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表现出那些共同的趋势?
2. 我国原有课程结构存在着那些较严重的不足?
3.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4.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5. 课程标准与教材是什么关系?
6. 结合各自的学科谈谈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7. 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哪几方面努力?
8. 新课程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什么?
9. 如何理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0. 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1. 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2. 有人认为,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寸步难行。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
13. 开发课程资源有哪些基本途径?
14. 有一位参加新课程实验的老师说:“过去我们给学生教了很多很多,但他们真正学到的很少很少;现在我们教给学生的虽然少了,但他们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很多很多。”你对此有何感想?
15. 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五、 案例分析题:
1.有这样一个说法: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第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支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一下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下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
上述案例说明我国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存在那些问题?在新课程中,要求如何改变?
2.(原苏联)一年级小学生拉里学期结束后,学校向家长送的不是普通的成绩单,而是一只纸袋,纸袋正面装贴美观,上面画着鲜花、微笑的太阳,还用彩色笔写着:“献给亲爱的父亲和母亲,拉里敬上。” 纸袋里是拉里亲手制作的东西(共23页):2页书法;2页自编故事;3种作业(选词填空作业、自编数学习题和例题、自画的几何图形);5幅图画;2页剪贴;4页作文《我在语文课上学会了什么》、《我懂得哪些数学知识》、《我所知道的皮罗斯马尼亚》。此外有一份教导主任和校长签名的鉴定,500多字,如:“她的字写得很漂亮,但我们建议她注意字母的间距,要写得均匀。……她爱上了俄语。……我们建议她在俄语发音上要多下点功夫。”“我们建议她学会快速阅读,在暑假读完六七本儿童读物。”
这种 “档案袋”式评价法对我们的评价改革有何启示?你认为“档案袋”评价法有何优点、有何不足?
3.当年陶行知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这一则《四块糖的故事》,对于我们目前的学生评价改革具有什么样的现代意义?
4.飞虹中学原先是一所坐落于上海棚户区的普通初级中学。过去由于生源差、办学条件简陋等原因,学校留不住老师,也留不住学生。1991年,学校作为原国家教委“八五”重点课题实验点之一,开始了“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调查发现,造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排排坐,吃果果”的课堂教学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