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盲肠 B 结肠 C 空肠 D 直肠
38、收集了来自胃肠脾胰的血液,经肝门入肝的血管称为( B ) A 肝静脉 B门静脉 C 肝动脉 D后腔静脉
六、简答题
1、简述牛的消化管包括哪些器官。
答案:消化管由口腔、咽、食管、胃(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和肛门组成。
2、简述猪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
答案:
消化系统包括两部分——消化管和消化腺。
1.消化管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和肛门组成。
2.消化腺因其所在的部位不同,分为壁内腺和壁外腺。壁内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如胃腺、肠腺和黏膜下腺等。壁外腺位于消化管壁之外,有导管通消化管,如肝、胰和唾液腺等。
3、简述牛瘤胃的位置和形态
答案:约占四个胃总容积的80%。呈前后稍长、左右略扁的椭圆形,占据整个腹腔的左半部和右半部的一部分。其前端与第7~8肋间隙相对,后端达骨盆腔前口。左面与脾、膈和腹壁相邻,右面与瓣胃、皱胃、肠、肝、胰等器官相邻。
4、牛网胃的形态位置
答案:容积约占四个胃容积的5%(牛)。呈梨状,前后稍扁,位于季肋区的正中,紧靠膈的后面,约与第6~8肋骨相对。壁面凸,与膈、肝相接触;脏面平,与瘤胃房(前庭)贴连,后上方与瓣胃相连,左下方与膈相邻。瘤网口的右下方有网瓣口与瓣胃相通。网胃与心包之间仅以膈相隔。
5、牛瓣胃的形态位置。
答案:位于腹腔右肋区,瘤胃房和网胃的右侧,与第7—11(12)肋骨(牛)或第9~10肋骨(羊)相对。 壁面与膈及肝相邻。脏面与瘤胃、网胃及皱胃相邻。大弯隆突,朝向右后方;小弯凹,朝向左前方。瓣胃上部以短而窄的瓣胃颈与网胃相连。
6、牛皱胃的形态位置。
答案:皱胃的容积约占四个胃总容积的7%~8%,外形长而弯曲,整个胃呈长囊状,前部粗大称为胃底部,与瓣胃相连;后部细称为幽门部,与十二指肠相接。位于剑状软骨部和右季肋部,约与第8~12肋骨相对。皱胃后部弯向后上方,小弯朝上与瓣胃相邻,大弯朝下与腹腔底壁相邻。
7、简述解剖学上腹腔各部分的划分方法。
答案:通过最后肋骨的最突出点和髋结节前缘各做一个横断面,将腹腔首先划分为腹前部、腹中部、腹后部。
1.腹前部:沿左、右侧肋弓做一假想平面,平面以下的部分叫做剑状区。平面与膈之间又被正中矢面划分为左肋区和右肋区。
2.腹中部:位于两个横切面之间。通过两侧腰椎横突端部做两个矢状面,又可将腹中部分为左、右髂部及中间的肋襞区(上方)和脐部(下方)。
3.腹后部:位于第2个横切面与骨盆前口之间。腹中部的两个矢状面向后延续,把腹后部分为左、右腹股沟区和中间的耻骨区。
8、简述管状器官的构造。
答案:1.黏膜 是消化管道的最内层,当管腔内空虚时,常形成皱褶。具有保护、吸收和分泌等功能,可分为以下三层:
(1)上皮 主要为单层柱状上皮,以利于消化、吸收。 (2)黏膜固有层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3)黏膜肌层 是固有膜下的一薄层平滑肌。
2.黏膜下组织 位于黏膜和肌层之间的一层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
3.肌织膜 为平滑肌,一般可分为内层的环行肌和外层的纵行肌两层。 4.外膜 为富有弹性纤维的疏松结缔组织层,位于管壁的最表面。
9、顺次写出牛、马和猪消化道各段的名称?
答案:1.猪和马:消化管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和肛门组成。
2. 牛:消化管由口腔、咽、食管、胃(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小肠(十二指肠、空
肠和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和肛门组成。
七、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