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掌握DNA分子半保留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准确答题。 15.【答案】D
【解析】解:A、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精细胞或第二极体,A错误;
B、体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图中属于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③⑤,B错误; C、图示5个细胞中除②外,均具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
D、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16.【答案】D
A、DNA=1:【解析】解: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染色单体:
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对应于图中Ⅱ,A正确;
B、Ⅰ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Ⅲ可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因此Ⅰ或Ⅲ可以代表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 C、图中②为染色单体,C正确;
D、Ⅰ~Ⅳ中③的数量比是2:4:2:1,D错误. 故选:D.
DNA=1:分析题图:图中①为染色体,②为染色单体,③为DNA.Ⅰ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
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Ⅲ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及各阶段代表的时期,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7.【答案】B
【解析】解:A、甲图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但不存在赤道板结构,A错误;
B、图乙DNA数和染色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因此此阶段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正确;
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而着丝点发生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C错误; D、图丙中C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而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错误。 故选:B。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图乙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之间的比例为1:2:2,并且染色体数为2N,因此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
图丙中,A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即染色体数目减半,可以表示减二的前期、中期、末期;B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间期、前、中、末期,减一时期和减二后期;C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N,为体细胞的两倍,只可能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 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等数量变化,能够根据数量确定分裂时期,并能够识记相关时期的细胞特点,进而对选项逐项分析。 18.【答案】D
【解析】解: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说明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独立性,A正确;
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B正确; C、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C正确;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D。
所谓平行关系即两者的行为要表现一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分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本题考查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9.【答案】B
【解析】解:设色盲基因b。则其等位基因为B,染色体为XYY的色盲患者的基因型是XbYY,其中YY来自父方,Xb来自母方,母方虽然表过现正常,但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患者的XYY染色体异常是由于父亲产生精子时,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两条Y染色体移向细胞一极造成的。 故选:B。
1、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男患者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父亲的色盲基因只能传递给女儿,不能传递给儿子.
2、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 本题的知识点是人类的性别决定和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解答时先根据题干信息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判断基因和染色体的来源,再结合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去解答. 20.【答案】C
【解析】解:根据分析,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再生出蓝眼患红绿色盲男孩的概率是×=;再生出的男孩为蓝眼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
故选:C。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个蓝眼色觉正常的女子(aaXBX_)与一个褐眼色觉正常的男子(A_XBY)婚配,生了一个蓝眼患红绿色盲的男孩(aaXbY),说明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据此答题.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计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书写双亲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21.【答案】D
【解析】解:假设红眼基因由B控制,b控制白眼,因为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所以亲代红眼雌果蝇基因型是XBXb,雄果蝇是XBY,则子一代的基因型和比例分别是:XBXB、XBXb、XBY、XbY;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是:XB、Xb、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种类和比例是:XB、Xb、Y。 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二代基因型是:
XBXB、
XBXb、
XBY、
XBXb、
XbXb、
XbY,
3,1。所以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是13:而雌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7:
故选:D。
由题意可知: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所以亲本雌蝇基因型是杂合体,可推知子一代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和比例,然后统计子一代雌雄配子的比例和种类,即可得知子二代的基因型和比例。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遗传概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22.【答案】D
1/4=1/8,A错误;【解析】解: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2×
B、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B错误; C、女儿正常而父母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错误;
D、丁图中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所以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AY、aY四种,D正确。 故选: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乙图为有丝分裂后期;丙图中父母患病,而子女中有正常,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丁图中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有丝分裂和遗传方式判断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答案】D
【解析】解:A、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后代患病而父母都正常,说明父母双方都是杂合子,A正确;
B、由于表现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都为Aa,所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为白化病的概率是,B正确;
C、双亲正常而子代患病,则为隐性遗传病,所以白化病为隐性性状,C正确;
D、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3个白化病的小孩和1个正常的小孩,不符合正常:患病=3:1,是因为后代数目少,偶然性大,D错误。 故选:D。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3个白化病的小孩和1个正常的小孩,则表现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都为Aa,梳理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4.【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属于基础题目,在平时的学习中可通过理解的方法加以记忆。 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时,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得F1,然后让F1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经思考提出问题;孟德尔所作假设包括四点: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范围是有性生殖、真核生物、细胞核遗传。 【解答】
A.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时,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得F1,然后让F1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经思考提出问题,故A正确;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故B错误;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故C错误;
D.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如连锁和交换、母系遗传等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25.【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能繁殖的只有AA和Aa,它们的比例为1:2,所以A的频率为,a的频率为.因此它们随机交配后,子一代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AA和Aa)有×+××2=,失去繁殖能力的个体(aa)有×=.
故选:B.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中,AA个体占25%,Aa个体占50%,aa个体占25%,比例为1:2:1.由于aa个体失去繁殖能力,所以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为AA:Aa=1:2.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繁殖的能力.
26.【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