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底稿基础规范要求 doc

1、上述工作应在正式审计开始前完成,该部分工作底稿编制日期不应晚于现场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日期。

2、保持独立性的确认书应由各项目组成员签字确认。

3、业务承接审批表和业务保持审批表是二选一,不是二者都有的。而且各级人员审批签字要齐全。

4、未审财务报表主要是对未审财务报表各项数据进行简要分析,描述变化原因及初步认为的需要重点关注的重大风险点。

5、审计业务约定书:要求用**模板。

另外,对于编制合并报表的被审计单位,完成阶段的总结会议纪要、与治理层的沟通函、专业意见分歧解决表、财务分析、审计小结、审计总结,初步业务活动的工作底稿,甚至风险评估阶段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在被审计单位整体层面了解内部控制,可以以合并口径描述,描述时应包括各具体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但各具体被审计单位至少也要有过渡表和调整分录汇总、审计小结、审计总结、管理当局声明书、审计执行情况问卷、业务复核核对表和复核记录。对于特别大型的集团公司,或者合并范围内各主体经营、内部管理有较大差异的,应分不同级次以合并口径或直接以具体被审计单位为口径完成上述底稿。

三、风险评估阶段

1.首先要清楚各了解底稿的需要了解主要内容是什么,有针对性地了解和收集资料,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被访谈人的访谈情况、收集的相关资料(包括行业分析;企业内部网站或其他新闻、行业网站中与企业相关的信息;内部管理制度和控制制度;日常会议纪录等)来具体描述相关项目。

2.要注意“了解――穿行测试――评估――策略和计划”之间的逻辑性。了解了各项基本情况后,要注意是否存在对报表产生影响的重大事项和内部控制缺陷。然后执行穿行测试,以证实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执行。根据了解和穿行测试结果,评估与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风险、与认定层次的重大风险,进而制定总体应对措施、计划矩阵、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

3.对审前报表进行分析程序,包括横向、纵向、指标对比分析等,了解和分析变化异常项目的变化原因,以在后期证实原因是否真实、是否客观,进而证实变化是否合理。同时可以据分析,了解重点审计领域是哪些项目。

4.要清楚各工作底稿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可参照ABC案例,将各项内容填写完整。模

5

板格式仅是指引和参考作用,切忌无删节、修改的照抄。

5.对业务流程层面的风险评估底稿,请注意逻辑性。简单逻辑关系如下:

针对各项内控目标对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进行描述 是否存在控制设计缺陷是/否 针对该项内控目标及程序不需做一下步/了解是否得到执行并进行穿行测试 是/否 决定是否进行内部控制测试/不需控制测试 在汇总表描述该内控活动对报表层次或认定层次的影响 影响计划矩阵的填制(包括对与认定相关风险高低的估计,下一步拟执行的程序、测试样本量的选择等 ) 设计和执行方面的重大缺陷提交管理层/治理层讨论。

6.风险评估中的其他方面,如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关联方的考虑、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对电子商务的考虑等,如果被审计单位涉及该方面的内容,就应形成相应的工作底稿。

四、特殊事项

对于涉及相关事项的,应注意收集资料和完成相关工作底稿。 特别注意以下几项常见的特殊事项

1.有一些项目对现金流量表的审核没有进行。如果不是自行重新编制现金流量表,需要对公司提供的未审现金流量表形成复核记录,对其数据来源进行审核;如果是自行重新编制现金流量表,应当形成编制过程工作底稿。

2.对关联交易和往来没有形成统一的工作底稿,大部分都是散落在各个科目的审计底稿中,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了解关联方及其关联方关系,未对关联方相关信息是否准确形成审核底稿。

3.对期后事项、财务承诺、或有事项等表外项目,以及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特殊交易,没有形成相应的底稿。应注意向被审计单位索取这些项目的明细表,并进行相应的审核,在附注中准确、完整披露相关信息。

4.对发生会计师变更的,应注意与前任注册会计师取得沟通和书面回复,并形成相应的沟通和回复记录。

5.对发生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应注意在对变更前后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和会计差错原因;采用的适用方法(未来适用或追溯调整)对前期、当期、未来期间的影响如何(影响项目和金额)进行描述,审核原因是否合理,决策审批是否恰当,并收集相关的董事会决议、股东会决议。特别注意要测算出影响金额,在附注中需要披露相关信息。

6.持续经营能力:对长期亏损的公司,应注意股东单位或管理层是否有改善计划和举

6

措,并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是否切实可行。如果没有相应改善计划或计划不可行的,应注意对报告意见类型的影响。

7.对重大事项和问题,要编制与治理层、管理层的沟通函,得到相关方面的确认回复。 五、实质性程序 1.审计程序表

请根据对相关认定的风险评估水平和需在实质性测试中获取的保证程度,判断需要执行哪些程序来证实这些相关认定。应当选择执行恰当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和适当的审计证据。不能简单地选择一、二个程序执行或仅编制审定表和明细表。

并根据“可供选择的审计程序”中提示的程序与认定之间的对应关系,对需执行的各项程序与各项认定的对应关系(打√),编制好相应的底稿索引号。

2.审计底稿要素要齐全。

审计底稿中请填写单位、会计日期、编制人、编制日期、项目、索引号、页次、未审数、调整数、审定数、上年审定数,审计标识、审计说明、审计结论等审计要素。

3.审计说明

审定表中的审计说明是针对本科目所作一个概括性的说明,包括是否总账、明细账、报表三核对一致;该科目的管理和核算基本情况;期末(本期)与期初(上期)之间的增减变动比较和主要原因分析;执行的主要审计程序与对应收集的相关证据(索引号);审计中发现的重大情况;调整事项和未调整事项等说明,而后续每张审计底稿的审计说明可以仅就此底稿的审计情况作出说明。其他审计底稿包括纸质复印件也请编写索引号、页次等。

审定表中审计说明简要示例如: 总账、明细账、报表已核对一致。

该项目的管理和核算基本情况,包括明细科目设置、核算内容、核算政策、法律法

规政策等方面的描述

已获取或编制明细表,见索引号A1-1

期末余额(本期数)与期初余额(上期数)相比,增加XX%,主要原因是。。。。,分

析及相关资料见索引号A1-X。针对分析出的异常情况,要了解原因和落实原因否真实,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应对措施。

已执行XXXX程序,见索引号A1-X,未见重大异常(或发现什么需要调整或注意事项) 测试样本量的选取方法、选取过程、选取结果等

调整事项,列示具体调整理由和调整分录,标明发现该调整事项底稿的索引号

7

对极细微的错报事项,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说明。 审计结论。 4.分析性程序

对于执行的分析性程序,包括期末余额(本期发生额)与期初余额(上期同期发生额)之间的变化结果进行分析、不同项目之间的勾稽对应分析等,需要寻找引起变化的实际原因。变化原因分析要透彻一些,寻找足够的证据支持变化原因。分析变化结果时,应充分考虑到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引起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导致该公司产生变化的实际原因是什么,追根溯源,这些实际原因是否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相符。

不能光分析出变化或差异就什么都不管了。 5.审计证据的收集和整理

对重要的审计证据,包括银行和往来的对账单与差异调节表、合同、发票、重要的原始记录、往来和重要交易的函证及统计、截止检查时点的出入库单、与销售确认相关的出入库记录和客户的签收记录、在建和研发项目的预决算资料和立项批复、出口报关单和统计表、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资料、政府补贴文件和补贴到账凭证、产权证书、实物资产盘点表、贷款卡查询资料、公司或当事人对重要事项的相关说明和解释、政府文件和法律法规、前期财务审计报告、所得税审核报告、评估报告、决算报告、验资报告和工商变更登记资料等等,应当进行收集。重要的审计证据应注明是否与原件一致,有些还需要被审计单位或当事人签章。

有些审计证据可能不是很重要,或者太多,而没有收集书面资料形成审计证据。但在电子底稿中,应填写相应的检查内容,包括单据号码、证据的主要内容等,以证实审计人员实施了检查程序。

但收集后不要一堆东西放到底稿里就不管,应当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编制索引号,形成审计人员自已的整理记录,应说明检查思路,实施了哪些程序,核对了什么,审核的结论是什么。对自已的审计思路和实施的审计程序通过表述形成轨迹,实施后结果怎么样,证明了什么,通过收集和检查过的证据来证明你做了。

有些人员收集回来的证据到处乱放,没有什么头绪,也没有作整理记录。有些电子版底稿上东一个数字,西一个数字,也没有个说明,相关表格之间的数据也没有逻辑、核对关系,有些调整只有审计人员自已知道是怎么出来的和怎么调的,有些数据、表格也只有审计人员自已知道是干什么用的。电子底稿与纸质底稿严重脱节,收集一堆东西放在底稿里,但这些东西干嘛用的、是否进行了检查、核对、统计和分析等,结果怎么样,对应的索引在哪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