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陈氏,其祖先于清代从广西梧州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10代。今横荷大有居住陈姓人口540人,主要分布在上大角二、上大角四、竹仔围等自然村落。
龙塘陈氏:
新庄新龙村陈氏有二支,一支由河源埔前塘迁徙而来(迁徙时间不详),至今已繁衍6代,今居住陈姓人口69人。另一支于100多年前从番禺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6代,今居住陈姓人口30人。
石岭灰沙基村陈氏,其祖先达公于清代中期从揭阳县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8代。今灰沙基村居住陈姓人口200人。灰沙基村陈氏的的一支分支到西白岭,繁衍4代,今居住陈姓人口31人。
半边月东边村陈氏,其祖先智盛公于清代雍正年间从揭阳县回姑山土尾村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10多代,今半边月东边村陈姓人口分布在月一、月二、月三、月四等村落。分支到镇内其他地方的有民平西泽村。分支到镇外的有石角田螺岗村、横荷佛祖严和泽村(今称和丰村)、源潭桔仔山。
办冲新连村陈氏,其祖先子全公于清代末期从英德县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7代。今新连村居住陈姓人口118人。
办冲高塱村陈氏,其祖先于清代末期从南雄县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7代。今高塱村居住陈姓人口30人。
办冲下寮村陈氏,其祖先于清代末期从南雄县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7代。今下寮村居住陈姓人口60人。
定安上瓦窑村陈氏,其祖先富田公于清代末期从福建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7代。今上瓦窑村居住陈姓人口250人。上瓦窑村陈氏一支分支到太平镇(今属清新县)。
安丰庙咀村陈氏,其祖先楚熙公于清代初期从南雄珠玑巷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7代。今庙咀村居住陈姓人口350多人。
井岭白坟村陈氏,其祖先必超公于清代末期从本镇大沙塘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7代。今白坟村居住陈姓人口178人。
云路河边村陈氏,其祖先于清代乾隆年间从花县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8代。今河边村居住陈姓人口有150人。
附城陈氏:
长埔南西村陈氏,其祖先于清代末期从英德县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7代,今南西村居住陈姓人口200人。
洲心陈氏:
联岗大岗三村陈氏,其祖先于清代中期从南雄迁徙而来,今已繁衍10多代,今大岗三村居住陈姓人口70多人。
高桥陈氏:
洞尾大窝村陈氏,其祖先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从源潭长岭迁来,至今已繁衍9代,今大窝村居住陈姓人口330人。
长岭长岭皮村陈氏,其祖先于清代从丰顺县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10多代,今长岭皮村居住陈姓人口226人。
银盏林场陈氏:
银盏林场蕉坑村、坝坑村陈氏迁徙自源潭青龙岗,为青龙岗陈氏的分支。
黄氏
黄氏人口在区内仅次于陈氏,但其居住的自然村落数量超过陈氏,为区内的第二大姓。区境内的黄氏族人,尽管源流有所差异,但均认同为江夏黄氏,自
谓之“江夏黄”,为黄峭山(宋代刑部尚书,黄姓族内称之为黄峭公)之后裔,认同黄峭山所题“骏马堂堂往异乡,任从胜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但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的七言诗为认宗诗。
源潭黄氏:
大连高东村黄氏,其祖先于清代从英德县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11代,今大埔村居住黄姓人口350人。
大连大埔村黄氏,其祖先于清代从南雄县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12代,今大埔村居住黄姓人口250人。
连塘鸭寮村黄氏,其祖先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从潮州竹山迁徙而来,至今已繁衍6代,今鸭寮村居住黄姓人口70人。
石角黄氏:
沙坑黄氏,其祖先于清代末期由三水白坭镇迁徙而来,其后裔在当地定居已有120多年,繁衍11代,今沙坑居住黄姓人口230多人,分布在湖岑、西联、东向、下赖、黄屋等自然村落。
新基黄氏,其祖先为清末驿站人员,由三水县芦苞迁徙至蚬壳岗,后搬入姓黄屈,至今繁衍5代,分布在新基的夫一、陈西、沙塘等自然村落,今新基居住黄姓人口120多人。新基黄氏后裔今有部分在镇内的灵洲村居住。
上灵洲村黄氏,其祖先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