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 B.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1.5倍 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 D.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 E.归因危险度为50% 46.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某种暴露与两种不同的疾病X与Y有联系。对疾病X的相对危险度为6.0,特异危险度5%;对疾病Y的相对危险度为3.0,特异危险度为20%。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A.暴露与疾病X的联系强度是与疾病Y的联系强度的4倍
B.在未暴露者中,发生疾病Y的人数将是发生疾病X的人数的4倍 C.在暴露者中,发生疾病X的人数将是发生疾病Y的人数的2倍
D.消除暴露后,减少的疾病Y的发病人数和减少的疾病X发病人数将不同 E.以上都不是
47. 一个队列研究得到了下列率:全体男医生肺癌的发病率为0.94‰,所有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为1.30‰,非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0.07‰。根据此资料: 1) RR值为:
A.0.94 B.1.30 C.0.07 D.0.87 E.18.57 2) AR值为:
A.0.36 B.0.87 C.0.29 D.1.23 E.1.30 3) PAR%为:
A.93% B.87% C.95% D.90% E.28% 4)AR%为:
A.93% B.87% C.95% D.90% E.28%
48.
A.标化率 B.调整死亡率 C.标化死亡比 D.标化比例死亡比 E.死因别死亡率
1) 某单位某病因死亡人数÷全人口中某病因死亡占全部死亡之比例乘以某单位实际全部死亡数为
2) 研究人群中总观察死亡数÷按全人口计算的预期死亡数 49.
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实验研究 D.普查
E.以上都不是
1)研究对象为未患某病而有或无暴露因素的人群,其研究是 2)对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的是
66
3)根据发病与否分组选取研究对象的研究是: 4)要求相互比较的两组人数必须基本相等 50. 随机对照实验不具备以下哪个特征?
A. 设立了对照组 B. 人为地给予实验组以干预措施 C. 实验中运用盲法 D. 运用OR进行分析 E. 是前瞻性研究
51. 对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研究对象的选择,下面哪一项不正确的? A.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应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
B. 在新药临床试验时,应将老年人、儿童及孕妇等除外 C. 在做药物临床试验时,不应选择流动性强的人群
D. 要评价甲肝疫苗的效果,可以选择新近有甲肝流行的地区
E. 要评价食用盐中加碘是否能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可以选择缺碘的内
陆地区
52. 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相比,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有以下不同:
A. 研究方向由因到果 B. 设立了对照组 C. 给实验组实施了干预措施 D. 可以用予病因推断 E. 以上均对
53. 流行病学实验中研究对象的随机分组是为了:
A. 增加参与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B. 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 C.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受益
D. 在试验期间对干预病人和对照病人的处理与评价相似 E. 试验的病人能代表该试验的目标人群 54. 流行病学实验中盲法的应用是为了: A. 增加参与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B. 减少选择偏倚 C. 减少信息偏倚 D. 减少混杂偏倚
E. 使研究对象更有代表性
55. 流行病学实验的双盲法是指:
A. 研究对象和负责分组及照顾病人的医师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B. 研究对象和资料收集及分析人员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C. 研究对象和试验设计者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D. 试验设计者和负责分组及照顾病人的医师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E. 以上都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