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实务练习册
在《审计实务》课程正式学习之前,通过添加“认知实习”经历,或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老师现身讲座,让学生完成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所要达到品质和规格的“构思”;在《审计实务》课程开课前半段,结合财务报表审计案例,让学生完成审计计划的编制,也即完成审计服务的“设计”;在《审计实务》课程开课后半段,结合审计上机实验操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执行选定的审计计划并形成审计工作底稿,也即完成审计服务的“实现”;在《审计实务》课程教与学过程中各个关键节点,选派不同教师参与审计服务酝酿、计划、实施和保障工作,让学生在审计服务提供过程中收获知识与技能。
知识模块一:审计概念与鉴证业务 2 知识模块二:审计目标 5 知识模块三:审计计划 8
知识模块四: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 11 知识模块五:风险评估与应对 14 知识模块六: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17 知识模块七:采购与付款循环 23 知识模块八:存货与仓储循环 29 知识模块九:筹资与投资循环 33 知识模块十:货币资金审计 37 知识模块十一:审计报告 41 附录:报表审计综合实验方案 44 例1 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 46 例2 应收账款函证训练 47
例3 主营业务收入截止测试训练 49 例4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52
知识模块一:审计概念与鉴证业务
一、填空题
1.从审计的形成机制来看,主要涉及三方面关系人,即(财产所有者 )、财产的经营管理者和(审计师 )。
2.(鉴证业务 )属于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定业务,非注册会计师不得承办。
3.审计按其内容与目的分为(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与(经济效益)审计。 4.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核心是(审计准则)。 5.审计组织包括(国家审计机关 )、(内部审计机构 )、(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 )。 二、判断题
( 错 )1.注册会计师即使与被审计单位的某位员工具有近亲属关系,仍可
执行该客户的审计业务。
( 对 )2.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而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
( 错 )3.西周是我国审计制度初步形成阶段,民间审计与国家审计都在那时产生。 ( 错 )4.审阅业务是注册会计师的核心业务。
( 对 )5.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业务的机构是会计师事务所。 ( 对 )6.在鉴证业务中,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
( 对 )7.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是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行审计业务专业标准。 ( 错 )8.在注册会计师明知委托单位的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却加以虚伪的陈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属于重大过失。
( 错 )9.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强于注册会计师审计。
( 错 )10.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各自的审计对象没有分别。 三、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审计一词最早出现于(A )。
A.西周 B.秦汉 C.唐代 D.宋代 2.( A )是指审计的执行者。
A.审计主体 B.审计对象 C.审计委托人 D.被审计单位 3.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不包括( C )。
A.诚信 B.客观和公正 C.职业谨慎 D.良好职业行为
4.以下对注册会计师提供的鉴证业务的理解中,不恰当的是( B )。 A.鉴证业务旨在增进某一鉴证对象信息的可信性 B.鉴证业务是一种合理保证业务
C.鉴证业务是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 D.鉴证业务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有偿专业服务 5.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