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滴定在酸性介质中进行
(B)2,6-二氯靛酚由红色→无色指示终点 (C)2,6-二氯靛酚的还原型为红色 (D)2,6-二氯靛酚的还原型为蓝色
13. 维生素C注射液碘量法定量时,常先加入丙酮,这是因为( B )
(A)丙酮可以加快反应速度
(B)丙酮与抗氧剂结合,消除抗氧剂的干扰 (C)丙酮可以使淀粉变色敏锐
(D)丙酮可以增大去氢维生素C的溶解度
14. 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方法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
(A)铈量法适用于复方制剂中维生素E的定量 (B)铈量法适用于纯度不高的维生素E的定量 (C)铈量法适用于纯度高的维生素E的定量 (D)铈量法适用于各种存在形式的维生素E的定量 15. 有关维生素E的鉴别反应,正确的是( A )
(A)维生素E与无水乙醇加HNO3,加热,呈鲜红→橙红色
(B)维生素E在碱性条件下与联吡啶和三氯化铁作用,生成红色配位离子. (C)维生素E在酸性条件下与联吡啶和三氯化铁作用,生成红色配位离子. (D)维生素E无紫外吸收 (E)维生素E本身易被氧化
16. 维生素C与分析方法的关系有( ABDE )
(A)二烯醇结构具有还原性,可用碘量法定量 (B)与糖结构类似,有糖的某些性质 (C)无紫外吸收 (D)有紫外吸收 (E)二烯醇结构有弱酸性
二、问答题
1. 维生素A具有什么样的结构特点?
答: 共轭多烯侧链的环正烯 1有紫外吸收 2易氧化变质。 2. 简述三氯化锑反应?
答: 纤维素A在饱和的无水三氯化锑的的CH3Cl溶液中显蓝色变为紫红色。 3. 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的原理是什么?
答: 本法是在三个波长处测得吸收度,根据校正公式计算吸收度A校正值后,再计算含量,故
称三点校正法,其原理基于以下两点:
(1)杂质的吸收在310~340nm波长范围内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收度变小。 (2)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即在某一样品的吸收曲线中,各波长的吸收度是维生 素A与杂质吸收度的代数和,因而吸收曲线也是它们吸收曲线的叠加。
4. 三点校正法的波长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 1选择VA的最大吸收波长 2在最大吸收波长的两侧各选一点。 5. 简述铈量法测定维生素E的原理?应采用何种滴定介质?为什么?
答: VE用硫酸加热回流生成酚用硫酸铈滴定定量为对一生系醌,过量的硫酸铈在二苯胺指示剂
指示滴定终点。
6. 简述维生素B1的硫色素反应?
答: 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铁氰化钾氧化成硫色素。硫色素溶于正丁醇中,显蓝色荧光。 7. 维生素C结构中具有什么样的活性结构?因而使之具有哪三大性质?
答: 二烯醇 内脂环 手性碳原子 强还原性 糖的性质 旋光性
8. 简述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为什么要采用酸性介质和新煮沸的蒸馏水?如何消除维生素
C注射液中稳定剂的影响?
答: 维生素C结构中有二烯醇结构,具有强还原性,可被不同氧化剂定量氧化,碘可定量氧化
维生素C,采用淀粉指示剂,用碘滴定液滴定。在酸性介质中,维生素C受空气中氧的氧 化作用减慢。加新沸过的冷水也是为了减少水中溶解氧对测定的影响。消除维生素C注射 液中含有的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对测定的影响,可加2ml丙酮。
第十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分析
一、选择题
1. 四氮唑比色法测定甾体激素时,对下列哪个基团有特异反应( A )
(A)Δ-3-酮 (B)C17-α-醇酮基 (C)17,21-二羟-20-酮基 (D)C17-甲酮基 2. 四氮唑比色法的影响因素有( E )
(A)碱的种类及浓度 (B)温度与时间 (C)光线与O2 (D)溶剂与水分 (E)以上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