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与论述题)

20. 简述中国古代的“九州”:

(1)中国古代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2)古济水、黄河之间为兖洲; 渤海,泰山之间为青洲;

黄海、泰山、淮河之间为徐州; 淮河以南、大海以西为扬州; 荆山以南、衡山以北为荆州; 荆山以北、黄河以南为豫州;

华山以南、怒江以东为汉中、四川盆地为梁州;

西河以西、黑水以东为雍州; 西河以东、东河以西为冀州。 21. 形成地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1)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22.西部开发与文化建设:

(1)西部开发是我国西部地区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主要围绕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行。

(2)其中,物质文明的建设处于首要位置。然而,西部开发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单纯的经济行为,它还包括文化建设的内容。

(3)事实上,包括哲学、宗教、道德、语言、文学、艺术等在内的文化因素也对社会发生作用,并可转化为物质力量。故文化建设在西部开发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4)在西部开发中应树立科学的文化观。西部文化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部分,它在中华文化整体格局中属于地域性文化。

(5)我们要使传统与现代化、地域性与整体性、多样性与共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起来,相得益彰,让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永远植根于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点、中国气派。可以坚信,这些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建设性开发,有望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劲的力量。

23.地域文化对统一(正统)文化的作用:

(1)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的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摄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所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

(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 (3)历史悠久的中国,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力实在是不小。

24. 古代在保护自然方面的作为: (1)在保护自然方面,孟子的重要观点就是不违天时的观念。比如,先秦时期,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安排在秋冬季节。

(2)以后的朝代,文献记载也有一些由政府下发的有关禁止擅自砍伐山林的诏令。

(3)从东汉到唐朝800多年里,黄河有一个长时间的安流期,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的植被好。

(4)明朝初年由政府领导的植树运动。 25. 古代自然利用方面的成就: 一是开垦土地。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度利用。 二是兴修水利。这不仅关系着农业的兴衰,而且关系着环境的美恶。唐宋时期,正是由于大量兴建水利工程,江南农作物产量才大幅度提高,最终在唐朝中期以后,南方成为经济中心。 三是开凿运河。中国开凿利用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到隋唐的时期,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 26.古代利用自然的失误:

(1)土地的过当开垦。如过分追求粮食生产,大片围湖造田,过度开荒植被破坏,引起沙化,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患十分严重。

(2)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主要原因是统治者喜欢大兴土木。森林资源流失,黄河泥沙量变大,使下游的迁徙变成常态。黄河、长江、淮河越来越代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27.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 一是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 二是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

三是源于南楚的道家与楚辞文化。 28.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 (1)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被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2)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一些湖泊渐趋淤塞,而最终导致它们淤平的是黄河挟带的大量的泥沙。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为害更加严重。 (3)到了明清以后,黄河夺淮入海,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灾难;而淮河在此以前,一直是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的

“利河”。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黄、淮加以治理,最终酿成更大的灾害。

(4)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为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黄河由母亲河变为灾难河,固然与自然方面气候变冷、植被不易恢复有关,但无视自然规律“自作孽”的人为因素还是更主要的。

29.环境保护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任何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从本质上说,文化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正是在与环境的关系中创造了文化,使人和环境达到统一协调。

(2)环境是人类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与活动的场所,同时还给人类提供各种资源,是可供人类使用和利用的对象。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不同,是因为自然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文化的存在形式。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3)环境保护对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今天,很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因为环境的破坏而面临着消失,这更加说明了环境保护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4)在生产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生产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人类有了主动改造自然的能力,选择生活的方式也灵活了许多。

(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不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观念

也就存在差异。在中国广袤多态的土地上,很早就出现了农业、牧业、渔业、林业、采集、冶矿、手工业等多种不同的经济形态,相应地,各地的社会行政制度、人们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也就有所不同甚至差别极大。反映在文化上,则有渔猎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等等。

30.秦汉时期农业与农牧交错区的大致界线: 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以北。

31.简述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概况: (1)唐朝初年,南方的文化状况已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状况大不相同。

(2)有些地方因为新的文化因素注入而改变习俗,如佛教的大规模传人和道教的发展,都使南方许多地区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烙印。

(3)有时外在条件的变化,又可以使一个地方的经济及附着在经济之上的文化现象兴衰起落。由此说明地域文化是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中的。

(4)初唐时期儒、道、佛的地位谁先谁后之争,虽然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但在争论中却往往产生了意外的学术文化新成果。由于争论涉及一些根本教义和若干理论问题,因此就大大促进了我国古代哲学、伦理学、文化艺术的发展。

(5)可以这样说,唐朝初年南方的文化是在北方文化的影响下繁荣起来的,是多种文化思想不断发展、不断融合、不断创新的综合文化。再加上南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海外文化的输入,使得

初唐的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32.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化成就: (1)农业的发生是人类历史划时代的大事。

(2)石器的磨制和钻孔,体现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磨制石器的发展与农业发生同步。

(3)陶器的制造是贯穿于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手工业。陶器的烧制还带出了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青铜器制造。

33. 夏、商、周的年代:

(1)夏是我国第一代王朝,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历时近五百年。 (2)商朝始建于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3)公元前11世纪的中叶,周武王及其主要同盟,联合八百“不期而会” 的诸侯,在短暂的时间里就灭掉了残暴的商纣政权。

34.夏、商文化特点: (1)夏的文化特点: a “遵命”、“近人”而“远鬼神”,即所谓的“夏上(尚)忠”。

b鲧因治水不当被治罪,而禹仍然恪尽职命,劳形天下,这就是忠。

c夏人面对洪水再三肆虐,没有轻弃故地,勇于与洪水搏斗,在大地上开辟生存空间的实干精神,是夏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气质。

(2)商文化的特点: a“尊神”、“事鬼”及“先鬼后札”。

b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土发现,证明都与殷商宗教生活有关。

c自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有超自然神、天地神和祖先神三大分野。好鬼神的殷商人自然会全盘继承。商朝的力量越强大,祖先神灵祭祀越占主要地位。有人统计甲骨文上的记述,就有万余众。

35.分封制的历史作用(特点、意义): (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于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

(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周朝的分封,各诸侯国有自己的土地、军队和人民,是实体性的政权存在。王朝要使诸侯有效地捍卫周室,必须向它们让渡权力,而诸侯要想保证自己的存在,必须捍卫王朝的利益。分封制是一种富于“弹性”的制度,与后代王权专制有重大区别。

(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分封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是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辟。到春秋战国时期,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重新汇集、相互吸收,激荡出灿烂的“百家”文化。

36. 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1)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但是考察周人的重农,他们不时仅把农耕当作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的含义。

(2)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

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

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

(3)然而,农耕作为一种政道,还有它更深刻的内涵。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的《周颂》、《大雅》、《小雅》中,保存了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37. 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和各家思想的特征: (1)儒家:

a创始人是孔子。

b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 c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孔子的 “仁”和孟子的“仁政”,他们提倡积极入世的观点。 (2)道家:

a重要人物有老子、庄子。 b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物”,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 (3)法家:

a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

b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

c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智力国家。

d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