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电线路是指架设在发电厂升压变压器与地区变电所之间的线路,以及地区变电所之间用于输送电能的线路。
2、绞线(LJ)常用于35KV以下的配电线路,且常作分支线使用。 3、合金绞线(LHJ)常用于110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上。
4、杆塔按其在线路上的作用可分为:直线杆塔、耐张杆塔、转角杆塔、始端杆塔、终端杆塔、特殊杆塔等。(X)
5、耐张杆塔也叫承力杆塔,主要用于电力线路的分段处,即耐张段的两端。 6、导线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即导线的实际应力应小于导线的容许应力。 7、按架空导线的结构可以分为:单股导线、多股绞线和复合材料多股绞线。 8、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在低压线路工作时,工作人员与最上层高压带电导线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0.7m。
9、检查架空线路导线接头有无过热,可通过观察导线有无变色现象。 10、使导线的稳定温度达到电缆最高允许温度时的载流量,称为允许载流量。 11、电力电缆按照电缆的电压等级来选择。(X)
12、无人值班的变配电所中的电力电缆线路,每周至少应进行一次巡视检查。 13、巡视并联使用的电缆有无因过负荷分配不均匀而导致某根电缆过热是电缆线路日常巡视检查的内容之一。
14、电缆头的制造工艺要求高是其缺点之一。
15、电缆线路中有中间接头时,锡焊接头最高允许温度为100℃。(X) 16、新电缆敷设前不用做交接试验,但安装竣工后和投入使用前要做交接试验。(X)
17、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首先敷设高压电力电缆,其次敷设低压动力电缆,最后再敷设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
18、电力电缆由上至下依次为高压动力电缆、低压动力电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
19、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一般只在35KV及已下电压等级中使用。 20、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在35KV及以上。 21、380V的配电网是二次配电网。
22、输电线路都是以交流形式输送的。(X)
23、10KV架空线路的线间距离在档距40m以下时,一般为0.6m。
24、高压架空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0.3m。(X) 25、10KV及以上架空线路,严禁跨越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X)
1、保护接地、重复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零等都是为了防止间接接触触电最基本的安全措施。(X)
2、在潮湿,有导电灰尘或金属容器内等特殊的场所,不能使用正常电压供电,应选用安全电压36V、12V、6V等电源供电。(X)
3、接地是消除静电的有效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应将各设备金属部件电气连接,使其成为等电位体接地。
4、静电电压可达到很高,有时可达数万伏,但静电能量较小,一般不会使人遭电击死亡,但其引发的火灾等二次事故则易使人死亡。
5、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固体物质粉碎、化纤布料揉搓等都会产生大量静电荷。 6、跨步电压触电是人体遭受电击中的一种,其规律是离接地点越近,跨步电压越高,危险性也就越大。
7、保护接地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人直接触电,保护人身安全。(X)
8、把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保护零线进行连接,称作保护接零,目的是为了防止间接触电。
9、保护接零适用于电压0.23/0.4KV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中。 10、为了防止直接触电,可采用双重绝缘、屏护、隔离等技术措施以保障安全。 11、临时接地线的连接,要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其接地端通常采用绑扎连接,各连接点必须要牢固。(X)
12、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过载或者设备故障运行等造成的电流过大,产生大量的热量是引起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
13、对于高压电气设备,无论是否有绝缘或双重绝缘,均应采取屏护或其他防止接近的措施。
14、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属于保护接地。(X) 15、变压器外壳的接地属于保护接地。
16、接地变压器的绕组相电压中无三次谐波分量。
17、10KV三相供电系统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