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土地的概念、土地的特征和功能
土地是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呢,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自然、人文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
维持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土地资源,而且许多工业原料和部分能源也都是从土地上获得的。据估计: 人类的食物88%由耕地提供,10%由草地提供,人类消费95%以上的蛋白质取自土地。 对拥有13亿人口,农民占4/5的中国来讲,土地资源尤为宝贵,土地问题则更为重要。
第一节 土地的概念、土地的特征和功能
(一)土地与国土:国土是政治意义上的土地,指一国国界范围内的土地,包括一国国界范围内的领空、领土和领海。国土的水平幅度,仅指地球陆地表层中的一国管辖范围。国土的垂直幅度,上可大气层的外沿,下至少可达地壳的底沿。国土的物质构成与土地没有区别。
就国土资源而言,它包适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物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旅游资源、社会经济条件资源等。土地资源只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国土资源的全部。
(二)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 1.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包括三层意思: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因素;土地作为自然因素,通过人类的劳动加以利用,能够产生财富;土地资源是土地成为资产的基础。
自然的土地是自然存在的“土地物质”,只是一种劳动对象,而非劳动产品,因而基本没有价值。
自然的土地物质一经开发利用,便与人类的劳动相结合,就有了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并在土地物质中凝结为“土地资本”,或“土地固定资产”,因而具有价值,它包括一切经过改造的地面建设及改造了土壤肥力,所以它有增值性。 2.土地资产:
资产是具有明确权属关系的资源。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 财产最重要的属性是有限性(稀有性)、有用性、可占用性和具有价值。
土地资源是土地成为资产的基础,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前者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来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后者是指土地作为财产,具有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权)意义。
土地作为资源的特性:
1.土地资源是自然的产物 (客观性) 土地资源是大自然的产物,是自然恩赐于人类的,早在人 类诞生前就已存在,而不像其他生产资料那样是劳动的产 物。人能创造其他财富,却不能创造土地。 应当指出的是,人虽然不能创造土地,但却能改良土地或 破坏土地。 2.生产性
? 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土地的生产力(land productivity)是指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它是土地最本质的特性之一。地生产力可以分为自然生产力和人工生产力。自然生产力是土地资源本身的性质,有自然形成。人工生产力是施加人工影响行成的,有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决定,表现为对土地限制因素的克服、改造土地的能力和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等方面。土地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这两方面生产力的作用。
3.面积有限性
? 土地总量是有限的,既不能增加也不能用其他物 质所代替,人类更不能创造土地。人所能做到的 只是改变地形地貌,无法增加土地的总量。
? 土地有限,这一特性要求人类必须科学利用土 地,努力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以有限的土地创 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 求。 4.位置的固定性
土地是不能移动的,具有位置的固定性。尽管从严格意 义上讲,地球表层也存在因各种自然原因而产生的移动 变化,但对于整个地球和人类大生产活动来说实在是微 不足道的,既没有实质意义,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土地 位置的固定性的特性。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既给我们人类提供了利用各种土地 的可能性和生存发展的基础,也限制了人类利用土地的 区域性。 5.土地区位的差异性
土地存在着区位差异。地球上任意两块不同位置的土地, 无论是土壤的自然性质,还是经济性质,都存在着差异。 我们无法找到两块自然和经济性质完全相同的土地。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