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讲义和参考题及答案解析

(4)社会环境调查:

人口、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 (5)经济环境调查:

整体经济状况、各产业部门、土地、建设资金。 (6)城市土地使用。 2.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和观测;(2)问卷和抽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分析。

第43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定性分析分为因果分析和比较法,常用于城市规划中复杂问题的判断。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矩阵分析、层次分析。空间模型分析包括实体模型与概念模型。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6:熟悉城市规划的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3.空间模型分析

第4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众数一般可以用来概括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或典型情况。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5:城市规划中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 1.定性分析 2.统计分析 3.一元回归 4.模型分析

第45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机械增长由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城市建设和发展及国家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决定,当政治经济比较稳定时,其机械人口增长比较稳定。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7:城市规划中的研究工作及常用方法; 1.城市性质的研究

城市类型、依据;方法(定性定量结合)。 2.城市规模的研究

(1)人口规模:综合平衡法、比例法、区域分配法、环境容量法、回归分析法。 (2)用地规模。

第46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地形一般分三类:山地,绝对高度为500m以上,相对高度为200m以下;平原,绝对高度为200m以上,相对高度为50m以下;丘陵,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18: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1.用地评定的要求

(1)用地评定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为城市总体规划服务的; (2)用地评定主要以自然条件为内容,同时也考虑一些人为的影响因素;

(3)用地自然环境的评定,不应只是各个环境要素单独作用的总和,而是要从环境意义上考虑文化相互的作用关系,综合地鉴定其利弊。

(4)用地评定要因地制宜。 2.用地评定的内容

以用地为基础,综合与之相关的各项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劣,来鉴别各种用地是否符合规划与建设的需要。通常按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程度,适应城市设施建设需要分成三类用地。

第47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分区规划内容还包括:确定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41:分区规划包括的内容; 分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 2.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

3.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控制范围;

37

4.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5.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第48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容积率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环境容量控制指标。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4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第49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7.0.2.3条规定: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

考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考点4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第50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为保证出入停车场方便及停车场内部的安全,500个车位以上的停车场,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9:城市交通枢纽布局;

城市交通枢纽包括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及设施性交通枢纽3类。

停车场包括城市中心停车场、城市主要出入口停车场、超级市场和大型城外游憩地的停车场。 2

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按照城市人口每人0.8~1.0m安排。

第51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交通行为的运作由城市运输系统完成,城市交通行为的通道是城市道路系统,城市交通行为的控制由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进行。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 1.城市综合交通

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从地域关系上,大致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2.城市交通系统

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即交通行为的运作、交通行为的通道、交通行为的控制。

第52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交通可以分为“大交通”和“小交通”两个系统,“大”“小”交通在交通枢纽换乘、转运、相互衔接,实现乘客出行和货物转运的全过程。选项C是“小交通” 的内容。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 1.城市综合交通

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从地域关系上,大致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2.城市交通系统

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即交通行为的运作、交通行为的通道、交通行为的控制。

第53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为了缩短乘客等待公交车的时间,城市公共交通的行车间隔时间正常为4~8min,上下班高峰时,可以缩短至2min左右或更短;反之在人流少时,可延长到8~15min或更长些。

38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 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 3.基本概念 2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边缘区2~2.5 2

km/km)、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 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

(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54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应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 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 3.基本概念 2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边缘区2~2.5 2

km/km)、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 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

(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55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辆;小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0.5辆;中等城市可在其间取值。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 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 3.基本概念 2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边缘区2~2.5 2

km/km)、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 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

(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56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公交站点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50%城市用地面积,以5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 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 3.基本概念 2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边缘区2~2.5 2

km/km)、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 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39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

(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57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港湾式停靠站应考虑一辆车停驻,另一辆车能顺利通过。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5: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1.类型

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 2.衡量标准

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 3.基本概念 2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边缘区2~2.5 2

km/km)、非直线系数(不大于1.4)。 4.规划一般要求

(1)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800~1000人1辆,中小城市每1200~1500人1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辆,小城市0.5辆。

规划人口超过200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

(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第58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燃气调压站供应能力可由数幢楼达数千户居民,供气半径宜为0.5km。当地形狭长或住户居住分散时,供气半径也可适当加大。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

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 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 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 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 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 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 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第59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3

提示:液化石油贮罐总容积为10m以下的气站,与站外民用建筑防火间距为30m,与重要公共建筑防火间距为35m。

考点: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考点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供电工程

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

2.城市燃气工程

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 3.城市供热系统

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 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

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个分系统组成。 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

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 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

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 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

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 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

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第60题 试题答案:B

4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