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试述鼓胀的病因病机。
鼓胀病因比较复杂。(1)酒食不节:如嗜酒过度,或恣食甘肥厚味,酿湿生热,蕴聚中焦,清浊相混,壅阻气机,水谷精微失于输布,湿浊内聚,遂成鼓胀。(2)情志刺激:忧思郁怒,伤及肝脾。肝失疏泄,气机滞涩,日久由气及血,络脉瘀阻。肝气横逆,克伐脾胃,脾运失健,则水湿内停,气、血、水壅结而成鼓胀。(3)虫毒感染:多因血吸虫感染,虫毒阻塞经隧,脉道不通,久延失治,肝脾两伤,形成癥积;气滞络瘀,清浊相混,水液停聚,乃成鼓胀。4)病后续发:凡因它病损伤肝脾,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者,均有续发鼓胀的可能。鼓胀的形成虽有上述种种因素,但其基本病理变化总属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病变脏器主要在于肝脾,久则及肾。病理因素不外乎气滞、血瘀、水湿,水液停蓄不去,腹部日益胀大成鼓。气、血、水三者既各有侧重,又常相互为因,错杂同病。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
11.试述头痛的诊断要点。
头痛的诊断要点是:(1)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2)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等。头痛发作形式可分为突然发作,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或缓慢起病。疼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3)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内伤头痛者常有饮食、劳倦、房室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 12.如何根据经络循行辨别头痛的发病部位?如何选用适当的引经药?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循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由于受邪之脏腑经络不同,头痛之部位亦不同。大抵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少阳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临床治疗头痛,除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外,还可根据头痛的部位,参照经络循行路线,选择引经药,配合辨证选方,可以提高疗效。如,太阳头痛选用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选用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选用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选用吴茱萸、藁本等。 13.试述血虚头痛、肾虚头痛、痰浊头痛的症状特点、证机概要、治法及代表方剂。 血虚头痛的症状主要有头痛而晕,心悸失眠,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遇劳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证机概要为气血不足,营血亏虚,头窍失荣。治法宜养血滋阴,和络止痛。方用加味四物汤加减。肾虚头痛的症状主要有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证机概要为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窍失荣。治法宜养阴补肾,填精生髓。方用大补元煎加减。痰浊头痛的症状主要有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证机概要为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治法宜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14.眩晕应与哪些病证相鉴别?如何鉴别?
眩晕应与中同、厥证相鉴别。
(1)中风: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A僻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甚者相似,眩晕之甚者亦可仆倒,但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诸症。也有部分中风病人,以眩晕、头痛为其先兆表现,故临证当注重中风与眩晕的区别与联系。
(2)厥证: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特征,发作后可在短时间内苏醒。严重者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的表现,但眩晕病人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15. 试述眩晕的病因病机。
眩晕的病因主要有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年高肾虚、病后体虚及跌仆外伤等方面。其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
瘀扰乱清空。本病的病位在于头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病理性质以虚者居多,风、火、痰、瘀是眩晕的常见病理因素。痰湿中阻,郁久化热,形成痰火为患,甚至火盛伤阴,形成阴亏于下,痰火上蒙的复杂局面。如肾精不足,本属阴虚,若阴损及阳,或精不化气,可以转为肾阳不足或阴阳两虚之证。此外,风阳每挟有痰火,肾虚可以导致肝旺,久病入络形成瘀血,故临床常形成虚实夹杂之证候。若中年以上,阴虚阳亢,风阳上扰,往往有中风晕厥的可能。
16. 试述中风阳闭的症状、治法及代表方。
中风阳闭的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病机为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治应熄风清火,豁痰开窍。方选羚羊钩藤汤加减,另可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亦可用醒脑静或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 17. 中风的病理基础和病理因素是什么?二者有何关系?
中风的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因肝肾之阴下虚,则肝阳易于上亢,复加饮食起居不当,情志刺激或感受时邪,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故卒然昏仆,不省人事。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瘀,其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如肝肾阴虚,阳亢化火生风,五志亦可化火动风。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火热炼液为痰。暴怒血菀于上,或气虚无力推动,皆可致瘀血停滞。四者之间可互相影响或兼见同病,如风火相煽,痰瘀互结等。严重时风阳痰火与气血阻于脑窍,横窜经络,出现昏仆、失语、㖞僻不遂。由此可见,中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 18. 试述中风的基本病机,中经络与中脏腑在病机方面有何不同?
中风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轻者中经络,重者入脏腑。因阴虚阳亢,风火痰瘀相互为患,一遇诱因激发,阴阳严重失调,气血逆乱,则致卒中。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若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致中经络,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若风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致中脏腑重证,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19. 如何辨别中风闭证与脱证?
中脏腑闭证与脱证的鉴别是:闭证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决之候。临床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等。 20. 试述瘿病的辨证要点。
本病的辨证需辨明在气在血、火旺与阴伤的不同及病情的轻重。颈前肿块光滑,柔软,属气郁痰阻,病在气分;病久肿块质地较硬,甚则质地坚硬,表面高低不平,属痰结血瘀,病在血分。兼见烦热、易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火旺;如见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两目干涩,头晕目眩,倦怠乏力,舌红,脉弦细数者,为阴虚。本病一般病情较轻,预后多好,但若肿块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质地坚硬,表现有结节,高低不平,或阴虚火旺症状较重,出现高热,大汗,烦躁,谵妄,神志淡漠,脉疾或微细欲绝者,均为重症。
21. 试述瘿病的病因病机。
瘿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与体质因素也有密切关系。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机,病理因素主要是气、痰、瘀,初期多为气机郁滞,津凝痰聚,痰气搏结颈前所致,日久引起血脉瘀阻。其病位主要在肝脾,与心有关。肝郁则气滞,脾伤则气结,气滞则津停,脾虚则酿生痰湿,痰气交阻,血行不畅,则气、血、痰壅结而成瘿病。日久化火伤阴,在损伤肝阴的同时,也会伤及心阴,出现心悸、烦躁、脉数等症。瘿病的病理性质以实证居多,久病由实致虚,可见气虚、阴虚等虚候或虚实夹杂之候。在本病的病变
过程中,常发生病机转化,如痰气郁结日久可化火,形成肝火亢盛证;火热内盛,耗伤阴津,导致阴虚火旺之候,其中以心肝阴虚最为常见;气滞或痰气郁结日久,则深入血分,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痰结血瘀之候。重症患者则阴虚火旺的各种症状常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当出现烦躁不安、高热、脉疾等症状时,为病情危重的表现。 22. 试述疟疾的病机。
疟疾的病机是疟邪伏于半表半里,出入于营卫之间。邪正交争则作;正胜邪却则止。发作时,邪入与营阴相争,卫阳一时不能外达,则恶寒,邪出与卫阳相搏,热盛于肌表,故高热;若正胜邪却,则疟邪伏藏,症状解除。至于休作时间的长短,与邪伏深浅有一定关系,如每日发、间日发者,邪留尚浅;三日发者,则邪留较深。由于感受时邪不一,或体质有所差异,可表现不同的病理变化。寒热休作有时为正疟,临床最为多见。如素体阳虚,或感受寒湿诱发,则表现为寒多热少的寒疟或但寒不热之“牝疟”。素体阳盛,或感受暑热诱发,多表现为热多寒少之温疟。因感受山岚瘴毒之气而发者为瘴疟,可以出现神昏谵语、痉厥等危重症状,甚至发生内闭外脱的严重后果。若疫毒热邪深重,内陷心肝,则为热瘴;因湿浊蒙蔽心神者,则为冷瘴。本病总因感受疟邪所致,故病理性质以邪实为主。但疟邪久留,屡发不已,气血耗伤,可成为遇劳即发的劳疟。若久疟不愈,气血瘀滞,痰浊凝结,则可形成疟母,表现为邪实正虚。
23. 如何理解”疟不离少阳”之说?临床如何运用?
疟邪伏藏于半表半里,属少阳经脉部位,故历来有“疟不离少阳”之说。在治疗上,一般多使用柴胡之剂,但必须辨证,不能见到疟疾一概使用之,临床应掌握寒热往来的症状特点使用为宜。
九、病案题 1.病名:胁痛
证型:瘀血阻络证
病机归纳:强力闪挫,血脉瘀滞,肝络失和。
治法:祛瘀通络,疏肝止痛 主方:复元活血汤加减
药物:炒柴胡8g,天花粉15g,当归尾10g,炮山甲(先煎)12g,桃仁10g,川芎10g,玄胡10g,枳壳10g,广郁金10g,三七(粉吞)3g,甘草5g 2.病名:黄疸(阴黄),积证
证型,寒湿阻遏兼浊瘀内结证
病机归纳:久病正虚,中阳不振,寒湿滞留,浊瘀内结,肝胆失疏,胆汁泛溢。 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泄浊祛瘀。 主方:茵陈术附汤合硝石矾石散
药物:茵陈12g,炒白术10g,干姜6g,制附片5g,茯苓15g,泽泻15g,炒柴胡6g,莪术10g,制香附10g,法半夏10g,炙鸡内金10g。另送服硝石矾石散1.5g,每日2次。 3.病名:黄疸(急黄)
证型:疫毒炽盛证
病机归纳:湿热疫毒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熄风止痉。 主方:《千金》犀角散合紫雪丹
药物:水牛角片40g(先煎),黄连6g,栀子10g,大黄(后下)10g,生地20g,玄参15g,丹皮10g,板兰根30g,茵陈蒿30g,土茯苓15g
另服紫雪丹0.5g,每日二次。
4. 中医病名诊断:聚证
证型:食滞痰阻证
病机归纳:食滞、痰浊交阻,气聚不散,结而成块。 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 主方:六磨汤加减。
药物:大黄6g槟榔10g枳实10g沉香3g木香10g乌药10g 5. 中医病名诊断:积证
证型:瘀血内结证
病机归纳:瘀结成块,正气渐损,脾运不健。
治法: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
主方:膈下逐瘀汤、鳖甲煎丸合六君子汤加减。
药物:当归10g川芎5g桃仁15g三棱10g 莪术10g石见穿10g制香附10g乌药10g 陈皮6g人参10g白术10g 黄精10g炙甘草3g 6.中医病名诊断:鼓胀
证型:水湿困脾证
病机归纳:湿邪困遏,脾阳不振,寒水内停。
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主方:实脾饮加减。 药物:厚朴10g 白术10g 苍术10g木瓜10g 木香10g 草果仁10g 陈皮6g大腹子10g 制附子6g 连皮茯苓10g 泽泻10g炮姜6g 炙甘草3g 7.中医病名诊断:鼓胀
证型:阳虚水盛证
病机归纳:脾肾阳虚,不能温运,水湿内聚。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主方: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药物:制附子6g炮姜6g人参10g黄芪10g山药15g白术 10g鹿角片10g葫芦巴10g连皮苓10g泽泻10g车前子10g(包煎)
6. 中医病名诊断:头痛
证型:内伤头痛之肝阳头痛
病机归纳: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阳亢风动。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
主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物:天麻10g 石决明15g(先煎) 珍珠母15g 龙骨15g(先煎) 牡蛎15g(先煎) 钩藤12g(后下) 菊花10g 山栀10g 黄芩10g 丹皮10g 桑寄生10g 杜仲10g 牛膝10g 益母草10g 白芍10g 夜交藤10g 朱茯神10g 7. 中医病名诊断:头痛 证型:内伤头痛之血虚头痛
病机归纳:气血不足,营血亏虚,头窍失荣。 治法:养血滋阴,和络止痛。
主方:加味四物汤加减。
药物:当归10g 生地10g 炒白芍15g 首乌10g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黄芪10g 川芎10g 菊花15g 蔓荆子10g 五味子10g 远志10g 枣仁15g 10.中医病名诊断:眩晕。
证型:肝阳上亢证。
病机归纳:肝阳亢盛,化火生风,上扰清空。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主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物:天麻10g 钩藤10g 桑叶10g 菊花10g 茯苓12g 白芍15g 黄芩10g 山栀10g 珍珠母30g(先煎) 制首乌15g 磁石15g 泽泻20g 11.中医病名诊断:中风、中经络 证型: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病机归纳:肝肾阴虚,风阳夹痰,上扰清空。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主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物:天麻12g 钩藤15g 珍珠母30g(先煎) 牛膝10g 菊花10g 石决明25g(先煎)黄芩10g 焦山栀10g 杜仲10g 白芍15g 枸杞子15g 生地10g 12.中医病名诊断:中风后遗症、偏瘫 证型: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病机归纳:气虚血行不畅,脉络痹阻。 治法:益气活血,通经活络。
主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药物:黄芪15g 当归10g 川芎10g 桃仁10g 红花10g 地龙10g 僵蚕10g 豨莶草15g 牛膝10g 川断15g
13.中医病名诊断:瘿病。
证型:气郁痰阻证。
病机归纳:气郁痰凝,痰气搏结,郁而化火。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清泄肝火。
主方:四海舒郁丸加减。
药物:海藻10g 昆布10g 海蛤壳15g 浙贝母10g 黄药子10g 牡蛎15g 郁金6g 橘络5g 夏枯草15g 天花粉10g 沙参12g 麦冬5g 14.中医病名诊断:疟疾。
证型:正疟。
病机归纳:疟邪踞于少阳,痰湿内蕴,正邪交争。 治法:和解少阳,祛邪截疟。
主方:截疟七宝饮、小柴胡汤加减。
药物:柴胡10g 炒常山10g 槟榔10g 青蒿10g 法半夏10g 知母6g 黄芩5g 草果3g 青皮5g 乌梅5g 川朴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