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题库g七、案例分析与答案

征。

41、幼小衔接的工作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及幼儿终身发展的需要。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都要正确认识两种学习阶段在教育上的不同特点,在教育中既要照顾到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也要考虑到连续性,对幼儿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减少因教育环境的差异而给幼儿入学后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帮助孩子顺利地由幼儿园阶段向小学阶段过渡。幼小衔接工作做得如何,还直接影响到幼儿今后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42、二者具有共同性:促进幼儿发展。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游戏既可以是课程内容,还是课程实施的途径。二者的相互性:幼儿学习游戏化、幼儿课程游戏化。

43、教师的做法不对。《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社会义务感、道德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和信念最实际、最集中的体现。

(1)成人的爱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家庭里,幼儿能够得到父母的爱,尤其是母亲的爱。成人的爱使幼儿感到安全、满足,并为幼儿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教师的爱成为幼儿获得安全感、满足感的重要来源。

(2)教师对幼儿的爱,应该是基于对弱小生命的保护的爱。

(3)教师对幼儿的爱,应该是基于幼儿教育工作的一种职业使命感的爱。教师既是幼儿的老师又是幼儿的朋友,教师对幼儿的爱是面向所有幼儿的爱,不偏爱,不忽视任何一个幼儿;是有要求的爱,是爱与要求的辩证统一。 44、(1)对儿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爱护;

(2)对其行为多予以积极评价,并教会他们对他人评价做出更积极的解释; (3)学会对失败和挫折进行合理的自我归因,不要完全否定自我;

(4)多选择同自己年龄、性别、职业、能力、态度和经济社会地位相近或相似的人进行社会比较;

(5)多出现在能显示自我真实价值和品质的场合,以获得正确的信息反馈和评价。 45、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这些原则贯穿于环境创设的各项工作之中,对环境创设的每一步都具有指导作用。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只有认真贯彻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该案例的做法,违背了经济性原则、幼儿

33

参与性原则和发展适宜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的地区、不同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勤俭办园。贯彻经济性原则具体要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幼儿园在创设物质环境过程中,购买大量高价的成品玩具,追求高档,教师花费大量心血精心布置五彩缤纷的墙饰,甚至还买来一些名画进行装饰,明显违背了这一原则。

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的创设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能切实地体验到自己做的事对集体的影响,从而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面对这些高档的材料,教师时刻提醒幼儿注意爱护,甚至很多时候不让幼儿操作这些材料,只是有人来参观时,才拿出来让幼儿操作。这就违背了幼儿参与性原则。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从一般年龄特征来看,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在身心发展特点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其身心发展所需要的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这种高档的环境一旦布置好之后,整个学期,甚至整个学年基本不会变动。此外,有的幼儿园小、中、大班环境布置得非常雷同,当人置身其中时,如果不看班级标识牌,根本无法判断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就违背了这一原则。 46、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有:

(1)坚持知行合一。在师德修养中,教师要注意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但加强师德的理论学习,也注重师德的实践锻炼,坚持以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指导本职工作,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懈地进行自觉锻炼和自我改造。材料中,某教师私自请人代课,正是知行不合一的体现,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

(2)努力做到自省慎独。在提高师德修养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这样才有利于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材料中的教师就没有做好“慎独”。

(3)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与途径。

(4)学习先进人物。师德修养的提高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和优秀

34

教育工作者学习,特别是身边的优秀典型和榜样。材料中该教师私自请人代课的行为。极有可能给别的教师树立不良例证,甚至对整个教学活动造成不良影响。

47、(1)在绘画教学过程中,该教师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儿童,而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和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力,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2)该教师的教学.违反了学前教育的主体性原则、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由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根据学校教育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儿童积极参与、主动建构,课程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发展。在学前教育中,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环境创设者、儿童学习的观察者、引导者角色,体现“导”的艺术,把活动的主体地位让给幼儿,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而不是一成不变地让幼儿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授。②学前儿童认知直觉行动性与形象性的方式和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中小学生那样,主要通过课堂书本知识的学习来获得发展,而必须通过活动去接触各种事物和现象,与人交往,实际操作物体,才能逐步积累经验,获得真知。离开了活动,就没有儿童的发展,学前教育不能只让儿童静坐着看和听,而应该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儿童主动活动。

48、著名幼儿教育家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都体现出尊重幼儿、平等对待幼儿、要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到知识,切忌以教师的观点去控制幼儿的发展。比如:陈鹤琴先生提到过,对待幼儿的过失,如果用训斥、讥讽或变相惩罚甚至体罚来对待,就可能使幼儿为逃避灾难而说谎,这势必影响到幼儿身心的正常发展。

幼儿园事故中有一项是指由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导致的后果。体罚是指教师的行为造成幼儿人体损害的一种行为。广义的体罚还包括变相体罚,如罚蹲下起立、罚站、罚跪等。老师体罚幼儿园幼儿,无论从良心、道德还是法律上来讲,都是不允许的。

教师因故意行为造成幼儿伤害的,法律也有相应的责任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幼儿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42条进一步指出: “对体罚幼儿情节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惩罚事件不仅对儿童的身体有伤害,同时更伤害了他们的心理,儿童的家长有通过法律

35

讨回公道的权利。从理论上说,学校如果办得完美,自然就用不到惩罚;因为学校不容易办得完美,惩罚也就不能废除了。惩罚应有原则:教儿童明了规则的意义;使儿童了解规则是公共应遵守的纪律;惩罚不得妨害儿童身体;惩罚不得侮辱儿童的人格;惩罚不得妨害儿童学习;在可能的范围内须尽力顾全名誉;须鼓励儿童勇于改过,引起他们的自爱;履行步骤:友谊式劝导——命令式的警告——提示姓名——分座。

49、幼儿教师要实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以及观察力沟通力,组织小组活动、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等。其中,沟通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言语沟通与言语沟通。

(1)非言语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抚摸、蹲下与幼儿交谈等。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消除紧张,感到温暖,安全。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和感受获得真实的体验。

(2)言语沟通是指教师和幼儿直接交谈。个别和小组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吩咐的经验技巧。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地、明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全体幼儿,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幼儿教师与幼儿实现有效地沟通,除教师要与幼儿交流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能。

①引发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吸引过来。比如:“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吗?”②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方式或费言语方式热情的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受到尊敬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利用目光接触是比较好的积极反馈方式。③扩展谈话和结束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学会用幼儿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谈话持续下去,同时也要在适当的时候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比如:“老师还有点事情要去做,咱们下次再好好谈谈好吗?”④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语言表达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进行沟通,多鼓励,多倾听,有效刺激幼儿交谈。比如:“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 50、教师应为烫伤幼儿做以下工作: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3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