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当温度达到86℃时加入定量的离子水后;当釜内温度控制在90℃时开始加入第一次单体的70%,5-10分钟滴完单体,恒温在90-95然后保温30分钟。
4)再加入1.86%引发剂过硫酸铵水溶液,在90℃-95℃时再次保温30分钟。5)保温结束后再次加入2.9%过硫酸铵溶液,在90℃-95℃之间继续保温30分钟。
6)将第一次单体剩余的30%单体全部加入(5分钟滴加完),保持料液温度90℃左右,接着加2.9%过硫酸铵溶液,在90℃-95℃之间继续保温反应30分钟后,搅拌转速为48 r/min。(当釜内粘度达到8000cps时,立即加入亚硫酸氢钠终止反应)。
7)如果达不到8000cps粘度时,开始加入第二次单体(5分钟滴加完),搅拌转速为48 r/min。接着补加引发剂2.9%过硫酸铵溶液,继续保温反应(如达不到粘度要求时则按上一步步骤以此类推),当料液粘度增大到(8000cps)时,立即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终止反应。在80℃-85℃之间继续搅拌保温40分钟。
8)最后加入离子水稀释,继续搅拌保温40分钟后(粘度2500cps)降温至60℃以下停止搅拌后放料,放料后清洗釜壁余料。反应生成过程中会用少量丙烯酰胺产生。 1.2.3.4 表面施胶剂
(1)本项目表面施胶剂工艺流程图见图1.2-4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单体配置离子水淀粉过硫酸铵溶液NaOH溶液亚硫酸铁溶液双氧水离子水引发剂配制聚 合G4-1过 滤S4-1表面施胶剂
图1.2-4 表面施胶剂生产工艺流程图及产污环节图
(2)工艺简述 配料:
a)单体: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按照比例加入5t的不锈钢搅拌罐中,搅拌均匀待用。 b)配制过硫酸铵水溶液:在储备槽中加入去离子水、过硫酸铵配制成约30%的过
硫酸铵水溶液,待用。
聚合和过滤:首先加入离子水后开启搅拌。缓慢加入淀粉搅拌5分钟。(可同时缓慢开蒸气预热),升温到53±1度时加入过硫酸铵水溶液、亚硫酸铁溶液,继续升温至90度(注:温度达到85度时关闭蒸汽阀)温度达到开始计时保温120分钟,保温结束后降温至85度缓慢加入片碱(测pH值:3.2-3.5)搅拌5分钟后,开始加入10%的双氧水76.5 kg和10%的单体,然后控制温度在80-85度之间保温15分钟。保温结束后开始同时滴加剩余双氧水和单体,单体滴加时间为120分钟完成,双氧水滴加时间为130分钟完成,滴加过程温度控制在80-85℃。滴加结束后保温90分钟,降温至50度,将物料放入振动筛过滤去除杂质,得到的滤液用泵输送到成品储罐保存,聚合过程中产生废气G4-1,过滤过程中产生滤渣S4-1。 1.2.4. 生产规模
本项目主要是生产造纸化学品,羧基丁苯胶乳、中性施胶剂、干强剂和表面施胶剂,具体产品方案见表1.2-6。
表1.2-6 产品方案及规格
序号 1 2 3 4 工程名称 丁苯胶乳生产线1条 AKD中性施胶剂生产生产线1条 干强剂生产线1条 表面施胶剂生产线1条 产品及规格 丁苯胶乳 AKD中性施胶剂 干强剂 表面施胶剂 设计能力(t/a) 15万 5万 5万 3万 1.2.5. 工程投资及建设周期
本项目的估算总投资为50000万元,环保投资547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09%。 本项目在建设资金到位后,计划用6个月的时间完成施工。
1.3. 项目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
1.3.1. 与行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根据国家发改委《造纸产业发展政策》(2007)第四章第二十二条“造纸产业技术应向高水平、低消耗、低污染的方向发展。鼓励发展应用高效率制浆技术,生物技术,低污染制浆技术,中浓技术,无元素氯或全无氯漂白技术,低能耗机械制浆技术,高效废纸脱墨技术等,以及相应的装备。优先发展应用低定量、高填料造纸技术,涂布加工技术,中性造纸技术,水封闭循环技术,化学品应用技术以及宽幅、高速造纸技术,高
效废水处理和固体废物回收处理技术”。而本项目投资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造纸化学品科技研发、生产、贸易为核心业务的国际型企业。选定产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