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字报告

占2/3,厚煤占1/3左右。顶板为中~细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和粗碎屑岩。4#煤为一较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

④5#煤层

赋存于山西组下部,上距4#煤层5.56m,下距K3砂体1.79m。见煤点厚度0.10~5.04m,平均2.73m。可采厚度1.05~5.04m,平均2.89m。含夹石0~6层,多数为1~2层,岩性为炭质泥岩和泥岩,厚度大多在0.06~0.20m之间。全井田大部可采,仅在井田西北角的2号孔尖灭。北界外的三交区南缘为尖灭区或不可采区,推测其范围已伸入本井田内。此外在原精查勘探区,南部16线以南大部不可采。厚煤区分布于井田东北部,面积约占可采范围的1/4多,一般厚度在4m左右,最大达5.04m。由此向西和向南厚度递减。全井田以中厚煤层为主,13线以北厚度在2m以上,以南小于2m,初采地段基本上为中厚煤层,厚度在2m以上,北部接近或局部为厚煤层。顶板为泥岩及极少量中-细粒砂岩;底板为粉砂岩、泥岩,含一定比例的粗碎屑岩。本煤层为一较稳定的全井田大部可采煤层。

⑤6#煤层

赋存于太原组上部,上距K3砂体16.48m,下距8号煤27.73m。伏于L5灰岩下。见煤点厚度0.10~1.66m,平均0.81m。可采厚度0.70~1.66m,平均1.00m。不含夹石,少数含夹石1~2层,岩性为炭质泥岩和泥岩。本层虽尖灭范围极少,但可采范围分布不广,且连续性差,3线至15线的西半部,为最大的可采区。可采范围占井田的67%。可采区内煤层以薄煤为主,局部为中厚煤层。顶板为石灰岩,底板为泥岩或粉砂岩。本层为一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

⑥8#煤层

赋存于太原组中部,上距L5石灰岩35m,下距K1砂体52.70m,伏于L1灰岩下。煤厚度0.79~9.33m,平均3.91m。含夹石0~7层,大多数为1~3层,夹石厚度多数在0.06~0.20m之间。夹石岩性为炭质泥岩、泥岩,结构复杂。全井田可采。西北角与9#、10#合并,厚度增大,为特厚煤层。中部及中北部与9#合并,向南至14线,厚度在4m左右,为厚煤层,基本上占据了整个探明(A级)资源/储量区。14线向南与9#分叉,变薄至中厚煤层,东南角又分叉出8#上煤层,8#煤变为薄煤层。综观全井田,煤层从西北向南东变薄趋势十分明显。顶板为石灰岩,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含一定比例的中~细粒砂岩。本层为一较稳定的全井田可采煤层。

31

⑦9#煤层

赋存于太原组下部,上距8#煤1.32m,下距K1砂体50.38m。见煤点厚度0.18~3.12m,平均1.39m。可采厚度0.73~3.12m,平均1.86m。含夹石0~5层,多数为1~2层,夹石岩性为炭质泥岩、泥岩,结构复杂。煤层大部分与以上8#及以下10#煤合并,仅在井田南部14~17线间、东北角及中部一小片单独成层,可采范围占全井田的27%。顶板为泥岩、炭质泥岩、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本煤层为一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

⑧10#煤层

赋存于太原组下部,上距8#煤10.75m,下距K1砂体40.93m。见煤点厚度0.18~5.38m,平均1.66m。可采厚度0.82~5.38m,平均1.97m。含夹石0~4层,多数含1~2层,夹石厚度多数在0.06~0.20m之间,夹石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井田中部(约11~14线间)有一片面积稍大的不可采区,东北角及西北部各有一块面积不大的不可采区,西北角与8#及9#煤合并,局部地段尖灭。可采范围占全井田的75%。井田西南角9#煤并入本煤层,煤层厚度增大,成为厚煤区,其余以中厚煤层为主。顶板为中~细粒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炭质泥岩、铝质泥岩。本层为一较稳定的全井田大部可采煤层。可采煤层特征见表2—6。

表2—6 可 采 煤 层 特 征 表

含煤 地层 煤层 编号 2 煤层厚度 最小~最大 平均 0.25-2.20 0.89 0.40-1.50 1.05 层间距离 结构 最小~最大 (夹矸平均 层数) 1.01-23.92 10.34 0-16.99 6.16 1.80-9.74 5.56 简单 (0-2) 简单 (0-1) 顶底板岩性 可采性 稳定性 顶板 底板 容重 3(t/m) 1.36 泥岩、沙质局部可采 砂质泥泥岩、粉砂不稳定 岩、泥岩 岩 局部可采 不稳定 粉砂岩、砂质泥碉、砂质泥粉砂岩 岩 砂质泥岩和粗碎屑岩 3 山 西 组 1.43 4 0.84-6.05 2.98 中等 (0-4) 中-细砂全部可采 岩、砂质稳定 泥岩 1.36 5 0.10-5.04 2.73 复杂 (0-6) 泥岩及大部可采 粉砂岩、泥少量中-较稳定 岩 细砂岩 1.47 32

0.10-1.66 1.56-31.86 2 0.81 16.88 80.79-9.33 17.39-37.8 3.91 58 27.73 太 原 组 9 0.18-3.12 1.39 0-12.48 1.32 0.18-5.38 0-22.50 10 1.66 9.43 简单 (0-2) 局部可采 不稳定 泥岩或粉砂岩 1.43 复杂 (0-7) 全部可采 稳定 泥岩、炭质泥岩、砂质石灰岩 泥岩少量为中-细砂岩 1.39 复杂 (0-5) 泥岩、炭局部可采 泥、砂质泥质泥岩、不稳定 岩 粉砂岩 1.43 中等 (0-4) 中-细砂大部可采 岩、砂质较稳定 泥岩 炭质泥岩-铝质泥岩 1.43

井田内各煤层埋藏较深,无煤层露头带及风化带。 2.6.2 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其工程地质性能

井田内煤系地层主要为碎屑岩及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井田内构造简单,地层破坏程度小,岩石的裂隙不发育。

⑴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岩性 ①顶板

4#煤: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细—粗粒砂岩,极稳定—不稳定,稳定性差异性大。

5#煤: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极稳定—不稳定,稳定性差异性大。 8#煤:岩性主要为石灰岩、泥岩,石灰岩极稳定—较稳定,泥岩为不稳定顶板。 10#煤: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中—细粒砂岩,砂质泥岩、泥岩为不稳定顶板,中—细粒砂岩较稳定—不稳定。

②底板

4#、5#、8#、10#煤层底板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其次为粉砂岩,局部分布有细—粗粒砂岩,在岩石水稳定性较好时,大部分煤层底板可划为普通底板。10号煤底板在受到奥灰水压影响时,其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

根据矿井建设对4#煤层顶底板揭露情况来看,在部分地段顶底板稳定,压力正

33

常,但在褶曲构造发育的个别地段,由于顶板压力大,常造成偏帮冒顶,已形成巷道大量开裂、掉块,巷道底鼓严重。

⑵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

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岩性,除8#煤顶板为石灰岩外,一般以泥质岩为主,约占60—70%,其余为粉砂岩及细~粗粒砂岩。顶底板岩石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1~16m,平均3m左右。

根据沙曲井田可采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试验资料(详见表2—7),石灰岩致密坚硬,含水率低,强度大,砂岩强度次之,砂质泥岩、泥岩强度较小。

表2—7 岩石力学性质表

层 位 4号煤顶 4号煤顶 4号煤底 4号煤底 5号煤顶 5号煤底 8号煤顶 8号煤底 10号煤顶 10号煤底 10号煤底 岩 性 泥岩-砂质泥岩 细-中粒砂岩 泥岩-砂质泥岩 粉砂岩细粒砂岩 泥 岩 泥岩-砂质泥岩 石灰岩 泥岩-砂质泥岩 泥岩-砂质泥岩 泥岩-砂质泥岩 泥 岩 抗压强度(Mpa) 15-25 27-42.7 16.6-26.7 21.0-35.4 10.8-16.6 15-25 40-60 15-25 15-26.7 15-25 10.8-16.6 抗拉强度(Mpa) 1.0-1.67 1.8-2.86 1.10-1.79 1.4-2.37 0.72-1.1 1.0-1.67 2.7-4.0 1.00-1.67 1.00-1.80 1.00-1.67 0.72-1.10 抗剪强度(Mpa) 3.25-5.0 5.0-7.4 3.5-5.0 4.15-6.3 2.6-3.5 3.25-5.0 7.0-10.0 3.25-5.0 3.3-4.8 2.6-3.5 2.7 矿山及周边其它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位于************城西约5km,地貌属典型的黄土丘陵地貌类型。矿区内耕地分布于坡度较缓的山梁及宽缓沟谷中。矿区及附近分布有薛村、贾家垣、

3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