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 5

新闻学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能从事新闻与影视传播实务和新闻学及影视文化教学、科研工作的综合型人才。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2、热爱新闻工作,掌握坚实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 3、能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 4、身心健康。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

1. 专业简介

新闻学专业成立于1997年,设置有经济新闻和法制新闻两个特色专业方向。本专业现有硕士生导师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近三年来,共获得教育部专项基金课题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一项。出版《经济新闻报道》、《经济新闻评论》、《媒介营销》等专著及教材,并在重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国内新闻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了以经济新闻、法制新闻和影视传播为主要特色的科研和教学格局。

2.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名称 代码 01 新闻史论 简要说明 新闻史论做为新闻学科体系的核心部分,旨在培养研究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新闻观,探讨和掌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研究新闻的基本理论和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经验,了解新闻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新闻业务亦称应用新闻学,以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研究为主线,以新闻媒体的经济和法制新闻传播作为研究方向,及时分析解答二者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探寻其规律和操作规范,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研究传播学与电影学和艺术学的学科综合发展。运用艺术传播和电影、戏剧研究的相关理论,并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与框架,观照影视媒体产业的总体规律,探寻影、视、剧作为影像传播媒介创作、传播及产业化的特点和规律。 02 新闻业务 (经济新闻、法制新闻) 03 影视传播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根据2007年3月22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决议,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课程类别 必 公共课 课程名称 第一外国语 学学分 时 6 102 开课 学年 一 开课 学期 秋、春 备注 修 课 学科 基础课 专业课 选 新闻史论修 方向 课 新闻业务方向 影视传播 方向 全校任意 选修课 课内学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4 一 秋 3 51 一 3 51 一 3 51 一 新闻理论专题研究 3 51 一 秋 新闻报道专题研究 3 51 一 秋 影视传播专题研究 3 51 一 春 中外新闻史专题研究 3 51 一 春 大众传播理论专题研究 3 51 一 春 传播研究方法 2 34 二 秋 西方新闻传播思潮研究 3 51 二 秋 新闻学经典著作选读 3 51 二 秋 新闻传播前沿问题研究 3 51 二 秋 经济新闻报道研究 3 51 二 秋 法制新闻报道研究 3 51 二 秋 媒介管理研究 3 51 二 秋 当代影视文化研究 3 51 二 秋 中外影视理论研究 3 51 二 秋 现当代戏剧专题研究 3 51 二 秋 由学生从当年选课手册中4 68 二 任选2门 36学分≤总学分≤38学分 (课内学分含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及全校任意选修课) 注:除上表所列课内学分外,我校硕士研究生还需完成实践与创新环节的10学分修读。

五、考核方式

硕士生公共课、学科基础课按学校要求统一采用“考试形式”,专业课、研究方向课根据课程性质,可采用考查、课程论文、学术报告等形式。

六、科研与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经过认真考核筛选后方能进入论文撰写阶段。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第四学期(即研究生第二学年下学期)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选题和撰写计划,并于第四学期(即研究生第二学年下学期)的四月份在本专业或导师所属教学单位内进行开题报告,经过讨论任课后正式进入论文撰写阶段。论文应阐述新闻传播学理论或应用方面的相关论题,要求格式规范,命题正确,论据翔实,逻辑性强,文字流畅。字数不少于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的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即研究生第三学年下学期)五月份进行。

每名硕士生须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方能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和申请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答辩和审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授予学位工作细则》执行。

七、实践与创新环节

在实践与创新培养环节,研究生须至少修完10学分。其中毕业实习为必修项目,计4学分;其他项目为选修,共计6学分。具体要求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为准。

本专业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分两部分:

一、利用假期或由学院统一集中安排时间(一般为8周)进行专业实习,实践活动结束应取得实习单位的评语,并提交实习报告,计4学分;

二、本专业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即研究生第二学年上学期)参加学院每年十月份定期举行的硕士生学术报告会,提交并宣读自己在导师指导下撰写的学术论文。

八、培养方式

本专业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硕士生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学习及身心健康。通过课程学习和撰写学位论文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着重培养其科研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注重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附表1:

新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英语 0610001015 0610001016 0610001017 小语种 基础英语 英语写作 人文英语 德语(上) 法语(上) 俄语(上) 日语(上) 德语(下) 法语(下) 俄语(下) 日语(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学科基础课学时、学分小计 专业课 新闻史论 方向 新闻业务方向 新闻理论专题研究 新闻报道专题研究 影视传播专题研究 中外新闻史专题研究 大众传播理论专题研究 传播研究方法 34 136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周学时开课时间 学年学期34 34 34 2 2 2 2 一 秋 2 一 秋 2 一 春 公共课 第一0610001061 外0610001071 国语0610001081 0610001091 0610001062 0610001072 0610001082 0610001092 政治理论课程 0110001002 68 4 4 一 秋 34 2 2 一 春 2 8 3 3 3 3 3 3 3 3 2 4 一 秋 4 一 秋 4 一 春 4 一 春 4 一 秋 4 一 秋 4 一 春 4 一 春 4 一 春 4 二 秋 4 二 秋 4 二 秋 4 二 秋 4 二 秋 4 二 秋 4 二 秋 4 二 秋 4 二 秋 4 二 秋 纳入毕业资格审查 公共课学时、学分小计 学科 基础课 51 51 51 51 51 51 51 51 34 专业课学时、学分小计 西方新闻传播思潮研究 新闻学经典著作选读 新闻传播前沿问题研究 经济新闻报道研究 法制新闻报道研究 媒介管理研究 当代影视文化研究 中外影视理论研究 现当代戏剧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课学时、学分小计 全校任意选修课 由研究生从当年选课手册中任意选修2门 289 17 51 51 51 51 51 51 51 51 51 153 3 3 3 3 3 3 3 3 3 9 4 影视传播 方向 68 课内学时、学分合计 实践与创新环节 646 38 ≥1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