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专业高级线路工填空题百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轨道类型的划分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按 铁路等级 划分,另一种方法是按运营条件划分。

2.I级铁路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远期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15Mt。

3.轨道是列车运行的基础,是铁路运输的 重要技术设备 之一。

4.运量是决定 轨道类型 的主要指标。 5.钢轨的磨耗与运量的关系 成正比 。 6.轨距为两股钢轨头部内侧与轨道中线 相垂直时 的距离。

7.水平是指轨道上左右两股钢轨顶面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两股钢轨的 高差 称谓水平差。

8.测量水平时,在直线地段一般以左股钢轨为基准股,右股 低于 左股为正,反之为负。

9.为提高轨道结构的承载能力,应积极发展无缝线路、新型 轨下基础 及弹性扣件。 10.轨道是运输设备的基础,要求轨道结构有足够的 强度和稳定性。

11.正线为重型轨道结构,铺设60kg/m钢轨,应铺设S-2型或J-2型混凝土枕 1760根/km。

12.无缝线路长轨节下轨枕间距要均匀,铝热焊缝应距枕边 40mm以上。 13.混凝土宽枕线路与木枕线路之间应有长度 不短于25m的混凝土枕过渡。 14.桥枕不能铺设在横梁上,与横梁翼缘边应留出 15 mm及以上的缝隙。 15.半径小于300m的曲线不宜铺设混凝土枕,因为曲线半径小,横向水平力大,而混凝土轨枕抵抗 横向水平力 的能力差。16.25m标准轨铺设在当地历史最高、最低轨温差大于 100℃的地区应个别设计。 17.曲线内侧钢轨缩短量与 曲线半径、及圆曲线和缓和曲线长度有关。

18.铁路线路是由路基、 桥隧建筑物 和铁路轨道组成的。

19.线路纵断面由平道、坡道以及设置在坡道变化处的 竖曲线,构成。

20.路基顶面 两边无碴覆盖 的部分称为路肩。

21.当车轮进入道岔护轨缓冲段时,必与护轨工作边产生撞击,由此造成的 动能损失 将影响直向过岔速度。

22.道岔尖轨尖端轨距加宽的递减率较大,增加了 车体的摇晃 。

23.道岔尖轨与基本轨的高差,降低了 行车的平稳性 。

24.控制道岔侧向速度的部位主要是 转辙器和导曲线 。

25.线路纵断面是指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 纵向垂直面上 的投影。

26.为了列车的平稳运行和车钩附加力不致过大,--列列车不能同时跨越 两个以上 的变坡点。

27.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时,、困难条件下,可采用 200 m的坡段长度。 28.线路大修时,应尽可能改善原有坡度,且不应超过原线路的 限制坡度 和最大坡度。

29.纵断面各相邻直线段起终点的标高差与其 水平距离 之比,叫该直线的坡度。 30.《铁路线路设备大修规则》规定:相邻地段代数差 大于3‰ 时,须设圆曲线形竖曲线。

31.《铁路线路设备大修规则》规定:相邻坡段代数差 大于2‰ 时,须设抛物线形竖曲线。

32.曲线轨道允许接头相错量不得大于40mm加内侧钢轨 缩短量的一半 。 33.铁路轨道的连接和交叉是通过 道岔 联结实现的。

34.道岔转辙器的基本轨除承受车轮的垂直压力外,还与尖轨共同承受车轮的 横向水平力 。

35.从辙叉咽喉至心轨实际尖端之间的轨线中断的距离叫做“有害空间 ”。 36.辙叉心两个工作边 延长线的交点 称为辙叉理论尖端。

37.道岔第一位拉杆中心处,尖轨尖端非

作用边与基本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叫做道岔的 尖轨动程 。

38.轨道电路钢轨导电线路包括两轨线、接续线和 绝缘接头。

39.道岔前端与另一道岔后端相连时,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尖轨尖端距递减率应 不大于6‰。

40.道岔前端与另一道岔后端相连时,尖轨尖端轨距递减率如不能按6‰递减时,可加大前面道岔的辙叉轨距为 1441mm 。 41.道口根据铁路沿线交通运输的具体情况 合理设置,并优先考虑设置立交。 42.道口距道岔、桥隧应有 不小于100m 的安全距离。

4

>>闁诲繒鍋炲ú鏍閹达箑绀傞柕濠忛檮閻庯拷<<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