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概论》习题
C.应收账款的金额
D.采购与付款是否经过授权
E.交易活动,用以确定未经适当批准的交易金额 19.审计抽样不适用于( ABD ) A.针对舞弊事件所实施的专案审计
B.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择有特殊重要性的全部项目的审计
C.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 D.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被审计单位 E.非营利组织的审计
20.审计人员在进行( ABCE )时,不宜运用审计抽样。
A.询问 B.观察 C.分析性复核 D.函证 E.计算 三、判断题
1.由于审计就是查账,因而审计抽样就是抽查。( × ) 2.审计抽样既可运用于控制测试,也可用于实质性测试。( √ ) 3.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量化控制抽样风险。( √ ) 4.由于统计抽样有其合理的理论依据,因此,审计人员在实施各种审计时可以运用统计抽样。( × )
5.采用的方法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都离不开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 √ ) 6.改进抽样方法是控制和降低误拒风险的最有效方法。( ×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顺查法?什么是逆查法?分别适用何种情况?
2、什么是分析性复核方法?具体方法有哪些?
3、试述固定样本量抽样的基本步骤。
4、试述平均值估计法抽样的基本步骤。
5、何谓抽样风险?注册会计师在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分别应关注哪些抽样风险?
第 13 页 共 27 页
《审计学概论》习题
五、计算题 【习题1】
资料:某企业 2006 年 12 月 31 日账面结存甲材料12000千克,2007 年 1 月 1 日至 15 日期间收入 3000千克,发出 1500千克。1 月 1 日期初余额及至1月15日收发数额均经核对、审阅和复算无误。2007年 1 月 15 日下班后监督盘点实存量为 11500千克。
要求:评价并调整该企业2006年12月31日甲材料账面余额。
【习题2】
资料:某企业有A材料40 000件,其账面价值总额为3500 000元。审计人员决定对甲材料进行抽查,并以95%的可靠程度来估计总体的价值,所设定的精确度为±40 000元。选取30件A材料作为估计总体标准离差的初始样本,假设初始样本的标准离差为8。
要求:用平均值估计法对该企业A材料实际价值进行估计。
第四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一、单选题
1、审计人员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是( B )。 A.审计证据 B.审计标准 C.审计法规 D.审计准则 2、审计标准在审计工作中的作用是( C )。 A.应该怎样进行审计 B.运用怎样的审计方法 C.根据什么提出这样的意见 D.审计查明了什么事实 3、证明被审计事项真相的是( B )。
A.审计人员 B.审计证据 C.会计凭证 D.审计工作底稿 4、下列不属审计标准特点的是( B )。
A.层次性 B.真实性 C.地域性 D.时效性 5、下列不属审计证据质量特征的是( D )。
A.相关性 B.合法性 C.客观性 D.时效性 6、下列资料中不属审计管理类工作底稿的是( A )。 A.审计日记 B.借用资料登记簿 C.审计工作方案 D.审计通知书 7、下列属汇总类审计工作底稿的是( D )。 A.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表 B.应收账款明细表 C.内部控制调查表 D.账项调整表
8、审计人员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