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2. C 3. C 4. B 5. A 6. B 7. C 8. C 9. D 10. C 11. A 12. A 13. B 14. C 15. C
16. A 17. D 18. B 19. B 20. C
四、问答题 1.
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分子内部的非共价键断裂,天然构象被破坏,从而引起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维系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次级键断开,使其空间结构松解,但肽键并未断开。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等,一是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有机溶剂等。 2.
三级结构以上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稳定主要靠疏水键和其它副键,当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变性后,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稳定的疏水键、二硫键以及其它次级键断裂,空间结构松懈,蛋白质分子变为伸展的长肽链,大量的疏水基团外露,导致蛋白质水溶性降低。 3.
牛胰核糖核酸酶溶液加入尿素和巯基乙醇后变性失活,其一级结构没有改变。当用透析法去除尿素和巯基乙醇后,牛胰核糖核酸酶自发恢复原有的空间结构与功能,此例充分说明一级结构决定构象。
第二章 维 生素
一、名词解释
1.维生素 2.维生素需要量 3.脂溶性维生素 4.水溶性维生素 5.辅酶Ⅰ 6.辅酶Ⅱ 7.辅酶A 8.黄素酶
9.维生素A原 10.维生素D原
二、填空题
1.维生素D是_________类化合物,它在人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形式为_________。 2.FMN、FAD是_________的辅基,它们在反应中起_________作用。 3.维生素PP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缺乏它会引起_________病。 4.脂溶性维生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_________。维生素B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6.维生素B1构成的辅酶是_________,如果缺乏,糖代谢发生障碍,_________和_________在神经组织堆积,引起脚气病。
7.维生素B6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_ 和_________ 磷酸化成为辅酶,起_________作用。
8.维生素PP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物质,它们都是_________的衍生物,在体内主要由_________生成。
9.尼克酸或尼克酰胺具有_________特性,它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10.维生素E又名_________,与________有关,它还具有抗_________作用。 三、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关于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是一类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B.维生素每天需要量约数克 C.B族维生素的主要作用是构成辅酶或辅基 D.维生素参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