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矿1.2Mta新井设计说明书 2

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4届采矿专科毕业设计

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矿区概述

第一节 矿井概述

1.1.1矿井位置和矿区地形

矿井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境内,在濉溪县南部,杨柳集附近是其中心位置,向东北距宿州市约21km。 地理座标:

东经:116?42′15″~116?48′30″ 北纬:33? 36′00″~33? 40′45″ 矿井位于淮北平原中部,区内地势平坦,地面标高25.98~28.26m,一般27m左右。矿区内有许多人工灌溉沟渠,近年来植树造林较多,尤其在大小道路两旁,屋前宅后均已绿树成荫。 1.1.2交通条件

本矿井位于淮北平原中部,铁路、公路交通均很便利,如图1-1所示。

公路四通发达,可通宿州市、淮北市和蒙城县等地;东侧约20km有合(肥)徐(州)高速宿州出口。

铁路东有京沪铁路线宿州站,西北有濉(溪)阜(阳)铁路经过井田西部的临涣站;

南有青(疃)芦(岭)线,与京沪线在芦岭站接轨。

因此,本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方便,矿井具备铁路、公路运输条件。

1

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4届采矿专科毕业设计

图1-1 杨柳煤矿煤矿交通位置图

1.1.3矿区气候

淮北地区属季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春秋季多东北风,夏季多东~东南风,冬季多北~西北风。平均风速为3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8米/秒。

历年平均气温为14.4℃,最低气温(1988年12月16日)为-10.9℃,最高气温(1988年7月8日)为40.3℃。

历年年平均降雨量为834mm,雨量多集中在七、八两个月。

无霜期为208-220天,冻结期一般在十二月上旬至次年的2月中旬,冻结深度为0.20米。

1.1.4矿区水文情况及工业场地标高

本区属淮河水系,淮河支流浍河流经矿井西南侧,自西北流向东南,至五河县汇入淮河。一般河水水位低于地表,只有汛期才出现河水水位高于地表,造成两岸局部内涝,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标高为28.40m。井田内人工沟渠交错。

2

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4届采矿专科毕业设计

濉溪县水务局2005年3月8日提供工业场地附近浍河百年一遇洪水位标高28.15m,三百年一遇洪水位标高28.40m,工业场地附近地面标高约27.20~30m,表明工业场地受洪水威协,工业场地防洪以标高28.40m作为设计计算水位。场地内主要建筑物如井口、提升机房、35kV变电所、通风机房等均以30m作为防洪设计标高。

1.1.5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版)查得,本区属于4~6级地震区,地震烈度为6度,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1.1.6地面已有建、构筑物及设施

地面以村庄和农田为主,无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军事防务区、铁路、高速公路、高压输电线路、油气管道、油气井设施、水库。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1.2.1井田勘探程度

本矿井地质勘查工作始于1957年,经历了预查(1957~1959年)、普查(1964~1970年)、详查(1971~1973年)和勘探(2004.3~2004.8)四个阶段。累计完工钻孔186个,工程量109441.64m,抽水试验8次。

勘探阶段采用地震、钻探、测井等综合勘查手段,符合本井田的实际情况和矿井生产建设的实际需要。

通过上述勘探工作,对井田可采煤层构造形态及主要褶曲、断裂、煤层厚度、储量、煤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已查明或基本查明。储量计算级别和块段划分合理。

1.2.2井田煤系地层概述

本矿井煤系地层被松散层所覆盖,为全隐蔽式井田。总体上,煤系地层的视电阻率电位、伽玛伽玛、自然伽玛曲线幅值明显高于松散层。煤系地层岩性以砂岩、粉砂岩、泥岩、煤(天然焦)、岩浆岩等为主。各岩层物性特征如下:

砂岩:视电阻率电位曲线幅值高,伽玛伽玛、自然伽玛曲线幅值低,自然电位曲线一般呈负异常反映。

泥岩:视电阻率电位曲线幅值低,自然伽玛曲线幅值高,伽玛伽玛曲线幅值较高。 粉砂岩:视电阻率电位、自然伽玛曲线幅值较低,自然电位曲线略有负异常反映。 煤层:本矿井1、2、3、4、5、6、7、8煤层为不可采煤层,大多数煤质较差,灰分较高,且一般为薄层,在视电阻率、伽玛伽玛曲线上呈幅值较高的异常反映。10煤层为本矿井可采煤层。未受岩浆侵蚀时,均为高视电阻率、高伽玛伽玛曲线幅值,自然伽玛低幅值反映,自然电位多呈负异常反映。

天然焦:矿井内7、8煤层受岩浆侵蚀较严重,在岩浆侵蚀区及其周围附近多使煤层变质为天然焦。在各参数曲线上,视电阻率电位曲线幅值极低,一般近于“零线”,自然电位曲线呈明显的正异常反映,伽玛伽玛曲线幅值略低于高阻煤层。

3

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14届采矿专科毕业设计

岩浆岩:视电阻率电位曲线呈高值反映,自然伽玛曲线呈低值反映,自然电位曲线一般呈负异常反映,一般在岩浆岩顶、底部视电阻率电位曲线幅值极低,自然电位曲线多呈小的正尖峰异常。 1.2.3地层概况

1、区域地层

淮北煤田中的地层类型,属华北型地层范畴,且为其淮河地层分区中之淮北地层小区(安徽省地层志1985)。本区岩层出露甚少,多为第三、四系冲、洪积层覆盖。区内发育的地层由老到新为震旦系(Zz)、寒武系(∈)、奥陶系(O1+2)、石炭系(C2+3)、二叠系(P)、三叠系(T)、侏罗系(J)、白垩系(K)、古近系(E)、新近系(N)、第四系(Q)。在地层层序中,除部分在区域上缺失外,一般发育比较齐全,各地岩性和厚度虽存在一些差异,但均可对比。区域内主要地层,地层层序、厚度及岩性特征见表1-1、表1-2。

表1-1区域地层(部分)简表

界 系 统 全新统 第 新 生 界 古近系 白 中 生 界 垩 系 侏 罗 系 三 叠 系 下统 刘家沟组 193~313 4

岩组名称 大 礅 组 怀 远 组 茆 塘 组 潘 集 组 蒙 城 组 明化镇组 馆 陶 组 界 首 组 双 浮 组 张 桥 组 新 庄 组 黑石渡组 厚度(m) 5~15 20~50 15~35 40~60 67~197 598~745 243~305 513 692~714 >400 99~562 78~190 450 >123 主要岩性 粉砂质粘土与粘土质粉砂互层 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砂,砂砾石 砂质粘土,细~粉砂,含钙质结核(砂礓)及铁锰质小球 砂质粘土与含砾粗砂,中~细砂互层 细粉砂,砂质粘土,时呈互层 粉砂岩,粉砂泥岩,中砂岩,泥质粉砂岩,含铁锰质结核 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细砂岩,含砾粗砂岩 粉砂质泥岩与细砂岩,泥质粉砂岩互层 细砂岩与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 中细粒砂岩,含砾砂岩,砂质泥岩和粉砂岩等 中细粒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粉砂岩和灰岩 砂质页岩、页岩夹砂岩;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砾砂岩 为一套陆相基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 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粉砂岩或含砾细砂岩 石英砂岩、粉砂岩夹薄层砂质泥岩和层间砾石岩 四 系 上更新统 中更新统 下更新统 新近系 上新统 中新统 始新统 古新统 上统 下统 上统 毛坦厂组 和尚沟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