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中借江边萧瑟苍凉的秋景,写出了诗人晚年的不幸遭遇和深沉悲愤的心情。掌握了这些,再参看注释,当不难作出正确回答。

[参考答案] 这首诗的风格诗征是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诗人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1.思维定向

(1)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2)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是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2.答题步骤

步骤一: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悲壮慷慨、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等);

步骤二: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步骤三: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赏析“诗眼”或关键词时因缺乏多维意识而失分

[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岑 参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 ①武威:凉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②晋昌:瓜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

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加以赏析。

[考生答案] 答案(一)

答案(二)

[阅卷者说]

1.失分缘由:答案一应多角度分析。不足点在于对“飘”的情景关系没有明确,缺少对手法的分析。

答案二整体把握较好,不足点也在于没能更准确地把握住情与景的关系,在手法分析上稍有不足。

2.满分要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炼字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先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该字所在诗句写出了什么形象,再分析该字对烘托意境、表达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由于本题题干中没有点明要炼的字,所以考生还须知道古代诗歌中的动词、形容词、数词等为常见的妙用字。

[参考答案]

“飘”“挂”用得好。“飘”,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飞舞的情景描绘了出来,融情入景,景中含情,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之浓。“挂”,把游子的乡愁缀满边塞垂柳的情景描绘了出来,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物象,生动传神地突出了乡愁的浓烈。

所谓“诗(词)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句。诗眼是洞察诗歌旨意的

窗口,是诗的灵气所在。抓住诗眼对于领会诗的意境和旨趣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字,虽未冠以“诗眼”的名称,但其地位和作用相当于诗眼。

如何分析“诗眼”或关键词? 1.要有多要素意识

①最生动,最具活力;②最能营造意境;③最易统摄全篇;④最能表现作者感情和主旨。抓住这些要素分析“诗眼”或关键词,是最有效的。

2.要有多层级意识

“诗眼”与重点字词在句子中、上下阕中、全篇中乃至诗人情感中,分别有着不同的特点、意义或作用。固然,诗人的情感与句子、上下阕、全篇密不可分;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分析“诗眼”与重点字词在这些层级中的不同表现。

3.要有多角度意识

鉴赏“诗眼”与重点字词,不宜笼统解说,也不宜从一个角度分析,应该有多角度意识。主要角度有二:一是内容角度,二是艺术角度。内容角度,主要是从句子意思、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全诗意境与作者感情等方面来理解诗眼与重点字词。艺术角度又分为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方法等方面。例如2008年全国卷Ⅱ要求对《春日即事》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答案为“诗人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其中有思想感情,有艺术特点,有联想想象,有修辞手法,实在是多角度分析与鉴赏的结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 溪 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考生答案] (答案一)“乱”字通过首联表现出来,从“一灯明灭”可看出诗人内心的烦乱。

(答案二)“乱”字从第二联中表现出来,“病”是“乱”的原因,“梦”是“乱”的表现。

[我来评析] 上面的两个答案都是从一个角度来分析了诗眼,分析不全面。本题应从四个角度(四联)来分析诗眼“乱”字。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结合意象分析 结合原因分析 结合表现手法分析 结合表现手法分析 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的心烦意乱 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 以天地凄凉的色彩烘托烦乱之情 借疏桐、蝉鸣衬托烦乱之情 [我的答案] 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的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题组一 考点针对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首联中哪两个字最有表现力?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空”和“同”两字最有表现力,同时也是全诗的诗眼。用“空”字写六朝繁华荡然无存,用“同”字写大自然未改其本色。这两个诗眼意在表达作者对物是人非的伤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