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练习题参考答案(2013-2014)

(2)养老保险为什么不能完全市场化?

效率: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公平:家长主义、收入分配、提高老年人经济地位等。 (3)简述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情况。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三部分。

2、假定一个经济社会由相同的个体组成,他们生活在两个时期。在每个时期,一半的工人生活在他们的前一个时期,另一半工人生活在他们的后一个时期。他们一生的的效用函数为

U(c1,c2)=ln(c1)+ln(c2)。

(1)他们在时期1获得100美元的收入,时期2没有收入。银行利率为r。他们不准备留下遗产。请写出他们的预算约束。 c1+c2/(1+r)=100

(2)每个人每一期的最优消费量是多少?他应该在第一期将多少钱存入银行? max U, c1+c2/(1+r)=100,解得,c1=50,s1=100-c1=50(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3)现在,政府决定建立养老保障制度,从每个人第1期的收入中收取50 美元,存入银行,在第2期时连本带息支付给他们。 (i)这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属于哪种模式? 完全积累制社会养老保险。

(ii)这样的养老保障制度怎样影响居民储蓄和公共储蓄(社会总储蓄量)?

居民储蓄被公共储蓄完全挤出。人们希望存50 元,这正是政府为他们存入的金额。社会总储蓄不变。从第一期到第二期,每个人在社会中仍然储蓄50 元。

(iii)假设政府利率和市场利率相同,该制度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是怎样的?如果人们重视眼前效用,结论将怎样变化?

社会福利不变。同样的储蓄额,同样的利率,两个时期的消费水平不变。

如果人们重视眼前效用,则社会福利提高。如果人们比较重视眼前的收益,他们就不会留下足够的储蓄以使一生效用最大化,这时完全积累制的养老保险能够提高社会福利。 (iv)假设政府利率高于市场利率,那么该制度将怎样影响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提高。人们第一期消费水平不变,第二期消费增加。 (4)与私人商业保险相比,养老保险制度有何优势?

解决逆向选择问题;家长主义,避免人们的私人保险决策缺乏远见;减少道德风险;节省决策成本;收入分配;提高老年人的经济地位。

3、200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36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据预测,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4亿左右,约占人口比例的25%。假定实行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障制度并通过社会保险税筹集资金,则社会保险税率在2000到2050年之间应当如何变化,才能保持替代率不变?反过来,如果该税率不变,替代率又将如何变化?

根据t = (Nb/Nw) * (B/w),在2000年,抚养比1/9,在2050年,这个比例为1/3。假设平均养老金和工资的比例不变,则社会保险税率需要提高3倍。若税率t不变,则养老金与工资的比例与抚养比成反比例关系。因此,2050年的养老金与工资的比例将降为2000年的1/3。

4、在一个人的一生分为两个时期的模型中,个人消费的边际收益递减,在时期1获得的收入为20 000美元,在时期2获得的收入为5 000美元。两时期的利率均为10%。假定此人在其一生中消费掉全部收入(即不给其后代留下任何钱财)。他一生的效用函数为

U(c1,c2)=ln(c1)+ln(c2)。

9

(1)如果没有养老保险计划,此人在每一时期的最优消费是多少?

根据c1+c2/(1+10%)=5000/(1+10%)+ 20 000,c1=12272.72美元,c2=13500美元

(2)现假定有养老保险计划,在第一时期从此人那里拿走3000美元,在第二时期向他支付本息。该制度对此人的储蓄有何影响?

将使该人减少3000美元储蓄,即公共储蓄挤出了私人储蓄。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十二部分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以及“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请你解释这些政策改革的理由。 B = t * (Nw/Nb) * w,t = (Nb/Nw) * (B/w) 6、简析养老金双轨制的经济影响。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负担,替代率高达90%以上,与职工养老替代率相差悬殊,严重损害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

第七章 收入再分配:概念问题

1、假定只有甲和乙两个人,现有100元收入需要在他们之间分配。甲、乙两人对收入的边际效用分别为MU甲= 400—2I甲、MU乙 =400—6I乙。

(1)如果社会福利函数是可加的,怎样才是最优的收入分配?

Ij + Iy= 100,400 - 2Ij= 400 - 6Iy, Iy = 100 - Ij,2Ij = 6 (100 - Ij)。 所以,I甲 = 75元, I乙= 25元。

(2)如果社会只在乎甲的效用,怎样才是最优的收入分配?

如果只在乎甲的效用,则将钱给甲直到MUj = 0 ,即400-2 Ij = 0,所以 Ij = 200元。 (3)如果甲、乙收入的边际效用都是相等的常量,最优收入分配又是怎样的? 任意分配。

2、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本州岛东部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后,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民间纷纷展开救助,救助方式主要有捐钱和捐物两种方式。请比较实物救助和货币救助两种方式的不同影响。 实物转移支付的优点:(1)有助于减少福利欺诈行为。一般人们有动力通过欺诈来骗取现金,而骗取他们实际上不需要的食品的动力相对较小。(2)实物转移支付不仅帮助了受益人,而且帮助了食品的生产者。(3)实物转移支付的针对性较强。特别是在物资紧缺的时候,实物转移支付往往能够给受益者更大的效用。 实物转移支付的缺点:(1)评价实物转移支付对受益者的价值非常困难。一般情况下,与同等价值的现金转让相比,实物转移支付对受益者的效用改进不会优于同等价值的现金转移支付。(2)实物转移支付需要政府充分了解受益者的需求,即需要一定的信息搜寻成本。(3)实物转移支付需要大量的管理费用。物品的采购更容易滋生寻租行为,而且这种寻租行为很难监管。

现金转移支付的优点:(1)一般情况下,现金转移支付能够使受益者获得至少与实物转移支付相同的效用。(2)现金转移支付较灵活,受益者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购买相应的商品,不需要政府付出信息搜寻成本。(3)现金转移支付的管理费用相对较小,对工作人员的监督也更容易实施。

现金转移支付的缺点:(1)容易滋生福利欺诈行为,而且对这种欺诈行为的识别的成本较高。 (2)针对性不强,当受益者不理性时,现金转移支付不一定能够起到相应的效果。(3)在物资紧缺等特殊情况下,现金转移支付很可能失效。 3、“我不在乎非常富有的人有多富。我关心的是他们是否以不道德的方式变富,以及他们是否是暴发户??我不会介意他们是否失去财富或财富被税收拿走??但我的确看到非常穷的人生活在令人不愉快的贫困之中??在我看来,这种状况值得我们给予最大关注。我认为,

10

目前强调的收入不公平,转移了人们对这种状况的注意力”(Stein,1996)。 (1)你认为中国当前财富积累方式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举例说明。

既有道德的,也有不道德的,但不道德的丧失良知的财富积累方式更为容易。 (2)不道德的财富积累过程会产生哪些负外部性?

严重扩大贫富差距,造成社会严重不平等和不公正,财富掠夺式积累使得社会充满怨恨,进而滋生暴力,威胁社会稳定。

(3)Stein的观点是否与功利主义观点相一致?为什么? 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是关于个人效用的函数,富人是否以不道德方式致富无关紧要,所以,Stein的观点与功利主义观点不一致。Stein的不平等更注重财富积累的过程。

4、某国政府公务员尤其是领导阶级普遍享受着各种特权,除了众所周知的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款出国外,还有公权租金收入。

(1)请你运用无差异曲线说明,特权是如何增加他们的福利水平的? 图略。

(2)请分别用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帕累托效率、过程与结果、非个人主义等各种收入分配的观点分析特权收入对该国社会公平的影响。

功利主义:特权阶层福利增加的本质是财富掠夺,由于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弱势群体损失的效用值远大于特权阶层效用值的增量,所以社会总福利会下降,造成社会严重不公平。 罗尔斯主义:罗尔斯主义关注弱势群体的福利状况,特权阶层福利增加违背了罗尔斯公平观。 帕累托效率:特权阶层利益的获取是以剥夺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前提的,违背了效率准则。 过程与结果:特权阶层靠特权谋取利益以提高其福利水平充满了非正义、不公正、不平等、不道德,是特定制度造成的良知丧失和人性泯灭的必然结果。

非个人主义:公平、正义、平等是最基本的普世价值观,特权阶层获得利益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摧毁这些普世价值观。

第八章 扶贫支出

1、假如政府每个月向福利接受者王某提供300元补助,此人工作收入每增加1元,补助额就会减少2角5分。

(1)如果王某每个月挣500元,其福利补助和总收入分别是多少?王某月收入达到多少后将不再有补助?

根据B = G – tE,福利补助=175元,总收入=675元。收入达到1200元时补助为0。 (2)用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表示上述计算结果。 图见课件。

(3)如果t = 1,王某关于劳动和闲暇的选择将会怎样? 将会选择闲暇。(图见课件)

(4)如果t = 0,请解释“福利补助断口”的含义。 图见课件。

2、相比于国际上平均每人每天1.25美元的新贫困标准,中国以前的贫困标准被认为过低。2011年政府决定将贫困线从人均年纯收入1196元提高到2300元。 (1)划定贫困线的根据是什么?

中国目前贫困线仅限于维持最低生存需要。

(2)请运用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分析政府扶贫的必要性。 罗尔斯主义、功利主义、非个人主义等收入分配观点。 (3)政府扶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低保、公租房、医疗补助等。

11

第九章 税收与收入分配

1、假如某国政府近一半的税款被用于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消费、公款考察学习、公款奖金福利、公款送礼、公款赌博等。请问这样的税收公平吗?为什么?

不公平。因为征税是否公平必须和税款的使用联系起来考虑,要体现受益原则。如果税款供少数人使用,税收就成为利用合法程序从多数人向少数人手中转移财富的工具,违背了公平原则。

2、为什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 商品税不但具有累退性(富人的平均税率比穷人低),还会产生效率损失,逐步提高累进的直接税比重有利于改善公平。 3、“中国商品税占税收总额的比例一般超过百分之五十,而商品税的纳税人主要是企业,所以企业是税收负担的主要承担者。”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不对。税收负担的主要承担者是征税商品的消费者以及征税商品的生产要素供给者。 4、假设葡萄酒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 QS=20+2Ps,QD=100-2Pd。(1)如果对葡萄酒的消费者征收从量税,固定税额为每瓶8元,税收负担是如何在葡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分配的?(2)如果改为对葡萄酒生产企业征收同样数额的从量税,税收负担又是如何分配的?(3)如果对葡萄酒的消费者征收从价税,税率为10%,税收的经济归宿如何? (1)24,16,52;(2)同(1);(3)21.05,18.95,57.89。

5、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150-50P,供给曲线为Q=60+40P,假定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0.50元税收,求征税后的产量Q与价格Pd(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Ps(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并计算政府税收总额。

征税后的产量Q:800/9,价格Pd=11/9,Ps=13/18,政府税收总额:400/9。

6、某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函数形式为:T= —4000+0.2I。请问这种税制是否具有累进性?现在假定T=a+tI,a和t是常数,请写出平均税率公式,并证明:如果a是负的,则该税制是累进的;如果a是正数,则该税制是累退的。

ATR=(-4000/I)+0.2

T=a+tI, ATR=T/I=(a+tI)/I=(a/I)+t ,dATR/dI>0,dATR/dI=-a/I>0,–a>0 或a<0。

2

第十章 税收与效率

1、假设有两种商品X、Y,价格分别为Px、Py,消费者收入为I。现对商品X征从价税,对Y商品不征税。请作图分析税收的效率损失,并指出超额负担产生的原因。 图略(见教材或课件)。超额负担产生的原因是征税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产生的替代效应。 2、分析下列各种情况造成的超额负担的大小: (1)土地税;

土地供给是固定的,征税时无超额负担,供给曲线无弹性。 (2)对手机征税;

手机有很多替代品,因而其需求富有弹性,相对于集中起来的收入规模而言,手机税的超额负担将相当大。

(3)对高新技术公司的投资给予补贴;

由于没有赋予“高新”以具体含义,很多公司有可能将自己声称自己是高新技术公司以获取补贴。因而,供给相当有弹性,超额负担也相当大。 (4)对公司利润征税;

对经济利润征税不影响行为,因而无超额负担。 (5)对电脑软件征税。

12

相对于征收到的收入而言,对所有电脑软件征税比对某种特定的软件征税造成的超额负担小,因为软件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3、某国政府存在特权阶层,他们以较低价格购买住房,享受住房补贴。请分析特权阶层享受住房补贴对效率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图见教材或课件。

4、“在公式税收超额负担=?ηPQt中,税率小于1。这样,税率的平方会更小而不是更大。

2

因此,在公式中用t代替t会使税收的重要性更小。”请分析这句话是否正确。 不正确。

5、假定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150-50P,供给曲线为Q=60+40P,假定政府对于每单位产品征收0.50元税收,请计算政府征税造成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社会福利净损失:25/9。(图见课件)

2

第十一章 有效且公平地征税

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对所有商品包括闲暇课征比例税,等价于一次总付税,效率最大化。 正确。

(2)所有商品按相同税率课税时,效率最大化。

错误。必须对包括闲暇在内的所有商品征收相同的比例税,超额负担才能最小化。 (3)自然垄断企业的平均成本定价使得企业收支平衡,但结果是无效率的。 正确。自然垄断企业的效率定价方法是边际成本定价法。

2、已知对商品X的需求为X = 22-(1/4)P,对商品Y的需求为Y = 50-P。 (1) 求两种商品价格均为10元时,对两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2) 假如对商品Y征收5%的从价税,为了保证超额负担最小,需要对X征收的税率为多少?

3、简要说明埃奇沃思模型和斯特恩线性所得税的主要内容及政策含义。 见课件。

第十二章 多级政府财政

1、 什么是“用脚投票”?“用脚投票”和“用手投票”有什么不同? 用脚投票是人们根据其对公共品的需求,选择他们最偏好的社区享受服务并且缴税,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

用手投票(中间投票人模型):假设前提——消费者不能流动;投票方式——用手投票;投票结果——非效率数量。 用脚投票(Tiebout模型):假设前提——消费者充分流动;投票方式——用脚投票;投票结果——效率数量。

2、政府为什么要适度分权? 分权的优点和缺点。(见课件)

1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