析题
1.为符合上市要求和监管规定,某公司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但其董事长由集团公司法人兼任,是典型的“控股股东当家”。该公司的11名董事中,有9名来自大股东和公司内部,经理层人员普遍兼任董事会成员,形成事实上的“内部
9
人控制”。董事会和经理层片面追求规模与业绩的扩张,对科学决策和资金运作中的“业务流程控制”既不明白也不重视,更不愿实施,最终该公司因经营失败和会计造假被取消上市资格。
要求:
(1)内部控制的定义是什么?简要解释一下,并说明该案例中的公司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哪一条屙陛?
(2)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试用内部控制的局限 性来解释案例中出现的现象。
2.2004年12月初,全球的财经媒体都在错愕中将注意力聚焦在一起爆炸性的事件:一家被誉为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却因从事投机行为造成5.5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一个在层层光环笼罩之下的海外国企“经营奇才”,却沦为干夫所指的罪魁祸首。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中航油”)的巨额亏损,有可能是其投机过度、监管不力、内控失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