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齿直齿双联齿轮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其中端部为Z字形推料杆的冷料穴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还有带倒锥形和环形槽的冷料穴形式便于拉出主流道凝料,但仅适用于弹性较好的软质塑料,当其被推出时,塑件和流道能自动脱落,易实现自动化操作。

2)底部带有拉料杆的冷料穴

此类冷料穴适于推板脱模的注塑模,拉料杆固定于型芯固定板上,适用于弹性较好的塑料。底部带有分流锥形式拉料杆的冷料穴适用于中间有孔的塑件而又采用直接浇口或爪形浇口形式的场合。

此次模具设计中,由于已经设计了拉料杆,所以采用直壁冷料穴,位于主流道的末端。

4.4 导向机构

在设计导向机构时,我们要遵循以下几条导向机构的设计原则[9]: 1)导向零件应合理地均匀设置在模具周围,与模具边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模具的强度。导柱中心至模具外缘应至少有一个导柱直径的厚度。

2)通常一副模具需设置2~4根导柱,其数量视模具结构尺寸而定。 3)各导柱、导套及导向孔的轴线应保证平行,否则将影响合模的准确性,甚至损坏导向零件。

4)确保导向零件在合模时首先接触,以避免凸模先进入型腔,导致成型零件损坏。

合模导向机构主要由导柱导向机构和锥面定位型式两种。导柱导向机构是我们使用的主要导向机构,在设计导柱导向机构时因注意以下几点:

1)应该合理均匀的分布在模具分型面的四个角。导柱至模具的边缘应该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模具的强度。

2)导柱的长度应比型芯端面的高度高出6~8mm,以免在错误定位时,型芯进入凹模型腔相碰而损坏。

3)导柱设置在动模一侧可以起到保护型芯以及塑件脱模时,支撑推件板的作用,在设计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导柱的设置,但一般设置在动模一侧。

根据以上原则,本设计选择导柱和导套导向机构,其形式如图4.9所示。

图4.9 导柱导套导向机构

4.5 推出机构

4.5.1 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常用的推出零件有推杆、推管、推板、瓣合凹模和活动镶块等[5]。推出机构的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推出机构尽量设置动模一侧,以便借助于开模力驱动脱模装置,完成脱模动作,致使模具结构简单。

2)正确分析塑件对型腔内壁粘附力的大小及位置,选择合适的推出机构,使推出力与脱模力相重合,推出力应设置在塑件刚性和强度最大的部位,尽可能减小作用面积以防止塑件变形或损坏。

3)当塑件各处脱模阻力相同时,应均匀布置推出零件,保证塑件被推出时受力均匀,推出平稳,不变形。

4)推出机构应使推出动作可靠、灵活,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机构本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以承受推出过程中的各种作用力,确保塑件顺利脱模。

5)推出位置尽可能设在塑件内部,以免推出痕迹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 6)必须考虑合模时推出机构的正确复位,并保证不与其它模具零件相干涉。

7)若推出部位须设在使用或装配的基面上时,为不影响塑件尺寸和使用,一般推杆与塑件接触处凹进塑件0.1mm,否则塑件会出现凸起,影响基面的平整。

4.5.2 推出机构设计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

前文提到过,在确定分型面时,以直齿与斜齿的交界面作为分型面。而且,基于对顶出机构腾出足够空间的考虑,本次设计中将整个斜齿齿轮部分置于动模板,将整个直齿部分置于定模板。

图4.10 成型型腔布置

斜齿齿轮的斜齿面在推出动作时会与模具体相互干涉,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决定本次设计成败的关键。本次设计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首先在动模板上设置镶块来成型齿轮侧面。斜齿的齿面由一个可旋转的外齿圈(自制零件)来成型,如图:

图4.11 斜齿成型外圈

斜齿外圈的下底面和动模板镶块相接触,并定位。二者之间在顶出动作时,会发出相互运动,为了减小摩擦,在二者相互接触的面上,标示了较低的表面粗糙度。由于斜齿外齿圈的加工方法的限制,结合本次设计的要求,这个零件被设计成了通孔。

要想使这个齿轮外圈能够自如旋转,在其外侧还必须配合轴承。本次设计选用的轴承编号为61814,轴承底部与斜齿成型外圈的肩部配合,防止轴承脱落。

除此之外,轴承外圈也需进行定位,而且本段落前文提到的各个零件并没有固定在动模板上。因此还需要设计一个将轴承进行定位,并且能把各零件固定在动模板上的部件。如图: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