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板书)
【教学目标】
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思考一下这样几个问题: 我要选择一条怎样的人生道路? 我怎样才能走好我的人生道路? 我的选择对吗?
从前,渤海口有一条小鱼,它下定决心要一路游到山顶,于是它逆向而行。这条小鱼泳技精湛,一会儿冲过浅滩,一会儿划过激流,穿过了层层渔网,躲过
水鸟的追踪。它好不容易游到了山顶,可还来不及喘口气呢,剎那间,它被冻成了冰!
一万年后,一群登山队员在山顶上的冰封中发现了它,有人认出这是产于渤海口的鱼。
一位年轻人赞道:
“真是一条勇敢的鱼啊!穿越千川万水,来到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了不起!” 一位老者却说:“不!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所以只能换来死亡。”
成功,除了需要“努力”以外,更需要“方向”,很多人会选择不断地换跑道、换环境、换工作或是拼命地劳碌奔波,有时不妨暂时放慢脚步,想一想:这条路真的是我“想”走的吗?真的是我“该”走的吗?真的是我“适合”走的吗? 如果走错了,甚至走反了方向,不但到不了目的地,反而会离你的理想与抱负越来越远,甚至一败涂地。在这个脚步急促的时代,希望大家忙碌但不茫然,忙碌但不盲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生不仅需要理想、激情,更要面对实际,脚踏实地,需要把积极地行动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只有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地发挥自觉能动性,按照客观规律积极行动,自强不息,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一、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板书) (一)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板书)
客观实际就是实际存在,客观存在是指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着的客观事物。
主观意志是人的一种意识、精神,与客观相对应而言的,就是以观察者为主,参与到被观察的事物当中,此时,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会随观察者的意愿不同而不同。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我们举例来说: [1]姚明如果身高只有一米六、七,甚至没有达到一米六、七,即使身高有二米几,但身体不匀称,运动动作不协调,呆头呆脑,像我们这种身体素质,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身高二米二六,身体比较匀称,动作比较协调,这就是他选择成为篮球运动员的客观实际,或者说前提
和基础。
[2]教材上有一个例子,说有一个年轻人一心想当作家。为此,每天坚持写作,然后向出版社、杂志社投稿,但没有一篇文章发表,可是他并没有放弃,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坚持就一定能成功。结果到了29岁还是没有实现理想,后来别人看到他的字写的好,建议他向书法家方向努力,改练书法,果然进步很快,结果成为一名有名的硬笔书法家,他就是庞中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人生选择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容易遭受挫折。
读课本案例P2 讲解:
1. 人生路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人生有如做选择题一样,选择不同,答案就不同,我们在面对人生的选择题上一定要小心慎重。 2. 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