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二、是非题
1、广义指数就是各种相对数 2、总指数就是加权指数。
3、编制综合指数的关键问题是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的选择。 4、编制加权平均数指数,实质上就是计算个体指数的平均数。 5、如果物价上涨10%,则现在100元钱只值原来的90元了。
6、总指数可分为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而个体指数不能这样分。 7、在我国统计实践中,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是采用固定加权平均法。 8、总指数能说明不可相加现象总变动的情况。 9、综合指数中同度量元素的时期是可以选择的。
10、质量指标指数是反映总体内涵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11、因素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测定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12、对于多因素分析要使用连锁替代法。
13、工资总额增长10%,平均工资下降5%,则职工人数应增长15%。 14、平均指标指数实际上就是综合指数的变形。
15、综合指数可以同时研究几个因素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
16、综合指数是根据全面资料计算的,平均数指数是根据非全面资料计算的。
二、是非题
1.T 2。F 3。T 4。T 5。F 6。F 7。T 8。T 9。T
10.T 11。T 12。T 13。F 14。F 15。F 16。T
三、单项选择题
1、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 D、调和平均数指数 2、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3、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4、统计指数是一种反映现象变动的( )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序时平均数 5、副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10%,销售量增长20%,则副食品类商品销售总额增长( ) A、30% B、32% C、2% D、10%
6、如果物价上升10%,则现在的1元钱( ) A、只是原来的0.09元 B、与原来的1元钱等价 C、无法与过去进行比较 D、只是原来的0.91元 7、某企业2003年比2002年产量增长了10%,产值增长了20%,则产品的价格提高了( ) A、10% B、30% C、100% D、9.09%
8、某厂2003年产品单位成本比去年提高了6%,产品产量指数为96%,则该厂总平均单位成本( )
A、提高了1.76% B、提高了1.9% C、下降了4% D、下降了6.8% 9、反映多个项目或变量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是( )
A、数量指数 B、质量指数 C、个体指数 D、综合指数 10、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指数是( )
A、数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 C、个体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 11、下列是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A、产品产量指数 B、商品销售额指数 C、价格指数 D、产品成本指数 12、商品销售额的增加额为400元,由于销售量增加使销售额增加410元,由于价格( ) 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10元 B、增长使销售额增加205元 C、降低使销售额减少10元 D、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5元
13、某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增加25%,利率提高20%,则利息额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