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 第十章习题与答案

定认定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适当性;(2)对已记录的金额或比率做出预期时,所依据的内部或外部数据的可靠性;(3)做出预期的准确程度是否足以在计划的保证水平上识别重大错报;(4)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故ABC皆正确。D与实质性分析程序无关。 9.【答案】B

【解析】改变函证日期属于调整实施审计程序的时间,使其超出审计单位的预期。其余属于常规程序。 10.【答案】A

【解析】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时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拟信赖程度越高,越应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收集更多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证据,证明内部控制确实值得信赖,故A不对。 11.【答案】A

【解析】控制环境和其他相关的控制越薄弱,控制在整个期间内连续一贯得到执行的可能性低,注册会计师不宜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故A不对。 12.【答案】D

【解析】在选项中,注册会计师选择包含在财务报表金额中的项目是针对存在或发生认定进行的测试,而不是针对完整性认定进行的测试。 13.【答案】B

【解析】根据审计准则,控制测试的目的是评价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细节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尽管两者目的不同,但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针对同一交易同时实施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以实现双重目的。例如,注册会计师通过检查某笔交易的发票可以确定其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也可以获取关于该交易的金额、发生时间等细节证据。故选B。 14、【答案】C

【解析】分层不可能减少非抽样风险;分层可以用于控制测试,也可以用于实质性测试;分层是依据注册会计师的主观经验进行的,不可能无偏见的选择样本,选择C正确。 15、【答案】A

【解析】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变量抽样;根据控

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属性抽样。

16、【答案】C

【解析】在控制测试中,应该选择可以同时降低信赖过度和信赖不足风险至可接受水平的样本量,即10000,但是,选择这一样本量远远超过2000这个经济性标准,在这个时候,应不进行控制测试而直接进行实质性程序。

17、【答案】D

【解析】当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时,应确认总体可接受。当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大于可容忍偏差率时,则总体不能接受,注册会计师应修正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增加实质性程序的数量,或者对影响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的其他控制进行测试,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故ABC皆不正确。

18、【答案】B

【解析】属于属性抽样且适合查找重大舞弊或违法行为的抽样方法只有发现抽样,D属于变量抽样。

19、【答案】C

【解析】如果注册会计师预计没有错报,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的样本规模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更小,这也是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的优点之一。

20、(1)【答案】A

【解析】如果未对总体进行分层,注册会计师通常不使用均值估计抽样,因此此时所需的样本规模可能太大,以至于对一般的审计而言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2)【答案】C 【解析】解题过程如下: 比率=50500÷50000=1.01

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300000×1.01=303000(元) 推断的总体错报=303000-300000=3000(元) (3)【答案】D

【解析】在概率比例规模(PPS)抽样法下,每个货币单位被选中的机会相同,零余额的单位没有选中的概率,因此D项正确。PPS抽样不要求抽样分布近

似于正态分布,故A不对。PPS抽样中,高估的账户由于金额较大,被抽中的可能性更大,故B不对。PPS抽样中,金额越大的项目越容易被抽到,故C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D

【解析】C项重新执行属于控制测试的程序。 2.【答案】AB

【解析】执行人员变动属于“对控制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事变动”,业务发生变化后,原来的控制可能已不适用,故AB应选。C意味着控制失效的可能性下降,注册会计师对于以前年度控制测试结果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