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7-200 PLC 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

于过程控制。当过程控制中某个变量出现偏差时,PID控制算法会计算出正确的输出,把变量保持在设定植上。

(4)数据处理 在机械加工中,PLC作为主要的控制和管理系统用于CNC和NC系统中,可以完成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

(5)通信网络 PLC的通信包括主机与远程I/O之间的通信、多台PLC之间的通信、PLC和其他智能控制设备(如计算机、变频器、数控装置)之间的通信。PLC与其他智能控制设备一起,可以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2 PLC在我国的应用

虽然我国在PLC生产方面比较弱,但在PLC应用方面,我国是很活跃的,近年来每年约新投入10万台套PLC产品,年销售额30多亿人民币,应用的行业也很广。

在我国,一般按I/O点数将PLC分为以下级别(但不绝对,国外分类有些区别): 微型:32 I/O 小型:256 I/O 中型:1024 I/O 大型:4096 I/O 巨型:8192 I/O

在我国应用的PLC系统中,I/O64点以下PLC销售额占整个PLC的47%,64点~256点的占31%,合计占整个PLC销售额的78%。

2.2 PLC的硬件结构

PLC 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从结构上分,PLC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模块式PLC包括CPU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其结构如图2-1所示。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 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 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 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 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 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 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6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

图2-1 PLC的结构图

2.3 PLC的工作原理

PLC的CPU则采用顺序逻辑扫描用户程序的运行方式,即如果一个输出线圈或逻辑线圈被接通或断开,该线圈的所有触点(包括其常开或常闭触点)不会立即动作,必须等扫描到该触点时才会动作。

考虑到继电器控制装置各类触点的动作时间一般在100ms以上,而PLC扫描用户程序的时间一般均小于100ms,因此,PLC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一般微型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扫描技术。这样在对于I/O响应要求不高的场合,PLC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的处理结果上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1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

7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

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3输出刷新阶段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

PLC的扫描工作过程如图2-2、图2-3所示

用 户 输 入 设 备

输 入 端 子 输 入 锁 存 器 输 入 映 象 寄 存 器 读 读 程序 执行 写 输 出 映 象 寄 存 器 输 出 锁 存 器 输 出 端 子 用 户 输 出 设 备

图2-2 PLC的扫描工作过程图 输入刷新输出刷新 程序执行 输入刷新 一个扫描周期 图2-3 PLC的扫描周期图

2.4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的是PLC的产生、发展及应用,通过这些基础知识,希望能给PLC初学者经常会遇到的疑惑有一些帮助,更好地理解PLC的控制,基于PLC在交通灯控制系统上应用这一范畴,使下一步PLC的程序设计开发和实际需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8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

第3章 系统设计

3.1控制要求

交通灯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如下:

1 信号灯受一个起动开关控制,当起动开关接通时,信号系统开始工作,且先南北红灯亮,东西绿灯亮。当起动开关断开时,所有信号灯都熄灭。

2 南北绿灯和东西绿灯不能同时亮,如果同时亮时应关闭信号灯系统,并报警。

3 南北红灯亮维持25S。在南北红灯亮的同时东西绿灯也亮,并维持20S。到20S时,东西绿灯闪烁,闪烁3S后熄灭。在东西绿灯熄灭时,东西黄灯亮,并维持2S。到2S时,东西黄灯熄,东西红灯亮。同时,南北红灯熄灭,南北绿灯亮。

4东西红灯亮维持30S。南北绿灯亮维持25S。然后闪烁3S,熄灭。同时南北黄灯亮,维持2S后熄灭,这时南北红灯亮,东西绿灯亮。

5 周而复始。

3.2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按照交通灯系统控制要求下,结合西门子S7-2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特性(见附录),选择适合的型号。设计思想分析如下:给一个启动的输入信号,要配合一个SB1的按钮,当SB1启动按钮动作,系统工作。

首先,南北方向道路处于禁止通行的状态,东西方向道路处于允许通行的状态。 南北方向道路亮红灯状态过程中,南北红灯亮25S,需计时器设定延时25秒,才会转入下一状态南北绿灯亮;同时,东西方向道路也一起亮绿灯20S,需计时器设定延时20秒,才会转下一状态东西绿灯闪烁;东西绿灯闪烁3S,需振荡器或脉冲源(秒/次)动作使东西绿灯闪烁,还要需计时器设定延时3秒,才会转下一状态东西黄灯亮;东西黄灯亮2S,需计时器设定延时2秒,才会转入下一状态东西红灯亮。

其次,东西方向道路处于禁止通行的状态,南北方向道路处于允许通行的状态。 东西方向道路亮红灯状态过程中,东西红灯亮30S,需计时器设定延时30秒,才会转入下一状态东西绿灯亮;同时,南北方向道路也一起亮绿灯25S,需计时器设定延时25秒,才会转下一状态南北绿灯闪烁;南北绿灯闪烁3S,需振荡器或脉冲源(秒/次)动作使南北绿灯闪烁,还要需计时器设定延时3秒,才会转下一状态南北黄灯亮;南北黄灯亮2S,需计时器设定延时2秒,才会转入下一状态南北红灯亮。

如此循环下去。

另外,当断开系统,所有信号灯熄灭;需要按钮SB1动作断开系统,停此输入信号入可编程控制器,而最快的方法,是使可编程控制器不动作,那么肯定无信号输出。而且,南北、东西绿灯同时亮,报警。可编程控制器要输出一个信号,驱动一个报警灯。

综上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要满足一个信号输入(作系统接通、断开作用),七个信号输出,十字路口有十二个交通信号灯,但南北、东西两个为一组用一个输出信号控制,再加上一个报警信号驱动的报警灯。通过如下的十字路口交通灯状态分析表、主流程图、十字

9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