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迁建区。 五、水土流失预测 预测基础; 预测内容; 预测方法; 预测时段; 预测参数; 结果分析。 (一)预测基础 1、基建期
以没有布设水土保持措施为基础;
弃渣的预测,以运到指定地点、没有防护为基础。 2、生产初期
承认主体设计的基本功能,如电厂排灰的预测不再以没有修建拦灰坝为基础; 水土保持措施已经布设,功能逐步发挥。 (二)主要预测内容 1、开挖扰动地表面积
依据工程设计文件、现场复核,图纸调绘。 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
根据当地规定,依据工程设计文件、现场复核,当地确认。 3、弃土弃渣量
应根据项目设计资料、标段划分、地形地貌、运距、土石料质量、回填利用率、剥采比等合理确定取土(石)量、弃土(石)量和开采、堆弃地点、形态等。
4、水土流失
包括分区的总量和新增量。 5、水土流失危害
以选定的位置来分析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或遇不可抗力时可能造成的危害。 6、水流失预测
位于大中城市及周边地区、南方石漠化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的开发建设项目,还应进行水流失的预测。
(三)预测方法 1、常用方法
美国通用方程、经验公式法、类比法、流弃比法等。从各单项工程的施工工
13
艺进行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2、分时段
区分施工准备期、土建施工期、植被恢复期、运行期来进行预测。 3、分单元
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再划分不同的施工单元,分块进行水土流失预测。 4、分类型
现阶段,需区分水力侵蚀、风力侵蚀的预测,对冻融和重力侵蚀暂不定量预测,可在危害分析中考虑。
(四)预测时段
1、应根据开发建设项目的性质合理进行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划分
1)建设类项目只对建设期(还应包括施工准备期和自然恢复期)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
2)建设生产类项目应对建设期(还应包括施工准备期和自然恢复期)和运行期分别进行预测。生产运行期只预测运行期扰动范围。
2、核准制带来的变化
对施工准备期及土建施工期,还应考虑当地的降水及大风分布情况,如果某单项工程的该时段累计长度超过了雨季长度,则应按全年预测,不足的可按比例分析,但总的预测时段不变。
(五)预测参数——背景值的确定
应根据当地水文手册、土壤侵蚀模数等值线图、相关试验研究资料,合理确定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并作为水土流失预测分析的基础。
水土流失背景指标应根据区域气象特征、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和土地利用情况、土壤、植被、坡度、坡长等综合确定,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同类工程的实测资料类比法; 2)地方经验方程; 3)监测小区实测资料法; 4)人工模拟降雨小区试验法; 5)专家估判法;
6)航空照片资料判别法。对特大范围的建设项目,条件许可时可用遥感资料进行判别。
没有条件的,可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初估水土流失背景值,并与类比工程的监测成果通过对比分析确定。
14
(六)预测参数——扰动后参数的确定 1、类比法
当具有类似工程水土流失实测资料时,应列表分析预测工程与实测工程在地形地貌和风雨特征、土壤及其侵蚀类型和侵蚀模数、植被类型和覆盖度、扰动地表的组成物质和坡度、坡长、弃土弃渣的堆积形态等水土流失主要因子的可比性。
当预测工程与实测工程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时,可采用类比法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并对有关参数进行修正。还需注明监测的期间、施测者资质及主要结论。
2、地方经验公式法
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当地科学试验研究成果并经鉴定认可的公式和方法。 3、试验观测法
鼓励通过试验、观测等方法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可在项目区设立监测小区(或径流小区)和土壤流失观测场,采用天然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取得不同预测单元的土壤流失模数。通过对上述指标的论证分析与调整后,采用类比法的公式进行计算。
(七)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对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进行分析与评价(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或遇不可抗力的情况下,以此作为水土保持是否可行的依据)。
定性分析水土流失危害形式、程度。 定性分析带来的直接影响及间接影响。 (八)预测成果分析 1、预测结果综述
水土流失预测总量、新增水土流失量。 2、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地段)和时段 说明不同分区水土流失占预测总量的百分比; 分析说明主要时段。
3、水土流失防治和监测的重点区段和时段 说明防治重点部位; 说明主要时段; 说明拟采取的措施类型;
说明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和建议定点监测的点位。 (九)水土流失预测方法
15
调查实测 预测估算 抽样 典型 水文调查 全面调查 数学模型 类比分析 模拟试验 微量元素示踪 样方 剖面对比法 输沙模数 人工调查 USLE模型 同类型区观测成果对比分析 人工降雨 铯—137 库坝测淤法 水沙关系模型 航空遥感 WEEP模型 径流场法 碳—14 标志法 流域试验 坡面沟道体积量测 综合分析评判 否 方法正确、内容全面、结论可信 是 预测结论 重作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