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集与答案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系编写)

任课教师: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2013年

1

编写说明

为了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复习,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定量分析人才的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统计学系全体教师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统计学著作,精心编写了这本《统计学习题集》。

本习题集共设七大题型,分别是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操作题、简答题和计算分析题。为了与教学同步,采取分章编写的形式。对于习题集中的每一道题目,都尽量作了标准化处理,如单项选择题中的每道题都只设计了四个备选答案、多项选择题中的每道题都只设计了五个备选大案,等等。此外,为了方便教师教学,还附加了随机数表(部分)。此资料凝结了统计学系各位教师的辛勤伏案劳动,仅作为学生个人学习辅助材料,请勿外传或作为经济用途使用。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习题集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欢迎各位使用者提供宝贵的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补充、修正和完善。意见请发至:xlican@yahoo.com.cn。

编 者

2012年5月于湖南商学院

2

第一章 统计总论

一、填空题

1.统计的三种涵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统计工作必须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基本问题。

3.统计工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___________。

4.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按资料是否直接取得,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按统计资料的时间属性不同,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按统计资料所涵盖的范围不同,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统计资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要素。

5.统计学按照发展阶段和侧重点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按照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方法论科学。

7.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统计学是一门___________科学,而不是研究___________问题的科学。

9.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___________,“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___________。

10.统计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是一种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推理方法。

二、单选题

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反映职能 D.监督职能

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 )。 A.15世纪末叶 B.16世纪末叶 C.17世纪末叶 D.18世纪末叶 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的统计学家是( )。 A.威廉·配弟 B.阿亨瓦尔 C.康令 D.约翰·格朗特 4.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 )。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统计学派

5.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 )。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统计学派 6.“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 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 7.统计活动过程一般由四个环节构成,即( )。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决策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汁分析和统计预测

3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和统计分析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8.通过有限的种子发芽实验结果来估计整批种子的发芽率,这种方法属于( ) A.推断统计学 B.描述统计学 C.数学 D.逻辑学 9.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

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10.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9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属于( )。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截面数据 D.时间序列数据

11.男婴女婴出生的性别比例看似无规律可循,但是经统计,没出生100个女孩,相应的就有107个男孩出生,这反映了统计的( )。

A.从数量方面入手认识现象的特点 B.总体性的特点 C.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工具的作用 D.宣传教育作用

三、多选题

1.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为( )( )( )( )( )。 A.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发展 B.推断统计是描述统计的发展 C.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前提 D.推断统计是描述统计的前提 E.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是统计学的两大基本内容 2.统计一词的涵义通常包括( )( )( )( )( )。

A.统计工作 B.统计资料 C.统计学 D.统计研究 E.统计分析 3.统计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 )( )( )( )( )。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E.统计决策 4.统计资料或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 )( )( )( )。 A.客观性 B.总体性 C.社会性 D.数量性 E.扩展性 5.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具体包括( )( )( )( )( )。

A.数量多少 B.数量关系 C.数量界限 D.数量变化 E.数量计算

四、判断改错题

1.在统计的三种涵义中,统计活动是基础,是源。( )

2.统计活动过程的实质是统计信息的生产、传递和利用的过程。( ) 3.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 ) 4.统计学一词最早出自亚洲。( )

5.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18世纪中叶。( ) 6.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

4

7.统计的认识过程是从定性认识开始的。( )

8.统计主体是统计研究的对象,是统计信息的承担者和信源地。( ) 9.统计学既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又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

10.一般来说,描述统计学是推断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学是描述统计学的拓展,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 )

11.统计研究现象的量,不能脱离现象的质。( )

12.统计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所有的总体单位进行观察。( )

五、简答题

l.统计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统计学的性质。

3.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过程。

六、能力拓展题

1.请你登陆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网站,进入统计数据的查询统计年鉴,请把你找到的截面数据记录一个在下面。

2.请你登陆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网站,进入统计数据的查询统计年鉴,请把你找到的时间序列数据记录一个在下面。

3.学完第一章后,从统计学的角度谈谈你对“总有一天,对追求效率的公民而言,统计思想将与言谈能力一样必要。H.G.威尔斯”这句话的理解。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计量

一、填空题

1.四种具体的计量水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属性水准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数量水准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总体内容与性质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两大类。

5

3.数量指标由于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按反映的计量时间特点不同,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所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为___________。

4.质量指标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统计数据的计量单位一般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6.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说明下列变量:年龄、性别、社会等级、制造汽车数,属于定性变量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属于定量变量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说明下列变量:年销售额、软饮料价格(小、中、大)、每股赢余、支付方式(现金、支票、信用卡),定性变量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属于定量变量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数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计量水准(标志)是指对客观现象总体内各个个体单位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进行测量所依据的标准。

二、单选题

1.2010年11月1日,我国举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 ) A.每一个人 B.每一个家庭 C.每一个地区 D.全国总人口 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 ) A.年龄 B.工资 C.汽车产量 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3.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 )

A.年龄 B.工资 C.汽车产量

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4.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 )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5.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 )

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 B.所有居民是总体 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 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这里的“月收入”是( )

A.分类变量 B.顺序变量 C.数值型变量 D.离散变量 7.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

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 8.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

6

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参数是( )

A.1000个消费者 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 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 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

9.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属于( )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截面数据 D.时间序列数据 10.总体和总体单位的确定( )

A.与研究的目的有关 B.与研究的目的无关 C.与总体范围的大小有关 D.与研究方法有关 11.各项统计数据最原始的承担者是( )。 A.总体 B.总体单位 C.填报单位 D.法人单位 12.最原始、最低级或最有限制性的计量水准是( )。 A.列名水准 B.顺序水准 C.间隔水准 D.比例水准

13.同时具有区分类别、排出顺序、相等单位、算出比例和绝对零点五个基本特性的计量水准是( )。

A.列名水准 B.顺序水准 C.间隔水准 D.比例水准 14.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15.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情况时,总体单位是该市( )。 A.每一家工业企业 B.所有工业企业

C.工业企业每一单位生产设备 D.工业企业所有生产设备 16.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 A.总体全部单位的所有性质都相同 B.总体全部单位至少有一个共同性质

C.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相同 D.总体各单位的指标值相同

17.研究某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时,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是(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18.总体有三个人,其某月工资分别为1500元、2000元和3000元,其平均工资“2166.67”元是( )。

A.指标值 B.标志值 C.变量 D.变异

19.某地区有1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了解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时,总体单位是( )。

A.每个企业 B.每一单位产品 C.全部企业 D.全部产品 20.某班三名学生期末统计学的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85分92分,这三个数值是( )。 A.指标 B.标志 C.指标值 D.标志值 21.人口自然增长率3.45‰是( )。

7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22.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其构成要素包括( )。

A.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B.指标名称、指标数值和计量单位 C.指标名称、指标数值、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

D.指标名称、指标数值、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和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

三、多选题

1.欲了解某地高等学校科研情况,( )( )( )( )( ) A.该地所有高等学校所有的科研项目是总体 B.该地所有的高等学校是总体

C.该地所有高等学校的每一科研项目是总体单位

D.该地每一所高等学校是总体单位

E.该地所有高等学校的所有科研人员是总体

2.下表是《财富》杂志提供的按销售额和利润排列的500强公司的一个样本数据:

公司名称 Banc One CPC Intl. Tyson Foods ….…. Woolworth 销售额(百万美元) 利润额(百万美元) 10272 9844 6454 ….…. 8092 1427.0 580.0 87.0 …..… 168.7 行业代码 8 19 19 ….… 48 在这个例子中( )( )( )( )( ) A.总体是500强公司,总体单位是表中所列的公司 B.总体是500强公司,总体单位是其中每一家公司 C.总体是500强公司,样本是表中所列的公司

D.总体是500强公司,样本是表中所列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额 E.总体是表中所有的公司,总体单位是表中每一家公司

3.一家具制造商购买大批木材,木材不干会影响家具的尺寸和形状。家具制造商从每批货中随机抽取5块木材检验湿度,如果其中任何一块木材的湿度超过标准,就把整批货退回。这个问题中( )( )( )( )( )。

A.样本是从所有木材批次中随机抽取的部分批次木材

B.样本是从每批木材中随机抽取的5块木材

C.总体单位是从所有木材批次中随机抽取的部分批次木材 D.总体单位是购买的每一块木材 E.总体是购买的全部木材

4.统计总体的基本特点包括( )( )( )( )( )。 A.同质性 B.大量性 C.差异性 D.数量性 E.社会性 5.比例水准的基本特征包括( )( )( )( )( )。 A.区分类别 B.排出顺序 C.相等单位

8

D.算出比例 E.绝对零点

6.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 )( )( )( )。 A.劳动效率 B.经济类型 C.职工工资 D.人均收入 E.所属行业

7.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 )( )( )( )。 A.平均工资 B.工资总额 C.职工人数 D.产品产量 E.商品价格

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 )( )( )( )。 A.工业总产值 B.商品库存额 C.人口总数 D.人口出生数 E.国内生产总值 9.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 )( )( )( )。 A.性别 B.年龄 C.身高 D.民族 E.文化程度 10.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 )( )( )。 A.企业经济类型 B.企业规模 C.成本利润率 D.单位产品成本 E.产品产量 11.指标和数量标志的关系包括( )( )( )( )( )。 A.指标可转化成数量标志 B.数量标志可转化为指标 C.在同一研究目的下,二者可相互转化 D.在不同研究目的下,二者可相互转化 E.在任何条件下,二者都可相互转化

12.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 )( )( )( )。 A.产品产值 B.设备台数 C.职工人数 D.劳动生产率 E.单位产品成本 13.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 )( )( )。 A.商业网点数 B.产品销售额 C.产品销售量 D.经营品种数 E.职工人数 14.离散变量的值是( )( )( )( )( )。

A.连续不断的 B.以整数计的 C.相邻两值间不能插入任何数 D.用测量或计算的方法取得的 E.用计数的方法取得的 15、连续变量的值是( )( )( )( )( )。 A.连续不断的 B.以整数计算

C.相邻两值间可插入数值 D.用测量或计算的方法取得的 E.用计数的方法取得的 16.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 )( )( )。 A.每个人是调查单位 B.男性是品质标志

C.年龄是数量标志 D.人均寿命是质量指标 E.人口总数是数量指标 17.在工业普查中( )( )( )( )( )。

A.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B.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

9

C.设备台数是离散变量 D.工业总产值是统计指标

E.所有制形式是品质标志

18.统计指标按反映现象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 )( )( )( )( )。 A.实体指标 B.时期指标 C.客观指标 D.价值指标 E.时点指标

19.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的性质不同分为( )( )( )( )( )。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E.价值指标 20.产品产量属于( )( )( )( )( )。

A.实物指标 B.客观指标 C.时期指标 D.实体指标 E.时点指标

21.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 )( )( )。 A.国民生产总值 B.人口总数 C.人口密度 D.劳动生产率 E.资金利润率 2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 )( )( )。 A.投资系数 B.销售额 C.价格 D.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E.增加值 23.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国民生产总值5000亿元缺缺少下列哪些要素( )( )( )( )( )。

A.指标名称 B.指标数值 C.计算方法 D.时间限制 E.空间限制 24.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 )( )( )( )。 A.增加值 B.经济类型 C.失业人数 D.在校学生人数 E.机构部门

25.下列标志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 )( )( )( )。 A.增加值 B.销售额 C.失业人数 D.年末企业数 E.建筑面积

四、判断改错题

1.所有标志和指标都可用数值表示。( ) 2.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

3.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而指标则说明总体的特征。( )

4.一般来说,低级测量水准可变换为高级测量水准,而高级测量水准不能变换为低级测量水准。( )

5.对于一个确定的总体,其单位总量是唯一的。( ) 6.产品产量可以是连续变量,也可以是离散变量。( ) 7.变量与变量值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8.在一定条件下,指标和标志可相互转化。( )

9.度量衡单位中的“度”指长度,“量”指体积、容积,“衡”指重量。( )

10

10.百分点是指百分率中相当于1%的单位数。( )

11.某市所有职工是一个总体,该市某职工的年龄“27岁”是一个可变的数量标志。( ) 12.质量指标不能用数值表示,数量指标能用数值表示。( ) 13.不变标志是构成总体的基本条件,但并不是统计研究的对象。( ) 14.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必须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表现或数量标志值。( ) 15.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情况时,统计总体是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 16.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每一个家庭是一个总体单位。( ) 17.职工人数、职工工资均属于离散变量。( )

18.总体有三个人,其月工资分别为445元,650元和951元,则其平均月工资682元是一个指标值。( )

19.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各单位同一标志的标志表现上不应有差异。( ) 20.国内生产总值属于时期指标。( )

21.期初人口数是的点指标,本期出生人口数是时期指标。( )

五、简答题

1.统计指标设计一般应遵循哪些准则? 2.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应遵循哪些原则?

3.请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与总体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4.请举例说明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5.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请举例加以说明。

6.举例说明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如何区别它们?

六、能力拓展题

1.请以人口普查为例,说明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属性水准和数量水准、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2. 某市2010年有10家轻工企业,它们的有关统计资料如下: 企业简称 经济类型 行业代码 职工人数(人) 华表 国有 8 785 华灯 彩虹 集体 股份 19 186 19 865 飞车 外资 12 288 988 11

长机 林纸 汽电 华龙 台资 私营 外资 国有 15 385 3 105 11 486 10 863 百药 红酒 股份 集体 22 564 7 195 总资产(万元) 2354 1323 3391 1122 550 1854 2696 1865 658

增加值(万元) 9734 销售额(万元) 利润率(%) 9886 6.5 2697 12975 4176 4586 12886 4186 7.6 14.5 8.5 15.0 6.4 14.5 5621 1764 7776 12945 7614 2418 5608 1786 7788 12921 7823 2305 7.5 14.6 8.8 16.8 6.8 16.0 7.3 15.0 7.8 13.5 5.3 12.4 劳动效率(万) 12.4 要求回答:

(1)总体是___________, 此数据集中有___________个体;

(2)属性水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量水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数量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离散变量包括___________,连续变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报纸上报道一项民意调查的结果说:“43%的美国人对总统的整体表现感到满意。”报道最后写到:“这份调查是根据电话访问1210位成人所得,访问对象遍布美国各地。”这个调查的总体是什么?总体单位是什么?样本是什么?

4.一个公司正致力于测试一种新的电视广告的效果。作为测试的一部分,广告在某市的当地新闻节目中下午6:30播出。两天以后,一市场调查公司进行了电话采访以获取记忆率信息(观众记得看过广告的百分比)和对广告的印象。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总体单位是什么?样本是什么?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使用样本?简要解释原因。

5.从统计学的角度谈谈你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所说的“如果没有诸如GDP这些核算经济总量的指标的话,政策制定者们只能在杂乱无序的数据海洋中漂泊。”这句话的理解。

12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

一、填空题

l.统计调查按其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统计调查按其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统计调查按其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所谓重点单位是指在调查对象中,其___________占___________绝大比重的单位。 5.抽样调查又称抽样推断,是指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组成样本进行调查,然后根据___________调查数据从数量上推断___________的数量特征。

6.配额抽样的具体组织形式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_配额抽样,另一种___________配额抽样。

7.统计资料搜集的技术工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8.调查表的形式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9.统计资料搜集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普查是一种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的全面调查。

11.所谓典型调查,是指在被研究总体中,___________地选择一部分有___________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

12.抽样调查是指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按照___________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组成___________进行调查。

13.任意抽样是指调查者依据___________原则抽取样本进行调查的一种___________抽样方式。

14.调查项目较多时,应采用___________表搜集资料,调查项目较少时,应采用___________表搜集资料。

二、单选题

1.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中的“全面性”是指( )。

A.调查内容全 B.调查单位全 C.调查时间全 D.调查地点全 2.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3.规定普查的标准时点旨在保证调查资料的( )。 A.准确性 B.时效性 C.周期性 D.全面性

4.调查几个铁路枢纽站,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5.对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宜采用(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6.统计调查项目的直接承担者是( )。

A.调查单位 B.填报单位 C.调查表 D.调查问卷

13

7.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8.某市工业企业2009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0年1月31日,其调查期限为(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9.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是( )。

A.收入调查 B.成本调查 C.产量调查 D.资产调查 10.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 A.是一致的 B.是毫无区别的

C.是无关联的两个范畴 D.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又是一致的

11.调查鞍钢、武钢、首钢、宝钢、包钢、马钢、攀钢、太钢、本钢等大型钢厂,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12.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属于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作用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13.了解某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调查人员到现场进行观察、检验,这种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是( )。

A.直接观察法 B.采访法 C.报告法 D.通讯法 14.下列适宜于连续登记的是( )。

A.产品产量 B.厂房面积 C.职工人数 D.生产设备数

三、多选题

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包括( )( )( )( )( )。 A.准确性 B.总体性 C.及时性 D.同质性 E.系统性(全面性)

2.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统计专门调查的有( )( )( )( )( )。 A.统计报表 B.普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E.抽样调查 3.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 )( )( )( )。 A.统计报表 B.普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E.抽样调查

4.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代表性调查”的有( )( )( )( )( )。 A.统计报表 B.普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E.抽样调查

5.非概率抽样的具体方式有( )( )( )( )( )。 A.系统抽样 B.分层抽样 C.判断抽样 D.任意抽样 E.配额抽样 6.普查是一种( )( )( )( )( )。 A.全面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专门调查

14

D.经常性调查 E.一次性调查

7.对某大学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下列提法正确的有( )( )( )( )( )。

A.调查对象是该大学 B.调查对象是该校所有在校学生 C.凋查对象是该校每一名学生 D.调查单位是该校每一位学生 E.填报(报学)单位是该大学

8.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 )( )( )(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E.统计报表 9.概率抽样调查( )( )( )( )( )。 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B.不存在抽样误差 C.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 D.始终存在抽样误差

E.可用样本指标值推断总体指标值

10.下列调查中,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有( )( )( )( )( )。 A.土地面积调查 B.库存商品调查 C.森林资源调查 D.商品购进调查 E.流动资金调查

四、简答题

1、统计资料搜集应注意的问题 2、普查应遵循的原则。 3、抽样调查的作用。

4、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

5、选择典型单位的原则。

五、判断改错题

1、全面调查是指对调查单位的所有问题都进行调查。( ) 2、一次性调查是指只调查一次,以后不再进行的调查。( )

3、—般来说,掌握了重点单位的基本隋况,就可以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

4、统计调查方式即统计调查方法。( ) 5、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始终是一致的。( )

6、调查时间是指一项调查工作从开始到结束所占用的时间。( ) 7、对于工业企业的产品产量适宜采有连续登记。( ) 8、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这些单位是工作中的重点。( )

9、要了解某市第二季度棉布生产的基本情况,调查年产量最大的几家棉纺厂,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

10、了解某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调查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观察、检验,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直接观察法。( )

15

第四章 统计资料整理

一、填空题

1、变量数列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个是___________,另一个是各组变量值出现的___________。

2、次数密度是指异距数列中,各组___________与其___________的比值。

3、“两头大,中间小”的统计分布称为___________,“两头大,中间小”的统计分布称为___________。

4、统计表从内容上看,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部分构成。

5、统计表按其主词是否分组以及分组的情况不同,可分为简单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一般来说,离散型变量组距数列相邻组的组限应___________,连续型变量组距数列相邻组的组限应___________。

7、累计频数(频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_,一种是___________。 8、指标值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有直接联系的是___________数列,没有直接联系的是___________数列。

9、宾词是指统计表所要说明的统计指标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按功能作用划分,统计表可分为设计表、___________、整理表和___________四种。

二、单选题

1.统计整理的核心问题是( )。

A.审核 B.分组 C.编码 D.汇总

2.某连续变量组距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组中值为( )。

A.510 B.520 C.500 D.490

3.对某一总体同时选择三个标志进行复合分组,各个标志所分组数分别分2、4、3,则最后所得组数为( )。

A.3 B.9 C.24 D.27

4.10家公司的月销售额数据(单位:万元)分别为72,63,54,54,29,26,25,23,23,20。下列图形中不宜用于描述这些数据的是( )。

A.茎叶图 B.散点图 C.条形图 D.饼图

5.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决定于( )

A.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 B.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性质 C.分组标志的选择 D.各组界限的划分 6.下面属于变量数列的是( )。

16

A.学生按班级分组 B.电站按发电能力分组

C.商业企业按所有制类型分组 D.企业按经济部门分组

7.一单项数列中,若某组向上累计频数为80,则说明总体中( )。 A.小于该组标志值的单位有80 B.等于该组标志值的单位有80

C.大于该组标志值的单位有80 D.小于和等于该组标志值的单位有80 8.成年男性按身高分组一般呈( )。

A.钟型分布 B.U型分布 C.J型分布 D.反J型分布 9.人口死亡率按年龄分组后一般呈( )。

A.钟型分布 B.U型分布 C.J型分布 D.反J型分布 10.利润率按投资额大小分组后一般呈( )。

A.钟型分布 B.U型分布 C.J型分布 D.反J型分布 11.流通费用率按销售规模大小分组后一般呈( )。

A.钟型分布 B.U型分布 C.J型分布 D.反J型分布 12.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 )。

A.没保留原始数据 B.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 C.不能有效展示数据的分布 D.更适合描述分类数据

三、多选题

1、统计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 )( )( )( )( )。 A.设计整理方案 B.审核统计资料 C.统计分组 D.统计汇总 E.表现统计资 2、统计资料表现或陈示的形式有( )( )( )( )( )。 A.统计表 B.统计图 C.问卷 D.统计指标 E.统计报告 3、统计分组的作用包括( )( )( )( )( )。

A.划分现象的类型 B.揭示现象的结构 C.说明总体的特征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4、品质数列的编制步骤包括( )( )( )( )( )。

A.选择分组标志 B.划分各组界限 C.决定数列的形式 D.统计汇总 E.编制统计表 5、编制变量数列的关键有( )( )( )( )( )。 A.确定组数 B.确定组限 C.确定组距 D.确定组中值 E.计算各组频数和频率 6、常用的次数或频率分布图有( )( )( )( )( )。 A.直线图 B.直方图 C.折线图 D.平滑图 E.径叶图

7、次数分布或频率分布的主要类型包括( )( )( )( )( )。 A.钟型分布 B.x2分布 C.F分布 D.U型分布 E.J型分布 8、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包括( )( )( )( )( )。

A.时间长短统一 B.总体范围统一 C.指标内容统一 D.计算方法统一 E.计量单位统一

17

9、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的构成要素包括( )( )( )( )( )。 A.总标题 B.横行标题 C.纵列标题 D.指标数值 E.填表说明 10、统计汇总的组织方式有( )( )( )( )( )。 A.手工汇总 B.计算机汇总 C.逐级汇总 D.集中汇总 E.逐级与集中相结合汇总 11、统计分组的关键有( )( )( )( )( )。

A.选择分组标志 B.确定组距 C.确定组中值 D.划分各组界限 E.确定组数 12、统计分组的含义包括( )( )( )( )( )。

A.对个体来说是分 B.对个体来说是合 C.对总体来说是分 D.对总体来说是合 E.对个体来说有分有合 13、下列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 )( )( )( )。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人口按民族分组 C.人口按地区分组 D.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E.专业技术人员按职称分组 14、下列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 )( )( )( )。

A.工人按产量分组 B.职工按工龄分组 C.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D.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 E.专业技术人员按职称分组 15、统计分类标准按适用范围不同分为( )( )( )( )( )。 A.国际标准 B.国家标准 C.行业标准 D.地方标准 E.企业标准 16、组中值的计算公式包括( )( )( )( )( )。 A.Xi?Li?Uidd B.Xi?Li?i C.Xi?Ui?i 222dd2 E.Xn?Ln?n?1 22D.X1?U1?17、组距的大小与( )( )( )( )( )。

A.组数的多少成正比 B.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C.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D.全距的大小成反比 E.总体单位数的多少成正比

四、问答题

1、统计整理的一般程序。 2、统计分组的含义和作用。 3、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 4、统计表的构成要素。 5、组距数列的编制步骤。

18

五、操作题

1、某车间30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如下(单位:台):

5 4 2 4 3 4 3 4 4 2 4 3 4 3 2 6 4 4 2 2 3 4 5 3 2 4 3 4 5 3

要求:按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分组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并计算出各组频率、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

2、某班50名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如下:

50 70 71 72 73 73 69 70 70 81 82 75

72 76 71 78 60 78 68 81

81 83 84 86 91 92 96 86 88 84 89 90 92 93 95 78 79 80 76 74 56 72 69 70 80 81 84 48 53 68

要求:按考试成绩分组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并计算出各组频率和组中值。

3.利用第2题的资料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和茎叶图。

19

4.搜集1990——201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用EXCEL绘制折线图、曲线图,并说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特征。

六、判断改错题

1、统计整理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连接点。( )

2、统计分组就是将统计标志分成若干组。( ) 3、分配数列中,各组频率的和恒等于1或100%。( ) 4、复合分组是指对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 ) 5、一般来说,离散型变量组距数列,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 ) 6、“下限在内,上限不在内”的分组原则适用于所有现象。( ) 7、对于连续型变量一般只能编制组距数列。( )

8、当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变动很不均匀时一般应采用不等距分组编制异距数列。( )

9、当标志值中有极值出现时,应使用开口组编制开口数列。( ) 10、主词是指统计表中表明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 ) 11、将企业将国民经济部门分组后,可形成变量数列。( ) 12、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唯一依据是分组标志的多少。( )

13、单项数列中,某组的较小制累计频数(次数)是80,这说明总体中小于该组标志值的单位有80个。( )

14、用组中值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各组组距相等。( ) 15、统计分组对总体和总体单位来讲都是“分”。( )

16、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不论是否经过整理,都能反映总体特征。( ) 17、统计整理的核心工作和关键工作是统计分组。( )

18、不管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还是按数量标志分组,都能形成分配数列。( ) 19、不管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还是按数量标志分组,都能形成变量数列。( )

20

第五章 统计比较分析法

一、填空题

1、统计比较的基本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2、某现象的某一指标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上的指标值对比的结果是___________,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上的指标值对比的结果是___________。

3、同质总体中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的结果是___________,各部分数值相互对比的结果是___________。

4、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___________占___________的比重。

5、基尼系数的取值越接近于___________,表示收入分配越平均,越接近于___________,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6、相对指标一般都采用___________的形式来表现,有些特殊的相对数,则采用___________的形式来表现。

7、比例相对数一般是一种___________比例,而强度相对数则是一种___________比例。 8、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一般可以互换,因而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分。 9、长期计划执行结果的检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 10、计算和应用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时,当计划任务是按最低限额规定时,则计划完成百分数以___________100%为好,当计划任务是按最高限额规定时,则计划完成百分数以___________100%为好。

11、国际上通常认为___________人口数占总人口数___________以上者的国家为年轻型人口国家。

12、比例相对数是一种___________性比例,而比较相对数则是一种___________性比例。

二、单选题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 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少 C. 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 2.下列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A.出勤率 B.及格率 C.达标率 D.企业职工人数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 )

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4.某企业A产品年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2万件,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

5.计算年距增长量或年距增长率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下列哪一因素变动的影响( )。

21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随机波动

6.某厂劳动生产率计划比上年提高8%,实际仅提高4%,则其计划完成百分数为( )。 A.4% B.50% C.96.30% D.103.85%

7.某企业某型号电视机,上年实际成本每台6000元,本年计划降低4%,实际降低了5%,则该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为( )。

A.1% B.104.0% C.98.96% D.95%

8.联合国粮农组织依据恩格尔系数的高低,提出的富裕标准是恩格尔系数为( )。 A.30%以下 B.30%—40% C.40%—50% D.50%—59% 9.一般认为,收入分配合理时的基尼系数为( )。

A.0—1 B.0.2—0.6 C.小于0.2 D.大于0.6 10.总体各部分结构相对数的和应( )。

A.等于100% B.小于100% C.大于100% D.小于或等于100% 11.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深入,其霍夫曼系数应( ) A.趋近于1 B.呈稳定趋势 C.呈上升趋势 D.呈下降趋势 12.根据组平均水平或组相对水平计算出的比例相对数是一种( )。 A.结构性比例 B.差异性比例 C.依存性比例 D.关联性比例

13.反映总体各部分之间数量联系程度和比例关系协调平衡状况的综合指标是( )。 A.结构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 比例相对数 14.将对比基数抽象为10计算出来的相对数是( )。

A.系数 B.成数 C.倍数 D.百分点 15.下列属于比较相对指标的是( )。 A.废品量与产量之比 B.国民收入与人口总数之比 C.积累与消费之比 D.不同国家的粮食产量之比 16.某国某年的钢产量与人口总数之比是( )。

A.比较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平均数 17.已知2011年甲国人均粮食产量为1712公斤,乙国为129公斤,甲国为乙国的13倍,以上指标中( )。

A.有两个总量指标,一个相对指标

B.有两个强度相对指标,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C.有两个平均指标,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D.有两个平均指标,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三、多选题

1.下列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属于两个不同,总体的有( )( )( )( )( )。

A.比例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动态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E.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

2.下列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 )( )( )( )( )。

22

A.结构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比例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E.动态相对数

3、下列指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 )( )( )。 A.全国人均国民收入 B.某地区人口密度 C.某市人口就业率 D.某单位职工平均工资 E.某省人口出生率 4.应用相对指标的原则包括( )( )( )( )( )。 A.保持分子与分母的可比 B.正确选择对比基数

C.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 D.各种相对指标结合应用 E.与定性分析结合应用

5.分子、分母属于同类现象对比的相对指标有( )( )( )( )( )。 A.结构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比例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E.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

6.下列属于同一时期指标值对比的相对指标有( )( )( )( )( )。 A.结构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比例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E.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 7.比较相对数可用于( )( )( )( )( )。 A.不同国家、地区和单位水平之间的比较

B.先进水平与落后水平的比较 C.不同时期水平的比较

D.实际水平与计划水平的比较 E.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 8.强度相对指标可作用于( )( )( )( )( )。 A.经济实力 B.经济效益 C.普遍程度

D.服务状况 E.密度和强度 9、下列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 )( )( )。 A.资金利税率 B.流通费用率 C.人口密度 D.人口出生率 E.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10、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对比基数从形式上说有( )( )( )( )(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总体指标 E.样本指标

11、长期计划执行结果的检查方法包括( )( )( )( )( )。 A.水平法 B.方程法 C.累计法 D.几何平均法 E.最小平方法

四、简答题

1、相对指标的作用。

2、计算和应用计划完成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五、计算或分析题

1.某企业2010年某产品单位成本为4200元,计划规定2010年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6%,试确定2011年该产品单位成本的计划数与实际数,并计算该产品单位成本的计划

23

完成程度指标。

2.我国人口和国土面积资料如下表:

我国人口资料表 单位:万人 项目 人口总数 其中:男性 女性 2000年 126583 65355 61228 2010年 133972 68685 65287 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要求:根据表中资料计算全部可能的相对指标。

3.(1)某企业2011年产品销售计划为上年的110%,实际为年年的114%,试计算该企业2011年度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百分数。

(2)某企业2011年劳动生产率增长计划完成102%,这一年劳动生产率为2010年的107%,试计算该企业2011年劳动生产率计划比2010年增长百分数。

4.某市某年城镇居民收入抽样调查资料如下表: 按人均收入分组(元) 2500以下 2500-3500 3500-4500 4500-5500

人口比重(%) 8.2 20.7 42.2 17.0 24

收入比重(%) 3.4 13.6 29.2 20.2

5500以上 11.9 33.6 Σ 100.0 100.0 要求:计算该市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

5.某省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资料如下表: 年份(年)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生活消费支出(元) 3886.00 4098.00 4137.20 4371.00 4800.00 5218.80 5546.20 5574.72 其中:食品支出(元) 1898.10 1986.60 1972.80 1907.60 1942.20 1943.60 1943.60 1985.88 要求:计算某省城镇居民各年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系数,并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贫富标准,指同到2010年底,该城镇居民的生活整体上已达到什么水平。

6.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分析表提供的数据写出分析报告。

表5-1 中国与美国煤炭生产数字比较 指标 煤炭产量(亿吨)

中国 19.56 25

美国 12 中国为美国的(倍) 1.6

采矿业的从业人数(万人) 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人) 百万吨煤死亡人数 平均每人每年产煤(吨) 600 6027 3 321 10 27 0.03 14591 60 222 100 0.022

六、判断改错题

1、相对指标是指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所得之比值或比率。( ) 2、相对指标可以使不能直接对比的总量指标找到对比的基础。( ) 3、计划完成百分数大于100%,就表示超额完成计划。( ) 4、恩格尔系数的大小与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成正比。( ) 5、基尼系数的大小与收入(或财富)分配的均等程度成正比。( ) 6、霍夫曼系数的大小与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高低成正比。( ) 7、全国人口出生率是一个强度相对数指标。( )

8、在一定条件下,比较相对数和比例相对数可相互转化。( )

9、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就业率的提高,劳动者负担系数将呈上升趋势。( ) 10、比例相对指标是一种结构性比例,而强度相对数则是一种依存性比例。( ) 11、某企业生产某型号电视机,本年计划每台成本降低4%,实际降低了5%,则其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为98.96%。( )

12、生产工人人均产值(量)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 ) 13、全国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 )

14、某企业产值计划比上年提高10%,实际提高15%,则其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为104.55%。( )

15、每千个居民拥有的医生数属于逆指标。( )

16、产品合格率属于结构相对数。( ) 17、男女性别比属于结构相对数。( )

26

第六章 数据分布特征测度

一、填空题

1.数据分布特征测度,主要包括___________测度与___________测度。 2.常用的数值平均数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 3.调和平均数是各个变量值___________的算术平均数的___________。

4.中位数是位于变量数列___________的那个标志值,众数是在总体中出现次数___________的那个标志值。中位数和众数也可以称为___________平均数。

5.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和为___________,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和为___________。

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起权衡轻重的作用,不取决于它的___________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它的___________。

7.对一组变量值而言,若同时计算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则其中最大者是___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___。

8.根据组距数列计算平均数时,需用___________作为各组变量值的代表,其前提是各组变量值在其所在组内是___________分布的。

9.某些存款存期为10年,前三年利率为4.5%,中间三年为5.5%,后4年为6%,则平均年本利率为___________,平均年利率为___________。

10.当成数为0或1时,其方差有最小值为___________;当成数为0.5时,其方差有最大值为___________。

11.根据标志值的大小而计算出来的平均数称为___________,根据标志值的位置而确定的平均数称为___________。

12.全距是变量数列中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差,在组距分组资料中,其近似值是___________。

13.根据方差的分解定理(加法定理)有:一个分组数列的总方差,等于其各组___________的平均数与其___________的和。

14.变量值的方差等于其平方的___________减去其___________的平方。

15.当变量数列中算术平均数大于众数时,这种变量数列的分布呈___________分布;反之算术平均数小于众数时,变量数列的分布则呈___________分布。

17.标志变异指标值越___________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___________,事物或现象的变动就越均匀。

18.是非标志的平均数为___________,标准差为___________。

19.甲、乙两车间工人日产量均值分别为92件和100件,标准差分别为10件和13件,故___________车间的工人技术熟练程度较均衡。

20.某市调查1000位市民,其中有200人不喜欢A广告,则不喜欢A广告的市民比率为___________,标准差为___________;喜欢A广告的市民比率为___________,标准差为___________。

27

二、单选题

1.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是(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标志变异指标 2.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是(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标志变异指标 3.比重权数也叫相对权数,它是( )

A.比例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动态相对数 D.结构相对数

4.在变量数列中,如果标志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则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A.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 B.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

C.不受权数的影响 D.无法判断

5.某企业有甲、乙两个生产车间,已知2010年甲、乙两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1820元和2000元,又知2011年甲车间工人数占全厂工人总数比重上升,乙车间的下降。若2011年两车间工人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工人平均工资将(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升降不定

6.某生产小组有35名工人,每人生产的产品数量相同。其中有13人每件产品耗时8分钟,16人每件产品耗时10分钟,6人每件产品耗时5分钟。计算该小组工人平均每件产品耗时应采用(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调和平均法 D.加权调和平均法

7.某老人院里11位百岁老人的年龄分别是:101、102、110、105、102,据此计算的结果是( )。 A.X=Me=Mo B.Mo>Me>X

C.Me>X>Mo D.X>Me>Mo

8.某连续变量组距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组中值为( )。

A.520 B.510 C.500 D.490 9.在标准正态分布条件下,有( )。

A.X=Me=Mo B.Mo>Me>X C.Me>X>Mo D.X>Me>Mo 10.已知某班40名学生,其中男、女学生各占一半,则该班学生性别成数方差为( )。 A.25% B.30% C.40% D.50%

11.离中趋势指标中,最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12.是非标志标准差的最大值为( )。

A.0.5 B.0.25 C.1 D.0.75

三、多选题

1.下列平均数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有( )( )( )( )( )。

28

A.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调和平均数

D.中位数 E.几何平均数 2.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包括( )( )( )( )( )。

?X?XF1NA. B. C.n?X D. E.?X?

1?fN?F?X4.下列指标中,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有( )( )( )( )( )。 A.众数 B.全距 C.平均差 D.标准差 E.中位数 5.有些离中趋势指标是用有名数表示的,它们是( )( )( )( )( )。 A.全距 B. 平均差 C.标准差 D.平均差系数 E.标准差系数 6.成数P的方差可表示为( )( )( )( )( )。 A.P B.Pq C.P(1-P) D.Pq E.P(1?P) 7.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包括( )( )( )( )(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

8.下列指标中,反映总体所有数值变异大小的指标有( )( )( )( )( )。 A.全距 B.四分位差 C.平均差 D.标准差 E.标准差系数 9.平均指标的作用包括( )( )( )( )( )。 A.反映总体的综合特征 B.反映变量值分析的集中趋势 C.反映变量值分布的离中趋势

D.可反映现象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一般水平

E.可反映现象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一般水平 10.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权数应具备的条件有( )( )( )( )( )。 A.权数与标志值的乘积等于标志总量 B.权数一般为标志值的承担者

C.权数与标志值的乘积有经济意义

D.权数一定是总体单位数 E.权数一定是单位数比重 11.几何平均法主要适用计算( )( )( )( )( )。 A.具有等差关系的数列 B.具有等比关系的数列

C.变量值的代数和等于标志值总量的现象 D.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的现象

E.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的现 12.众数是( )( )( )( )( )。

A.数值平均数 B.根据全部变量值计算 C.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D.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E.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13.在偏斜适度时,X、Mo和Me之间有( )( )( )( )( )。 A.X、Mo和Me间有一定的数量关系 B.X、Mo和Me间不存在任何联系

C.X=Mo=Me D.Mo=3Me-2X E.Me=3Mo-2X

29

14.应用平均指标时应注意( )( )( )( )( )。

A.总体的同质性 B.极端值的影响 C.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D.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E.将平均数与典型事例相结合 15.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包括( )( )( )( )( )。 A.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B.说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C.说明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D.说明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E. 反映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均匀性、均衡性和稳定性

四、简答题

1、数据分布特征测度的原则有哪些?

2、简述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3、离中趋势测度指标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4、次数分布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

5、在某个城市所做的一项抽样调查中发现,在所抽取的1000个家庭中,人均月收入1200元以下的家庭占24%,1200~1500元的家庭占26%,1500~2000元的家庭占27%,2000~2500元的家庭占12%,2500~3000元的家庭占6%,3000元以上的家庭占5%。你认为要分析该城市家庭的人均收入状况,用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哪一个测度值更好?试说明理由。

6、假定你是定时器的购买者,定时器在新道路爆破中用来起爆炸药。你必须在两个供应者之间选择,分别用A.B表示。在各自的说明书中,你发现由A出售的导火线引爆的平均时间为30秒,其标准差为2秒;而由B出售的导火线引爆的平均时间为30秒,其标准差为0.5秒。请你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五、计算题

1.某车间工人操作机床台数资料如下表: 按操作机床台数分组(台) 30

各组工人数占工人总数比重(%)

5 6 7 Σ 10 60 30 100 要求:计算该车间工人操作机床台数的平均数、平均差和标准差。

2.某商业局系统所属20个商店2010年的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资料如下表:

按销售计划完成 程度分组(%) 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以上 Σ 企业数(个) 3 4 8 5 20 组销售额(万元) 组流通费用率(%) 459 648 1380 943 3430 14.6 13.2 12.0 11.0 — 要求:计算该系统所属商店的平均流通费用率和销售额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数。

3.(1)某数列的平均数为1000,标准差系数为0.256,求标准差;

(2)某数列的平均数为12,各变量值平方的平均数为169,求标准差系数; (3)某数列的标准差为3,各变量值平方的平均数为25,求平均数; (4)某数列的标准差为30,平均数为50,求变量值对90的方差; (5)设y = x ± a,若?y=28,求?x;

31

4.已知甲班5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的平均数为80分,标准差为10分,又知乙班成绩资料如下表: 按成绩分组(分) 学生人数(人) 60分以下 3 60-70 10 70-80 20 80-90 15 90分以上 2 Σ 50 要求:通过计算比较甲、乙两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的大小。

5.设甲、乙两钢铁企业某月上旬的钢材供货量资料如下表:

单位:吨 供货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供货甲企业 260 260 180 180 190 300 300 300 230 260 量 乙企业 150 150 170 180 190 190 180 160 160 170 要求:通过计算比较甲、乙两企业的供货哪一个更均匀一些。

6.某农科院研究出A.B两个水稻新品种,分别在5个生产条件相同的地块上试种,已知A品种亩产量的平均数为780公斤,标准差为55公斤。B品种有关资料如下表:

亩产量(公斤) 播种面积(亩) 32

700以下 700-750 750-800 800-850 850以上 Σ 5 10 17 12 6 50 要求:通过计算比较A.B两个品种哪个的产量较稳定,更具有推广价值。

7、某企业40名销售人员四月份销售某产品的数据如下表(单位:台)。

163 115 112 97 111 119 134 88 139 134 127 153 127 115 123 115 100 87 119 119 108 103 113 138 95 118 120 112 98 142 123 146 127 135 127 143 104 125 136 126 (1)试根据上表资料,绘制数据的茎叶图。

(2)根据下表资料,编制变量数列(要求为组距式数列),列出频数和频率。 (3)根据你所编制的变量数列,计算产品销售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4)根据你所编制的变量数列,计算产品销售量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

(5)企业规定,员工月销售量至少110台视为销售业绩合格,根据你所编制的变量数列,计算销售业绩合格人员的比率及其标准差。

(6)该企业40名销售人员三月份产品平均销售量为125台,标准差为16.22台,试比较三、四月份产品销售情况的均衡性。

六、判断改错题

1.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取决于权数本身绝对值的大小。( ) 2.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只受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

3.众数和中位数都属于平均数,因此它们数值的大小受到总体内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

4.对于同一原始资料而言,采用f作为权数与采用f/∑f作为权数计算出的平均数总是

33

相等的。( )

5.标志变异指标值的大小与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成正比。( ) 6.当总体呈右偏分布时,算术平均数的值最小。( )

7.若各组标志值不变,而每组频数均增加10%,则标志值的平均数也增加10%。( ) 8.如果两个数列的全距相同,那么它们的离中程度也相同。( ) 9.总体中各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大,标准差系数就越小。( ) 10.算术平均数总是大于众数。( )

11.若A.B.C三个企业去年的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85%、100%和115%,则其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100%。( )

12.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标准差都相同,则其分布也相同。( ) 13.若平均数为X,标准差为σ,则标准差系数为V?X?。( )

14.如果总体分布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众数也可以不存在。( )

15.中位数是处于一组数据正中间位置的标志值。( )

第七章 时间数列分析

一、填空题

1.时间数列是由相互配对的两个数列构成的:一个是反映___________变化的数列,一个是反映___________变化的数列。

2.增长量按其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称为___________;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称为___________。

4.增长速度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比,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的百分数或倍数。

5.年距增长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 7.测定季节变动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方法。

8.用同季(月)平均法测定季节变动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方法。 9.发展水平按对比关系不同,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10.平均发展水平又称为___________,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各期发展水平求得的___________。

11.逐期增长量___________等于累计增长量,相邻两个累计增长量的的影响,正确反映

34

现象的___________。

12.计算年距增长量的目的在于消除___________。

13.增长1%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比,用以说明增长速度与增长量之间的关系。

14.利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一般来说,移动平均的项数越多,移动平均数的跨越时间就越___________,所揭示的长期趋势也就越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1.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各个逐期增长量的( )。 A.和 B.差 C.积 D.商 2.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 )。

A.和 B.差 C.积 D.商

3.根据间隔相等的非连续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的公式为( )。 A.

?af?af?a?a B. C. D.

?f?fnn4.下列时间数列中,各期指标值可直接相加的是(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数列 D.平均数数列

5.由两个时点数列对比形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为( )。

?a?a?a?aA. B. C. D.

?b?b?b?b6.现象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持续上升或持续下降的趋势是( )。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随机波动 7.以年度为周期的规律性变动是( )。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随机波动 8.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球比增长速度( )。 A.年年下降 B.年年上升 C.年年相同 D.升降不定 9.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产量( )。 A.年年减少B.年年增加C.保持不变D.增减不定

10.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的趋势线能使下列哪一项为最小( )。

?)2 C.?(Y??Y)2 D.?(Y?Y?)2 A.?(Y?Y)2 B.?(Y?Y

三、多选题

1.时间数列发展水平按其在数列中所处位置不同分为( )( )( )( )( )。 A.基期水平 B.报告期水平 C.最初水平 D.中间水平 E.最末水平 2.求平均发展水平的公式包括( )( )( )( )( )。

35

A.

?af?af?a?a?a B. C. D. E.

?f?fnnn3.求平均速度的公式包括( )。

A.nan B.n?X C.nR D.nan?a0 a0a02E.X?(X)?(X)3??(X)n??aa0

4.时期数列的特点包括( )( )( )( )( )。 A.各期指标值都为时期数 B.各期指标值不能相加

C.各期指标值可以相加 D.各期指标值是连续登记的结果 E.各期指标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有直接关系 5.时点数列的特点包括( )( )( )( )( )。

A.数列中各项指标值可以相加 B.数列中各项指标值不能相加 C.数列中各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有直接关系 D.数列中各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E.数列中各项指标值是通过间断登记取得的 6.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包括( )( )( )( )( )。 A.算术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调和平均法 D.方程法 E.上下四分位法

7.影响时间数列水平变动的因素包括( )( )( )( )( )。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随机波动 E.时间变动

8.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 )( )( )( )( )。 A.时距扩大法 B.同季(月)平均法 C.移动平均法 D.直接观察法 E.趋势模型法 9.测定季节变动的方法通常有( )( )( )( )( )。 A.同季(月)平均法 B.序时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高次方程法 E.趋势与季节模型法 10.测定循环变动的方法主要有( )( )( )( )( )。 A.直接观察法 B.间接推算法 C.时间数列分解法 D.趋势与循环模型法 E.发展速度分析法

四、简答题

1.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异同。 2.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区别。 3.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

4.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应注意的问题。

36

5.循环变动分析的作用。

6.简述时间序列的各构成要素。

7.利用增长率分析时间序列时因注意哪些问题? 8.下列情况属于时间序列的那种特征运动? (1)经济衰退;

(2)夏季就业机会的增多;

(3)因医学发展而引起的死亡率的下降; (4)小车需求的持续增长。

五、计算题

1.某工业企业2010年下半年各月的总产值和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 月 份 总产值(万元) 月初职工人数(人) 七 72 800 八 75 810 九 76 810 十 85 830 十一 90 850 十二 110 900 又,该企业十二月末的职工人数为910人。要求计算该企业2010年下半年:(1)人均总产值;(2)平均每季人均总产值;(3)平均每月人均总产值;(4)平均每天的人均总产值。

2.下表是1981-2000年我国油菜籽单位面积产量数据(单位:公斤/公顷):

年份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单位面积产量 1451 1372 1168 1232 1245 1200 1260 1020 1095 1260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37 单位面积产量 1215 1281 1309 1296 1416 1367 1479 1272 1469 1519

(1)绘制时间序列图描述其形态,对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2)用5期移动平均法预测2001年的单位面积产量。

3.我国2005-2010年间各年的出口总额如下表: 年 份 出口总额(亿美元) 逐期增长量(亿美元) 累计增长量(亿美元) 定基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 定基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 增长1%的绝对值(亿美元) 2005 62648.1 2006 77597.2 2007 93563.6 2008 100394.9 2009 8209.7 2010 107022.8 要求:(1)计算并填写表中空白。

(2)计算“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口总额的年平均发展水平、年平均增长水平,总发展速度、总增长速度、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年平均增长速度。

4.已知甲、乙两省某种产品的产量资料如下表:

38

年 份 甲省产量(万吨) 乙省产量(万吨) 2006 4567 40044 2007 5361 42904 2008 6483 45995 2009 7060 49100 2010 8716 51900 要求:(1)分别计算甲、乙两省该产品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2)若今后两省仍按所求平均速度发展,试计算多少年后甲省可赶上乙省产量;(3)若甲省想在今后15年内赶上乙省,则其平均发展速度应为多少(乙省速度不变)?

5.我国2005-2010年间各年从业人员资料如下表: 年 份 2005 2006 74978 24143 2007 75321 24404 2008 75564 25087 2009 75828 25857 2010 76105 26332 年末从业人员数(万人) 74647 其中:第三产业(万人) 23439 要求:(1)计算我国2005-2010年间平均每年第三产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比重;(2)

绘制上述比重的时间序列图形并对图形做出分析描述。

6.我国2000-2010年各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表: 年份 产量(万吨) 39

2000 46217.5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 45263.7 45705.8 43069.5 46946.9 48402.2 49804.2 50160.3 52870.9 53082.1 54647.7 要求: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粮食产量的直线趋势方程(以2005年为时间原点),并据此预测我国2011年的粮食产量。

7.某商场2006-2008年间各年分季度的空调器销售量资料如下表: 年·季 2006·1 2006·2 2006·3 2006·4 2007·1 2007·2 2007·3 2007·4 2008·1 2008·2 2008·3 2008·4 销售量(台) 23 140 219 35 44 200 326 54 55 234 508 62 要求:(1)建立趋势与季节模型;(2)预测该商场2009年各季度的空调器销售量。

40

8.某厂某产品的产量2002年比2000年增长15%,2005年比2002年增长22%,2008年比2005年增长40%,要求计算该厂该产品产量2001-2008年间的:(1)总发展速度;(2)总增长速度;(3)年平均发展速度;(4)年平均增长速度。

六、判断题改错题

1.发展水平一般指时间数列中的绝对数水平。( ) 2.最初水平、中间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划分是绝对的。( )

3.对于在研究期内有升有降、且升降不定的现象,应采用水平法计算其平均增长水平。( )

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 5.计算平均速度的几何平均法侧重于考察现象最后一期的水平。( ) 6.、发展水平只能是总量指标。( )

7.循环变动和季节变动都属于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动。( )

8.对于既受季节变动影响、又受长期趋势影响的现象,应采用趋势与季节模型法测定其季节变动。( )

9.测定季节变动时,至少要有连续两年分季或分月的统计资料。( ) 10.循环变动和季节变动的周期都是固定不变的。( ) 11.逐期增长量的连乘积等于累计增长量。( )

12.增长l%的绝对值等于前一期水平除以100。( )

13.某地各年人均国民收入按年份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时间数列是平均数时间数列。( )

14.在计算发展速度时,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可计算年距发展速度。( )

41

15.测定季节变动时,到少要有连续三年分季度或者分月份的时间序列资料。( ) 16.某企业生产某产品,若其产量的逐期增长量保持不变,则其环比增长速度也年年相同。( )

17.某企业生产某产品,若其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年年相同,则其逐期增长量年年增加。( )

18.时间数列中的各项指标值不能相加。( ) 19.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的划分是绝对的。( ) 20.逐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为环比增长速度。( )

第八章 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统计指数按指数化因素的性质不同,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统计指数按所表示现象的属性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物值指数。 3.统计指数按对比的基期不同,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统计指数按其编制方法不同,分为简单指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二,其一是___________,其二是___________。

6.将综合指数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时,应以综合指数公式的___________为权数,将综合指数变形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时,应以综合指数公式的___________为权数。 7.总平均指数又称为可变构成指数,源于其不仅受___________、而且受___________两个因素变动的影响。

8.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___________作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___________作同度量因素。

9.___________反映总体结构变动对总平均水平变动的影响;___________反映总体各组水平变动对总平均水平变动的影响。

10.统计实践中,一般采用___________指数公式编制数量指标指数,采用___________指数公式编制质量指标指数。

11.统计实践中,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的时期固定在___________,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应将同度量因素的时期固定在___________。

12.指数体系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有___________作用、推算未知作用、和___________作用。

二、单选题

1.在统计实践中,通常人们所说的指数一词的含义指的是( )。

A.广义的指数概念 B.狭义的指数概念 C.广义和狭义的指数两种概念 D.拉氏和派氏指数的概念 2.从指数包括的范围不同,可以把它分为( )。

42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C.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一般情况是( )。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可变指数 4.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是( )。

A.平均数指数 B.个体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综合指数 5.按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 A.平均指标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C.综合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6.按个体产量指数和基期总产值计算的产量指数是( )。 A.综合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C.平均指标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7.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 8.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可变形为综合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是( )。 A.基期总额 B.报告期总额 C.固定权数 D.假定期总额 9.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可变形为综合指数所用的特定权数是( )。 A.固定权数 B.报告期总额 C.基期总额 D.假定期总额 10.拉氏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

A.基期 B.报告期 C.假定期 D.任意时期 11.派氏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

A.基期 B.报告期 C.假定期 D.任意时期 12.因素分析法的依据是( )。

A.指标体系 B.指数体系 C.拉氏指数 D.派氏指数 13.按所表明现象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数分为(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14.若产量增加,而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成本指数(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无法预期变化 15.若价格增长5%,销售量增长4%,则销售额增长( )。

A.20% B.9% C.9.2% D.8%

16.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0.4%,固定构成工资指数增长15%,则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 )。

A.96% B.126.96% C.101.56% D.125.4% 17.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 )。

A.在计算形式不同而在经济内容上相同 B.在计算形式相同而在经济内容上不同 C.在计算形式不同在经济内容上也不同

43

D.在计算形式相同在经济内容上也相同

18.综合指数包括(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19.某企业总产值增长50%,价格增长25%,则产量增长( )。 A.25% B.2% C.75% D.20% 20.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的联系在于( )。 A.在一般条件下,二者有变形关系 B.在权数固定条件下,二者有变形关系 C.在一定权数条件下,二者有变形关系 D.在同度量因素条件下,二者有变形关系

三、多选题

1.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 )( )( )( )。 A.价格指数 B.单位成本指数 C.销售量指数 D.工资水平指数 E.劳动生产率指数 2.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 )( )( )。 A.销售量指数 B.产量指数 C.价格指数 D.职工人数指数 E.可变指数 3.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 )( )( )( )。 A.比较作用 B.权数作用 C.媒介作用

D.同度量作用 E.平衡作用

4.指数按选择基期的不同可分为( )( )( )( )( )。A.静态指数 B.动态指数 C.环比指数 D.定基指数 E.综合指数

5.公式?p1q1??p0q1的经济意义是( )( )( )( )( A.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综合反映多种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C.由于价格变动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 D.由于销售量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E.综合反映价格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6.平均数指数是( )( )( )( )( )。

A.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B.类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C.由两个平均数对比的指数 D. 是总指数 E. 在一定权数下是综合指数的变形公式 7.下面哪些是反映平均指标变动的指数( )( )( )( )(A.可变构成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 C.结构影响指数 D.算术平均指数 E.调和平均指数 8.指数的作用有( )( )( )( )( )。

44

。 )。 )

A.可进行因素分析 B.反映事物变动方向 C.可进行相关分析 D.反映事物变动程度 E.研究事物在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 9.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时( )( )( )( )( )。 A.可以对总量指标进行因素分析 B.可以对平均指标进行因素分析 C.可以对相对指标进行因素分析 D.可以从绝对数方面进行因素分析 E.可以从相对数方面进行因素分析

10.公式?p0q1??p0q0的经济意义是( )( )( )( )( )。 A.由于销售量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B.由于价格变动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 C.综合反映价格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E.由于销售量变动使居民增减的货币支出 11.可变构成指数的意义及公式是( )( )( )( )( )。 A.可变构成指数反映了结构变化和各总体单位标志水平变化影响 B.?x0f1:?x0f?1f0 C.x1/x0 f?0D.?x1f1:?x0f0 E.xn/x0 (注:xn??f1?f0?xf?f101)

12.固定构成指数的意义及公式是( )( )( )( )( )。 A.固定构成指数反映各总体单位标志水平的综合变动 B.xn/x0 (注:xn??xf?f101) C.x1/xn

f1f0 f?0D.

?xf11?f1f?x00f?0 E.

?x0?f1:?x013、编制综合指数的要点包括( )( )( )( )( )。

A. 引入同度量因素 B. 确定指数化因素 C.固定同度量因素的时期 D.选择指数编制方法 E.明确指数的经济意义 14、适用于非全面资料编制的总指数有( )( )( )( )( )。 A.可变组成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 C.结构影响指数 D.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E.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15、指数体系的基本含义(基本原理)包括( )( )( )( )( )。 A.若干因素指数连乘积等于实际总变动指数 B.因素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几何平均数 C.若干因素影响的绝对额之和等于实际总变动

D.因素指数分子与分母之差等于各因素指数分子与分母之差的连乘积 E.因素指数分子与分母之差等于各因素指数他子与分母之差的代数和 16.结构影响指数的意义及公式是( )( )( )( )( )。

45

A.结构影响指数反映了数量指标在各总体单位的分配情况(即总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xf?xf?:B.

?f?f011000 C.?x0f1:?x0f0

?f1?f0D.?x1f1f1?:?xf?f101 E.

?xf:?xf?f?f111000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综合指数?它有什么重要意义?编制综合指数应当明确哪些问题? 2.什么是平均指数?编制平均指数的统计资料应具备哪些条件?

3.什么叫平均指标指数?它受哪两个因素的影响?为了反映现象总平均水平的变动,需要计算哪三个指数?

4.什么是指数化因素?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在统计指数中有什么功能? 5.什么是统计指数体系?它有什么作用?

五、计算题

1.已知某地区销售量及价格资料如下: 商品 甲 乙 单位 件 套 销售量 基期 2000 5000 报告期 2200 6000 10.0 6.0 价格(元) 基期 报告期 10.5 5.5 请计算销售量指数、价格指数,并作因素分析。

2.已知某企业两种产品产量和成本资料: 商品 甲 乙 单位 件 台 产量q 基期 2000 1000 报告期 3000 1800 单位成本(元)z 基期 100 300 报告期 95 250 试计算该企业产量总指数、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总成本指数。

46

3.某公司下属两个企业有关资料如下: 企业 甲 乙 产量(万件) 基期 10 10 报告期 15 25 2.5 2.2 单件成本(元) 基期 报告期 2.4 2.0 试对公司产品的总平均成本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4.某企业产品生产情况如下表: 产 品 甲 乙 丙 基期总产值 240 400 800 报告期总产值 300 420 880 产量增长率(%) 10.0 5.8 9.4 要求计算产量总指数、价格总指数、产值总指数,并分析产量和价格变动对总产值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额。

47

5.某地近两年粮食产值、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资料如下表。试对产值变动的原因进行分析。

某地区粮食产值、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 粮食 作物 甲 乙 丙 播种面积(亩) 基期 q0 1000 700 500 报告期q1 1200 600 300 单位面积产量(公斤) 基期m0 400 320 250 报告期m1 500 400 300 粮食单价(元) 基期p0 2.0 1.5 1.0 报告期p1 3.0 2.0 1.6

6.某企业工人月平均工资资料如下表,试计算并分析该企业总平均工资的变动原因。

某企业工人月平均工资资料 工 人 类 别 技术工 辅助工 合 计 300 200 500 工人数(人) 基 期f0 报告期f1 400 600 1000 平均工资(元) 基 期x0 700 400 — 报告期x1 750 450 —

48

7.某市各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权数如下,要求计算零售价格总指数。若报告期零售额比基期增长13.8%,则零售量增长了多少? 类别 一、食品类 二、衣着类 三、日用品类 四、文化娱乐用品 五、医疗保健 六、住居 七、交通通讯 八、其他类 指数(%) 108.5 103.4 106.3 109.5 110.4 107.6 108.4 104.5 权数(%) 48 18 13 8 3 4 4 2

8.某市2000年和2006年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1978=100) 分别为238.5%和288.6%,则(1)2000年和2006年货币购买力指数分别为1978年的多少?(2)2000年和2006年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978年的多少?(3)2006年通货膨胀率为2000年的多少?

49

六、判断改错题

1.统计指数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变动方向及变动幅度的相对数。( ) 2.综合指数就是由两个不同时期的综合指标对比形成的。( )

3.如果一个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数量指标,则这个指数就是数量指标指数。( ) 4.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的时期固定与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时期固定是一样的。( )

5.某地区零售物价指数为117%,则用同样多的人民币比以前少购买17%的商品。( ) 6.若销售量增长10%,价格下降10%,则销售额不变。( )

7.一般地说,平均数指数不仅能反映现象变动的方向和程度,而且还能用于对现象进行因素分析。( )

8.平均数指数是两个平均指标对比而得到的相对数。( )

第九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填空题

1.若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划分,相关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_相关和___________相关。 2.当变量x的值增加,变量y值也增加,这是___________相关关系;当变量x的值减少,变量y值也减少,这是___________相关关系。

3.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代表性指标。 4.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反映相关的___________,相关系数的正负反映相关的___________。

5.完全相关的关系即___________关系,其相关系数为___________。

6.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___________变量,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7.若变量x与y为完全线性相关,则相关系数的值为___________;若变量x与y完全没有直线相关,则相关系数的值为___________。

8.若相关系数r<0.3,则变量x与y___________相关;若相关系数0.3<r<0.5,则变量x与y___________相关。

9. 若相关系数0.5<r<0.8,则变量x与y___________相关;若相关系数0.8<r<1,则变量x与y___________相关。

10.回归分析中,两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其中因变量是___________变量,自变量是___________变量。

11.用来说明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是___________,它与相关系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

12.已知变量x的标准差为2,y的标准差为5,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8,则回归系数为___________,估计标准误差为___________。

5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