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文化常识试题

从十余年。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常骖乘①,甚有宠。上以丹旧臣,皇考( )外属,亲信( )之,诏丹护太子家。是时( ),傅昭仪子定陶恭王有材艺,子母俱爱幸( ),而太子颇有( )酒色之失,母王皇后无宠。 建昭之后,元帝被疾( ),不亲政事,留好②音乐。后宫及左右( )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 )其材。丹进曰:“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若乃器人③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④高于匡衡,可相国也。”于是上嘿然而笑。其后,中山哀王薨( ),太子前吊。哀王者,帝之少弟( ),与太子游学相长大。上望见( )太子,感念哀王,悲不能自止。太子既至( )前,不哀。上大恨( )曰:“安有( )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庙为民父母者乎!”上以责谓丹。丹免冠谢( )上曰:“臣诚见陛下哀痛中山王,至以感损。向者( )太子当进见,臣窃( )戒属.( )毋涕泣,感伤陛下。罪乃在臣,当( )死。”上以为然( ),意乃解。

竟宁元年,上寝疾( ),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 )进见。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 )伏青蒲上,涕泣( )言曰:“皇太子以嫡长立,积十余年,名号系于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见定陶王雅素( )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 ),以为( )..太子有动摇之议。审( )若此( ),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当死!”上因( )纳,丹嘘唏( )而起。太子由是( )遂为嗣矣。

丹为人足知,恺弟( )爱人,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故尤得信于上。为将军前后十六年,永始中病乞骸骨( ),上赐策曰:“左将军寝病( )不衰,愿归治疾,朕愍( )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躬不瘳( )。宜专精神,务近医.药,以辅不衰。”丹归第( )数月薨,谥曰顷侯。 (节选自《汉书·史丹传》)

【注】 ①骖乘:陪乘。②留好:留意,爱好。③器人:选择人材。④陈惠、李微:当时宫中的音乐家。

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臣窃戒属毋涕泣 窃:私下 .

B.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 生意:生出怀疑之心 ..

9

C.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 审:反复推究 .D.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 愍:哀怜 .

27.对以下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考,在文言里指已经死去的的父亲。皇考,就是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

B.冠,即帽子。免冠,就是脱帽。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20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备受重视。笄礼是年满15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

C.古代诸侯王爷等死了就叫 “薨”,类似皇帝的“驾崩”。 《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