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模拟2

单选

1.教师常常根据学生在班中的相对位置和名次,确定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中属于“优”“中”“差”。这种教学评价方式是( )

A. 相对性评价 B. 绝对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2.一位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课堂过于安静,大多数学生不敢发言、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这种课堂氛围是( )的课堂氛围。

A. 积极型 B. 消极型 C. 对抗型 D. 失控型

3.小明既想加入学校的协会组织,又怕参加活动会占用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这种心理冲突是( )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4.当学生表现好受到老师的表扬时,这种刺激是(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削弱 D. 惩罚

5.人们看电影时,把相继呈现的画面看成是运动的,这表面( )的存在。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工作记忆

6.张乐在阅读《红楼梦》时,根据小说的描述在脑中呈现出王熙凤的形象。这是( )。 A.幻想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创造想象

7.课堂教学是师生以知识为中心,已发展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展开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而高效的课堂教学建立于师生主导的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

A.谈话法B.调查法C.观察法D.问卷法

8.王老师上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台上啄玻璃。同学们都把视线转向它,这属于( )。 A.不随意注意B.随意前注意C.随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

9.王同学在语文老师讲课时开小差,想起了昨天爸爸给他买的电动玩具车。这种现象反映了注意的( )。

A.动摇B.转移C.分散D.起伏

10.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王阳明5岁还不能开口说话,但能默背祖父的众多藏书这说明( )

A.人发展有顺序性性B.人发展有阶段性C.人发展有整体性D.人发展有不平衡性

11.5岁的毛毛第一次参观海洋馆,当他看到玻璃展缸中的潜水员时,大声喊:看消防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毛毛的认知过程属于( )。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组织

12.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证实了儿童思维带有明显的特点。即( )。 A.直观性B.中我中心化C.泛灵论D.形象性

13.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其中“获得角色同一性间客服角色混淆”是( )的主要任务。 A.学期阶段B.小学阶段C.中学阶段D.大学阶段

14.高频的活动可以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例如,小芳喜欢做航空模型,不喜欢阅读,可以让她完成一定的阅读之后再去做航空模型。最早提出该观点的是: A、霍桑 B、斯金纳 C、普雷马克 D、班杜拉

1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揭示了( )是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 A.有效的说服B.树立良好的榜样C.利用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

16.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A、社会学习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认知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7.李刚看到老师处分在课堂上的捣乱的同学,他以后也不敢草率地完成作业或迟到了,李刚受到的是( )。

A.强化依随B.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动的自我强化

18.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D、研究性学习

19.心算,打腹稿,默读等技能属于( )。

A.动作技能B.心智技能C.策略技能D.精细技能

20.盒子是用来装东西的,砖是用来砌墙的\等看法会影响问题解决。这种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是( )。

A.知识表征的方式 B.问题解决定势 C.功能固着 D.刺激呈现模式

21.在道德两难故事测验中,小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偷药被抓住的话要被惩罚。这表明小明可能出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 )年龄段。 A.9岁之前 B.9-15岁 C.15-20岁 D.20岁以上

22.当一个人看到其他人正在完成某项任务时,自己也想要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在小组讨论中当学生看到其他学生积极发言时,自己也会积极思考,这些现象是( )。 A.社会助长B.社会抑制C.去社会化D.社会懈怠

2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已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 )。

A.扇贝效应B.南风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巴纳姆效应

24.一位教师调入某中学,开学后他就着手调研任教班级物理课的学习情况,设计灵活的教学流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在他的引导下,学生期中考试的物理成绩大幅上升。这说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 )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自我阶段

25.“左手画圆、右手画方”描述的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注意的( ) A. 广度 B. 分散C. 分配D. 转移

26.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容易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引起注意的原因是() A. 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 B. 刺激物的复杂度 C. 刺激物的强度

D. 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27.美妙的音乐很悦耳,像春风拂过面颊,这属于( ) A. 知觉B. 错觉C. 幻觉D. 联觉

28.我们熟悉某位身材高大的人,不会因为他站得远,看上去矮小,就把他知觉为身材矮小。这是知觉的(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9.对语法规则、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知识的记忆属于( ) A.情绪记忆B.动作记忆C.形象记忆D.逻辑记忆

30.下列属于陈述性记忆的是( )

A.端午节的日期B.雾的成因C.骑车的技能D.跳舞

31.某同学背诗,读12遍刚好会背,那么再读几遍最好() A.4遍B.6遍C.8遍D.9遍

32.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属于( )

A.概括性B.间接性C.稳定性D.抽象性

33.小明早上起来看到地面全湿了,他推断昨天夜里一定是下雨了,他的这种判断是思维的( )

A.概括性B.间接性C.稳定性D.推断性

34.教师发现班里有一名学生缺课,就会想到该生缺课的各种可能性。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 集中思维B. 辐合思维C. 发散思维D. 自觉思维

35.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记住一个人的名字 B.用一个词语造句

C.幻想成为蜘蛛侠 D.荡秋千

36.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其他无关因素,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形成问题的表征是()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37.改变客观事物形象中的某一部分,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 ) A. 粘合B. 夸张C. 典型化D. 拟人

38.丁默在他的小说《他来了,请闭眼》中,塑造了高智商、严谨和善于推理的犯罪心理学专家靳言的形象,这属于( )

A. 无意想象B. 再造想象C. 无意记忆D. 创造想象

39.“见花落泪,见月伤心,良辰美景也是一种无可奈何之感”,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 心境B. 激情C. 应激D. 适应

40.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相对较易,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相对较难。这说明情绪具有( )

A. 动机功能 B. 信号功能 C. 适应功能D. 组织功能

41.对于小学生的数学计算错误,老师既想惩罚他,抄写10遍,又担心这样的做法没有好的效果,这属于( )

A. 双趋冲突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D. 多重趋避冲突

42.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这种意志品质称为意志的( ) A. 自制力 B. 自觉性C. 果断性D. 坚韧性

43.小张时常能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做新颖且有价值的事,他所表现的能力是( ) A. 操作能力B. 一般能力C. 创造能力D. 社交能力

44.教师要学生列举筷子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给出了很多的答案,但都是在餐饮用具范围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 A. 流畅性好,变通性好 B. 流畅性好,变通性差 C. 流畅性差,变通性好 D. 流畅性差,变通性差

45.关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B. 智力是创造力的充分条件 C. 智力与创造力是线性关系 D. 高智力一定有高创造力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