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 附录 - 图文

附录二 重要航空天气现象解释

a).小冰雹

一种直径在5毫米以下,半透明的冰粒,落在坚硬地面会弹跳并发出声音。小冰雹由完全或部分被冰包住的霰组成,是霰与冰雹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

b).霰

温度在摄氏零度附近时,常与雪一起落下的一种白色、不透明、近乎圆形的冻结颗粒。霰的直径通常在2毫米至5毫米之间,结构松脆并且易碎,落到坚硬表面会反弹。

对7、8条的注释:

庞大的积雨云是产生冰雹的主要因素。深厚的云体及其云中强盛的对流运动是雹块生长成足够大的必要条件。当冰雹生长过程尚未完成时,其中一些小冰雹从云体的侧边或顶部吹出.便产生了小冰雹。

9.轻雾(BR)

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者吸湿性粒子, 使水平能见度降低至1000米到5000米之间,相对湿度大于 95%。

10.雾(FG)

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者冰晶,使水平能见度降低至小于1000米。 11.烟(FU)

由于燃烧产生的微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降低至5000米以下。应该注意的是,在没有悬浮的小水滴并且相对湿度不大于90%,水平能见度不到1000米时,也可报告烟。

12.火山灰(VA)

起源于活火山,由不同尺度的大气尘埃或各种粒子组成。其中的小粒子经常突破同温层,能漂浮维持较长时朋,其他较大的粒子滞留在对流层中,随风传播到地球的不同区域。在降水和重力的作用下,火山灰最终从大气中被消除。较大的粒子或者密集的小粒子可能对航空器(包括发动机)产生相当大的危害。

13.浮尘(DU)

由于地面灰尘被吹起,微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降低至5000米或以下。

14.沙(SA)

由于地面沙土被吹起,微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 使水平能见度降低至在5千米或以下。

15.霾(HZ)

漂浮在空中,肉眼无法分辨的极细小干性粒子。当它们数量较多时使空气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5000米或以下。

16.尘/沙旋风(尘卷风)(PO)

- 215 -

附录二 重要航空天气现象解释

在干燥而充满灰尘或沙土的地表面上快速旋转的空气柱,使灰尘和其他轻质物体从地面卷起的现象。旋风直径约数米,在垂直方向上扩展高度通常不超过200至300英尺,但在非常热的沙漠地区,可达到2000英尺。

17.飑(SQ)

突然发生的强风,一般至少持续1分钟。它与阵风的区别在于飑持续时间长。当风速突然增大至少32千米/小时(16海里/小时,8米/秒),并且达到44千米/小时(22海里/小时,11米/秒)或以上,持续时间至少1分钟时才称作“飑”。出现飑时,常伴有庞大的积雨云和强烈的对流运动,它在水平方向上扩展数千米,在垂直方向上伸展达数千英尺。

18.漏斗云(陆龙卷或水龙卷)(FC)

一种强烈的旋风现象,表现为云柱或漏斗状云,由积雨云体向下伸展近乎达到地面,其直径从几米到数百米之间。一个发展成熟的漏斗云,在陆地上时称为陆龙卷,在水面上时称为水龙卷。最猛烈的陆龙卷风速高达600千米/小时 (300海里/小时,150米/秒)。

19.沙暴(SS)

沙粒被混乱狂风猛烈地卷起的现象。沙暴行进前沿形成一堵宽广而高耸的沙墙。沙粒被卷起的高度随风速和不稳定度的增加而升高。

20.尘暴(DS)

灰尘微粒被混乱狂风猛烈地卷起的现象。尘暴常在高温、干燥和多风的天气条件下产生,尤其是在发展旺盛的无云的冷锋前沿出现。典型灰尘微粒的直径不到0.08毫米且被卷起的程度远比沙粒高。

21. 浅的(MI)

这个描述符只能与雾的符号“FG”一同使用,以表明地面至2米高度(观测员眼睛的大致高度)间有层薄雾。距地面2米上面水平能见度等于或大于1000米,雾层内能见度小于1000米。在实际工作中,可能由于浅雾“MIFG”遮蔽跑道标记和跑道灯而发生问题。

22.破碎的(BC)

<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