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圃”是相近词,此处只取“园”之意 。
(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3)言其利害。(《毛遂自荐》) ..
(4)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离娄下》)(指“禹”。) ..(5)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指“作”。) ..(6)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昊王濞传》)(指“失”。) .. (7)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指“车”。) .. (8)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指“异”。) ..
有些词语连及既久,就逐渐成为合成词,如得失、利害、园圃、长短、是非、缓急等。
连及易造成语意误解,如《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其实,“江”入海而“汉”不入海。但不知地理者,从文字上看,就成了长江汉水都流入海了。因而读古书时,要注意辨析这一格式。
七、同义连用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临时组合在一起,使其意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成为一个整体意义,其作用相当于一个词语,这种表达方式就叫....作同义连用。可起到加重语气,强调感情的作用。(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P414页说:“《诗》里900个复音词,200多个联合式,《论衡》2000多个复音词,联合式的1400多个,占整个复音词的60%。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各个词类。”而联合式复音词语义构成有三种情况:同义、类义和反义。(2)《诗》中偏正式复合词400个,比联合式多出一倍,但《论衡》中偏正式复合词只有500多个,只占全书复合词数的22%。P417页。(3)P442-443页:“上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表现之一,是有了非常丰富的同义词。粗略统计,上古汉语同义词不下1000多组。《尔雅·释诂》等三篇大都是罗列以前的同义词,用一个较为通行的词加以解释。3篇共计625条,绝大多数是同义词组。每组中,少的二、三字,多的十几、几十字。许慎《说文解字》有175对互训的例子,它们绝大多数也是同义词。”)例如:
9
1、同义词实词连用。
(1)同义单音节词实词连用。(应看作一个词。) ①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
②界上亭长戏曰:“至府,为我多谢问赵君。”(“谢问”即问候之意。) ..③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论衡·订....鬼》)(“思念存想”即思念之意。)
④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史记·淮阴侯列传》) ....(“罢极”即疲惫,“怨望”即怨恨。)
⑤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荀子·臣道》)(环主:迷惑君主。) ....
(“朋党比周”四字同义连用,指拉帮结派,相互依附、相互庇护)
⑥今君人者辟称比方,则欲自并乎汤武。(荀子·强国) .....
(“辟”、“称”、“比”、“方”,同义连用。现在统治人民的人比拟自己时,就要把自己说成和商汤周武王一样。) ⑦《左传》:“缮完葺墙以待宾客”, ...
⑧农民坏于徭役,而未尝特见救恤;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劄子》)(《玉篇》:“恤,救也。”)
(2)同义双音节词实词连用
⑥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⑦及罪至罔极加,不能引决自裁。(《报任安书》) ....⑧追亡逐北,流血漂橹。(贾谊《过秦论》) ....
⑨光敕左右:“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名。”(《汉书·霍....光传》)
⑩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且是薄天。(《楚辞·九章·哀郢》) ...
(“瞭”与“杳杳”连用,即高远而无边无际之意。“瞭”,通“辽”,远。) (11)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饬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場之权。(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劄子》)(申: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