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

一、艺术社会作用 1、审美认知作用

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

(1)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陆机《文赋》

(2)艺术对自然现象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对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发现”频道等,充分调动了影视艺术手段和艺术手法,用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方式将科学知识介绍给观众

央视科教频道,通过《走近科学》、《探索发现》节目,传播和普及现代科学知识,以“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为宗旨 无用之用:艺术的作用与艺术教育

2、审美教育作用 指通过艺术欣赏,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

孔子以“礼乐相济”的思想,创立我国古代最早教育体系,并明确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人格应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艺术可帮助人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感。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

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

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往往是在自由自愿、 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

3、审美愉悦作用

指通过艺鉴,使人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赏心悦目、畅神益智,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

(1)艺术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2)艺术能使人得到积极的休息 (3)艺术能使人得到教育和启迪

艺术应当“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贺拉斯《诗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种“高峰体验”。 在“高峰体验里,人会感受到强烈的幸福、狂喜、顿悟、完美。

马斯洛认为,艺术家在创作狂热时是处于“高峰体验”之中,聆听一首感人至深乐曲也能产生“高峰体验”。

二、“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承担开启人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审美教育“(即美育)这一概念

1、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我国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美育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 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无用之用:艺术的作用与艺术教育

实施美育的途径虽有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但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

由于艺术具有审美认知、教育、愉悦独特的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特点,使得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它对提高创造美和能力,培养人的审美理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艺术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是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较高艺术修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需要。

(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能培养人敏锐感知力,丰富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在艺创和艺鉴中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3)陶冶人的感情,培养完美的人格 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所以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培养与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讲 天才的秘密:艺术创作

天才的秘密:艺术创作

一、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1、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司马迁遭受酷刑后发愤著书,鲁迅誉其《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曹雪芹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生活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荷兰画家梵高更是如此

2、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从本质上来讲,艺术独特性是艺术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

艺术生产更需要艺术家将独特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物化”在艺术作品之中。

3、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

艺术家应具有特别敏锐的观察体验与感受生活的能力,并将自己强烈情感和逼真想象力融汇作品中,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二、艺术创作过程 1、艺术体验

指艺术家长期对生活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创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一种活跃、丰富及深刻的内心活动。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深厚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感性积累,是艺术创作的坚实基础、心理动力或诱因。 2.艺术构思

是艺术家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形成主体和客体统一、现象与本质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 “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陆机《文赋》) 想象是艺术构思的核心 情感是艺术构思的动力

3、艺术传达

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手法,将构思形成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人鉴赏艺术作品。

艺术传达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材料: ——绘画需要纸、笔、墨

艺术传达活动也离不开一定的艺术媒介或语言: ——绘画语言包括色彩、线条

艺术传达更离不开艺术家的情感和心灵:

—— “以意运笔”、“意在笔先”、“以心运手” 三、艺术的创作心理

1、两种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关系:

(1)形思为主,抽思为辅

(2)两种思维, 相辅相成

2、形象思维的基本特点

1)始终伴随着具体的形象

(3)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

(2)始终贯穿着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三、 艺术的创作心理 1、灵感涵义

是指艺术家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因偶然机遇而触发起的艺术创造力高度发挥的精神状态

2、灵感的主要特点

(1)突发性 (2)亢奋性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