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生独立自主完成选择题,然后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展示。
4.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第一题-动手操作,然后小组展示汇报交流。教师同时用课件展示。
5.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然后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 学生先自主完成挑战题 第三题,再小组内讨论 解决方法并且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7.挑战题第五题,请学生自己先思考,动手操作,然后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讨论后小组交流展示。
小结:三角形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
8.完成第六题选一选,让学生说一说理由,第4小题,可以在练习本上画一画。 9.第七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10.总结全课
谈话:三角形看似这么简单的一个图形,其中既然蕴含了这么多奥秘,还帮住
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看来学好数学对我们很重要!
第7课时
课题: 信息窗3: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41--43页红点一,自主练习1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会做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直尺、三角板
2、学具准备:硬纸条4根 硬木条也行 3、预习提纲:阅读教材41页内容
①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
②用四根硬纸条订成一个长方形,捏住对角向两边拉就形成一个( ) ③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是( )
④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的一点到它对边的( )叫做平行四边形的( ),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首先从四边形开始。在脑子里想一个四边形......请把你想到的四边形画出来,比一比,看谁在1分钟内画得又多又好。
2、课件出示各种四边形。交流: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作四边形,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四条边,四个角)
规范学生的语言。强调: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二、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交流:图中哪些地方有四边形?衣架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哪些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谈话:同学们都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如果老师让你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你准备怎么做?
2.学生用手里材料做,做完后同桌交流:“我是怎么做平行四边形的?”教师巡视指导。
3、上台来展示自己是怎么做的。
学情预设:(1)用钉子板围;(2)用小棒摆的;(3)用方格图上画;(4)直接折的;(5)用剪刀剪??
4、谈话:同学们想出的办法真多,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己面前的平行四边形,它的边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先在小组交流:有什么发现?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能证明这些猜想吗?想想办法,动手试试。 学生汇报证明方法。
(教师结合回答用课件演示验证过程。)
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相加是180°(平角),内角和是360°,对角相等。
根据学生的发现板书:(特征:对边平行,对边相等。特性:容易变形)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认识高、底。
课件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图,介绍: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上下对边是一组平行线,你能量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吗?应该怎么量?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
学生自己尝试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