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如何重新定位

再工业化浪潮涌动

“中国制造”如何重新定位

本报记者 张晓鸣 实习生 王莹 牛牧原

从“工业化”到“去工业化”,再到“再工业化”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实际上是对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构,重点是对高附加值环节的再造,体现了服务经济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战略,符合经济形态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

美国总统奥巴马年初发表国情咨文,强调为了让美国经济“基业长青”,美国需要重振制造业,并表示将调整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家把制造业工作岗位重新带回美国。

无独有偶,日本财务省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去年日本出现自1980年以来的首次贸易逆差。虽然去年出现逆差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地震海啸等临时性因素,但从长远来看,产业转移造成的制造业空心化是日本出现贸易赤字的趋势性因素。因此,日本政府必将出台措施,着力扭转制造业流失局面。

两则消息共同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二十一世纪前十年是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产业转移的黄金期,但这一进程可能会逆转,未来十年可能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夺回制造业的十年。 为此,本次圆桌论坛特邀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芮明杰、胡建绩、骆品亮教授和姚志勇、龚冰琳老师,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校区)经济学终身教授陈勇民先生,围绕“再工业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交流。

什么是“再工业化”?

芮明杰:金融危机以后,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再工业”概念,这个概念不断见诸于国内媒体,也引起国内学者多方面的关心。

从文献上来看,“再工业化”概念最早源于八十年代美国的社会学家艾米泰克。 他在1980年6月25日《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提出再工业化概念,当时是针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所遭遇的经济问题而言。美国在六、七十年代已经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时代出现两个主要经济问题,一是过度消费,二是投资相对不足,这损耗了美国的生产能力,所以他提出重新工业化以解决这些问题。

当时再工业化的内涵是指: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产能力的复苏,而生产能力的复苏大多数指制造业为主的生产能力的复苏。工业化之后美国进入了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制造业大部分被转移,所以当时还有“产业空洞化”的说法。“再工业化”这一概念当时引发了美国学界对产业复苏有关的政策争论,也提出了很多概念。“再工业化”是介于供应学派、经济学和产业政策之间的说法。又不完全是每一种学派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目标导向,目标即是能否恢复美国的产业和生产能力。

后人给“再工业化”的定义是:组织全国的资源,重建产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过程。这是一个重建产业的过程,实施这个过程的目的当然是复苏美国经济,继续保持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

奥巴马政府在本次经济危机中再提“再工业化”,与美国目前面临的经济问题是相关的,也与工业化进程在全球的分布相关。很多发达国家,包括一些逐步发达的国家是在去工业化,进入服务经济、后工业化时代,而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当中,这就形成了一个产业体系分工上的变化,一个是“去工业化”,一个是“再工业化”。世界产业体系的变化与分工变化引起了反思,到底是分工变化导致了经济的衰退,还是仅仅是金融的问题导致了衰退,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胡建绩:“再工业化”是产业发展的概念,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为什么长期得不到重视?当前来说,无论是美国还是全球“再工业化”逐步启动,在这个时间探讨“再工业化”是十分重要的。

骆品亮:从“工业化”到“去工业化”再到“再工业化”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表面上反映了从实体经济到服务经济再到实体经济的回归,实际上体现了服务经济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战略,符合经济形态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后面的实体经济与前面的实体经济不是一样的实体经济,这是一个更加强壮、稳定,能够抗击经济衰退的实体经济,后面的实体经济着重发展高端制造业,谋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如果说“去工业化”去掉的是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那么,“再工业化”实际上是对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构,重点是对高附加值环节的再造。

如今为什么重提“再工业化”呢?

芮明杰:今天的“再工业化”的内涵与过去不同了。我个人认为,美国这次再提“再工业化”可能要解决四个问题。

一,能不能够继续保持在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我个人认为

这是今天美国“再工业化”的本质。在制造业技术领先的位置上虚化,可能是美国不愿看到的。尤其是看到德国、日本、中国在制造业上不断崛起。德国在高端制造业上的进步对美国是一个刺激。这可能是“再工业化”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二,通过“再工业化”推动美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过度的虚拟化和金融化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脱节,这个脱节可能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线。在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之间形成一种新的融合和配备,提高产业的投资水平来推动美国经济的复苏。 三,增加美国民众的就业机会和消费能力。制造业主要靠设备,对劳动力技能要求比较简单,金融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要求的素质比较高。制造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肯定比金融业要多,不见得比高端现代服务业少。如果没有就业的话,想要通过消费刺激美国经济的增长也会有问题。

四,降低美国贸易不平衡的水平。美国长期贸易赤字,贸易的不平衡需要通过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产品的出口来缓解、从而降低贸易赤字,平衡美国贸易结构。 骆品亮:美国“再工业化”的表象是为了防止产业价值链活动过度外包出现的“产业空心化”及其引发的产业脆弱性,其实质则是美国根据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对产业链进行动态治理的战略选择,体现了美国加强对全球产业链进行掌控的决心。

美国的“再工业化”将对新兴经济体的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产生重要影响。美国通过“再工业化”对其产业链的全球空间布局进行重组,打破了全球产业体系原有的分工格局。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再工业化”后制造业产业体系在全球分布将呈现什么样的新趋势,各国之间又应怎样分工协作,这个分工又呈现一个什么样的新规律,等等。我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是,各个国家之间可能形成一种新型的以产业模块化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嵌入式”竞争合作关系。我们可以观察美国、欧盟、日本在接下来的“再工业化”过程中重点发展哪些产业及相应的产业模块,这样我们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就能有一个较准确的把握,进而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进行跟踪研究,形成中国特色,避免产业链环节的过度交叉重叠。 龚冰琳:美国重新提出“再工业化”确实有它的时代背景和基础,说明那些传统的发达国家确实感受到危机了。2008年我在英国时感受特别深刻,因为英国的实体产业早已转移,我们参观过诺丁汉大学一个新校区,以前是一个自行车厂,牌子还在英国,但生产全部在中国。旧厂房就改成大学校园了,做得非常环保。英国剩下来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呢?金融、教育、文化产业。但金融危机一旦爆发,财富就缩水了。所以他们确实感受到了恐慌,觉得在这特殊时期,没有实体经济还是很危险的,容易受到很大的冲击。美国的情况也类似,所以

他们会重提“再工业化”。

“再工业化”的路径有哪些?

芮明杰: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今天“再工业化”的途径,首先是继续发展在制造业中的技术领先行业,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来保持领先和价值链的控制力,特别是利用新技术、信息互联网的优势,给这些产业重新定义。

二是用新的技术信息、互联网的优势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重新定义整合发展,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单位劳动成本,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通过重新定义、整合发展,使提高了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重返美国。

三是美国在金融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上有优势,比较先进和发达。美国完全可以利用这个优势进行“再工业化”,在此过程中推进各种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再工业化”的良好合作伙伴,因为我们都知道,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是密切相关的、互为融合的。所以美国可以利用金融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上的优势推动制造业领先技术的重新恢复,形成良好的互动,使美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

四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创造新的产业。我们知道很多新兴产业源于美国,领先全球,并形成产业化,且在全球市场上扩张。美国善于创造新的产业,还善于创新商业模式,这可能成为“再工业化”的中坚力量。

陈勇民:美国的产业发展基本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政府的干预只是一般性的干预。 最近,美国强调比较多的是重建制造业,制造业是美国的核心,通过“公司税”推进。奥巴马政府现在出台政策是降低公司税,如果你把公司建在美国我们会给你降税,如果把公司开在某个贫困地区,税费更低。

有一些观点认为,美国近几年的政策会指定扶持某一产业,比如汽车行业,美国认为汽车产业是比较重要的产业,它不仅会影响到汽车产业本身,还会影响到很多相关的产业,也可以说有一定的外部效应。因此要支撑和挽救这一产业,其实奥巴马政府挽救汽车产业的措施,受到了一些批评,但最近看来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还有就是能源产业,美国有一定的产业政策,通过两方面来提高积极性,一是给予企业免税政策,除了企业,还有消费者,目的是为了创造消费。美国很多屋顶装有太阳能,但是太阳能板很贵,因此,政府规定购买太阳能板的费用可以从税费中减扣,促进了大量购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