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整理版郭庆光课后习题答案(全)

潘恩和杰弗逊《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②核心:反映了资本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③它的主要原则包括:

(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2)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判政府和官吏,这种批判是正当合法的。 (3)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4)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④评价: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它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猪肚联系在一起,其保障的并非全体社会成员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注定不能实现最初的社会理想,而成了现今对内维护垄断资本利益,对外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

3.“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是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两个重要原则,这两个原则所依托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答:美国学者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原则——“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就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基本假设:①人是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从真理的;②为了接近真理,唯一的方法就是保证各种不同意见能够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③人们的意见不可能都是相同的,应该以承认他人的权利为前提,保障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④在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和碰撞中,最终能够产生出一般人所能承认的最合理的意见。 4.简析社会责任理论。 答:①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自由与负责的报刊》),它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任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②自由主义理论受到修正的背景:20世纪后,传媒垄断程度增强;自由主义理论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没有涉及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谈论的对象是意见、观点或思想的自由,没有考虑作为私有企业营利活动的信息传播的性质和影响问题。 ③它的几个原则是:

(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任务。 (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共性等专业标准。 (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④目的:(1)为了防止由传播事业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的激化;

(2)为了防止由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和刺激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 ⑤评价:(1)目的要求的媒介自律很难做到,该理论的效果微乎其微。 5.简析民主参与理论。

答:①20世纪70年代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民众要求自主使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缺乏可利用的传播资源产生矛盾,导致民主参与理论的产生。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众的自主参与。 ②它的主要观点有:

(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该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 (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

(4)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核心价值是多元化、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③评价:反映了一般民众因社会责任理论没有改变少数人垄断媒介的现状而产生的失望心理,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该理论属于体制外的规范理论。

6.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理论经历了一个由“自由主义”到“社会责任”再到“民主参与”的变化过程,试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和背景。

21

答:①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原因背景: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是在17世纪、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同极权主义 制度极其 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的。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弥尔顿在1664年出版的政治小册子论出版自由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由此提出了出版自由是人的与生俱来的权利。

②社会责任理论的原因和背景:第一,进入20世纪以后,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中,所谓观点的公开市场的理念与实际的社会现状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第二,自由主义理论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而没有涉及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第三,这个理论谈论的对象是意见,观点或思想的自由,而没有更多的考虑到作为私有企业赢利活动的信息传播的性质和影响问题。

③民主参与理论原因和背景: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与每个社会成员发生了越来越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现实的媒介垄断使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在资本主义的排他性私有占有制下,一般民族接近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少。民主参与理论正是在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的。

7.简析苏联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规范。

答:1917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8年通过第一步苏联宪法。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传播制度包括以下几个原则和规范:①传播媒介和传播自由是国家的公有财产;②传播媒介必须为工人阶级服务,必须接受工人阶级先锋队——共产党的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③媒介必须按照马列主义原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来传播信息,宣传、动员、组织和教育群众;④在服务于社会总体目标的同时,媒介应该满足广大群众的愿望与需求;⑤国家有权监督和管理出版物,取缔反社会的传播内容。

评价: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实现普遍的社会民主、平等和自由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还需要更复杂的社会条件,需要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党和政府在夺取政权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放在首位,延误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1)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防止私人和资本垄断、保障传播资源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的根本制度,也是实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重要基础。

(2)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下的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3)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4)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职能。

9.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1)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同一轨道,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本任务。

(2)媒介的自由伴随着相应的责任,这种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的原则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接受一定限制。 (3)在传播内容上,要优先传播本国文化,优先使用本民族语言;

(4)在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应优先发展与地理、政治和文化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 (5)在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利害问题上,国家有权对传播媒介进行检查、干预、限制乃至实行直接管制。

第十章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第一节 “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1.什么是大众?大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与既有的群体形态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

特点:规模的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性:广泛分布于不同阶层,成员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匿名性;流动性;无组织性;同质性:成员有同一的行为倾向,容易受外部力量的操作和影响。 2.简述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与演化。

答:(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早期的大众社会理论者主要是一些保守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对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工人和劳动大众作为主要的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感到恐惧和危机,充满了对崛起的大众的仇视心理和偏见,并站在贵族主义的立场上队对这种现状进行批判。其观点并无可取之处。

22

(2)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20世纪30年代以后,大众社会理论开始脱离贵族主义立场,并成为批判法西斯极权主义制度的武器,代表人物是社会学家曼海姆,这个时期的大众社会理论,主要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矛盾,分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并试图由此说明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 (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50年代后,美国的大众社会论者主要考察美国当代的各种社会病理现象。 密尔斯:在现代社会,出现了\新中产阶级\,即白领阶层。而大众的状态以及他们与少数居支配地位的权力精英的矛盾是美国各种社会病理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李斯曼:主要从人的社会性格或社会适应方式的变化来说明大众社会的成因。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的社会适应方式从“传统型”到“内向型”到“外向型”的变化,现代人的行为具有过多的“趋同”倾向,社会成员的自主性降低、均质性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大众。

孔豪瑟:强调现代大众社会具有双重性质,大众易受精英的操纵,精英也易受大众的压力和影响;现代社会的特点:中间社会群体衰退,人际关系淡漠和孤立性,社会权力的集中性,大众传播导致的文化均一和流动性。 3.什么是“拷贝的支配”?试分析这个观点。

答:日本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清水几太郎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而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的间接化,随着环境的扩大和间接化是人们与大多数\实物\不可能保持着实际接触,要了解它只能依靠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拷贝”;“拷贝”不是“实物”本身,而人们又缺乏将之与实物对照的手段,也只能把他当做实物的代替物。

拷贝的支配不是实物本身,而是实物的代替物。它存在着两条“抽象的原理”。第一条是利润原理。也就是说,拷贝的收集、制作、和提供是作为赢利活动来进行的。第二条是政治或宣传原理。宣传即使用语言或其他象征手段,将众多的人们引向某种态度或行动的活动,大众传媒的拷贝制作和提供不仅受到利润原理的驱动,而且受到政治和宣传原理的制约。因为\拷贝原理\具有\利润原理\和\政治或宣传原理\,所以他也会转化为\心理的暴力\。由于现代人无条件地放弃了自己的批判能力,形成无思想的划一主义。

清水几太郎的分析在揭示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及其社会影响力当面是有说服力的,但是他把受众看做绝对被动的存在的观点过于偏激。 4.简析作为“大众”的受众观。 用典型的大众社会论观点看问题,大众传播的受众无疑就是大众本身。受众具备着大众的一切特点,因此,受众在本质是一种被动的存在。这可以说是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的核心观点。不过,在说明这种被动性时,传播学者更多地从社会传播结构的变化以及大众传播的性质上来寻找因。以日本著名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家清水几太郎的关于\拷贝的支配\的观点为代表。

这种分析在揭示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及其社会影响力方面是有说服力的,但把受众看做是绝对被动的存在的观点则有失于偏激。在现代社会,接触大众传播是社会成员的一项重要活动,但并不是全部活动、他们同时还参与着各种能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着丰富的现实社会关系,而这样一些社会关系和实践也必然会对他们接触大众传播产生能动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受众不仅不是被动的,而且具有很强的能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者们在考察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影响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开始强调受众的能动性对传媒活动的制约。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1.试论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答:如果我们把受众看做是社会群体的成员,就会发现受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团体或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虽然是个人的活动,但这种活动通常受到他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以及群体规范的制约。受众的群体背景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统计学意义的群体,二是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群体,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有时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早在20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进行的IPP指数分析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受众个人的群体属性不同,意味着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社会话的条件,社会地位,价值和信念,对事物的立场观点和看法,心理特点和文化背景都有很大的差异,对大众传媒信息的需求,接触和反应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

23

2.什么是IPP指数,它是如何设计的,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答:即“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由此提出了著名的“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很显然,人们的政治态度,与他们归属的社会群体和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IPP指数分析还发现既有政治倾向不但决定着人们的政治选择,而且也制约着人们对大众传媒内容的接触,进一步提出了“选择性接触假说”。

3.试析“受众即市场”的观点。 答:把受众看做是市场或消费者的观点,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的:①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出去;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或交换交织,即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③传媒活动既然是市场活动,那么各传媒结构之间比如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而竞争的对象是作为消费者的 受众。

“受众即市场”是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基本观点,反映了传媒活动的经营性,商品性和竞争性,也能够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的某些行为特点。对受众市场性质的看法,随着时代变迁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他反映了传媒活动的某些特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多数传媒把受众看做是一个未分化的“大众”市场,其有效经营方式是提供能够满足普通需求的信息产品或服务;而在媒体丰富化的今天,许多传媒则认为大众市场已经饱和,因此,准确进行受众定位,开拓具有特定需求的“小众”市场成了保证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

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他是不完善的。存在下列几个问题:①容易把传媒与搜中的关系固定为单纯的卖方与买方的关系。②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③容易把经济效益看做判断成功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④站在传媒的立场而不是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 4.为什么说受众是权力主体?简述受众的基本权力。 答:受众不仅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他们还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也是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当我们把受众看作是社会成员和公众的时候,受众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

基本权利:①传播权:受众有权将自己的经验、思想、观点等等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 ②知晓权:受众有权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

③传媒接近权:受众有权利用传播媒介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第三节 分众理论及其研究

1.什么是分众?分众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分众指的是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人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

分众论的核心内容是:①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②社会成员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其态度和行为受群体属性的制约;③分属于不同社会群体的受众个人,对大众传播有不同的需求和反应;③在大众传播面前,受众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存在,他们在媒介接触、内容选择、接触和理解上有着某种自主性和能动性。

2.分众论的主要理论依托是什么?

答:分众理论的背后是一种多元主义社会观,把当代社会看做一个多元利益、多种力量的集合体,它摆脱了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观,以更多的变量来看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有助于我们观察社会传播的微观结构。其理论依托是①社会关系论:以拉扎斯菲尔德为代表,主要考察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结构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和制约;②个人差异论:以霍夫兰为代表,主要考察受众成员在心理和结构上的差异如何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和信息处理过程。

3.梅里尔等人关于媒介专业化(分众化)发展趋势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答:梅里尔和洛文斯坦在1971年发表的《媒介、讯息与人的新视角》一文中,提出了传播媒介发展过程及其未来趋势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精英媒体阶段——指早期的报纸和政党报刊阶段。那时教育普及程度很低,媒介资源昂贵,读书看报是少数社会精英和富裕人群的奢侈品,在内容上也是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②大众媒

2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