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辅导教学案(提升版) (1)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无像

3. 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20cm B. 15cm C. 10cm D. 5cm

4. 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如图所示是光线A、B经透镜折射后传播的情况,虚线处放的透镜是( )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凸、凹透镜都可以 D. 无法判断

5. 下面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请你和他一起完成这项探究: (1)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F,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cm;将一支高1.5cm的发光棒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_____、____的实像。

(2)把该发光棒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___)

A.9cm B.12cm C.18cm D.27cm

6.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cm处,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像。

7. 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李明发现烛焰的实像没有呈现在光屏中央,如图所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需要调节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____调动。

8. 实验设计:

(1)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凸透镜、___ 、____ 。 (2)实验思路

①实验时应让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这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_____。

①要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的关系,一般应固定________位置不动,改变____,观察____________,测量 _____。 9. (1)如何粗测凸透镜的焦距____?

(2)实验时如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____?

【答案】 1. C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物近像远像变大。当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故选:C。 2. D

【解析】试题分析: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放大镜的原理。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此时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移动光屏,在光屏上看不到像。故选D。 3. D

【解析】解: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所以15cm>2f,所以f<7.5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5cm.故选D. 4. B

5. (1). 12 (2). 倒立 (3). 缩小 (4). C

【解析】(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 将发光棒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发光棒高1.5cm,光屏上像高3cm,说明凸透镜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应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即大于12cm,小于24cm,所以物距可

能是18cm。 故C符合题意。

6. (1). 15.0 (2). 缩小

【解析】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某一点,这一点也就是光斑最小、最亮的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0cm; 当物距为35cm时,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7. (1). 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 下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前要将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三者不在同一高度会导致成的像不在光屏的中心;

凸透镜成像时,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如图像偏高,则需要将凸透镜向下调动。

8. (1). 光屏 (2). 光具座 (3). 同一高度 (4). 中央 (5). 凸透镜 (6). 物距 (7). 成像情况 (8). 物距和像距 【解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图可知,需要的器材有: 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光具座;

(2)①凸透镜成像时,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时应让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①实验的一般过程为: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的关系,一般应固定凸透镜位置不动,一般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间位置,改变物距,即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成像情况,即光屏上的像最清晰时,测量物距和像距,即研究凸透镜

,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