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其中示范性培训1.2万人,引导性培训7.2万人,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收到了“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百姓、发展一域经济”的良好效果。 “强监管、创模式、促发展”的典型做法,在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得到了省农业厅和与会单位的高度评价。
【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突破】 年内,全面完成了局属12个事业单位的156名专业技术人员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实现了人才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建立了一支能吃苦、技术强、业务精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顺利完成了农技农资连锁总部、种子公司的改制工作,对人员按照相关政策进行了妥善安置,实现了平稳过渡,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农业执法工作】 一是执法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完善了县乡联动、以县为主和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切实加强了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完善了农业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工作程序和监督机制,完善了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二是农资打假成效显著。全年共印发宣传资料6300余份,出动执法车辆159车次、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开展化肥、农药、种子专项检查3次,没收假种子600公斤,收缴未登记、高毒、过期农药300余件(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件,结案5件,有效的保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三是农民负担监管更加规范。严格执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从源头杜绝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全年无一起涉农负担恶性案件发生。四是植物检疫执法进一步加强。全年共出动宣传车8辆次,印发宣传资料4000余份,发布各种植保信息25期、5000余份,部署开展了小麦条锈病、稻瘟病、稻飞虱等重大病虫防治攻坚战,把病虫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植保工作得到了省农业厅和市农业局的充分肯定。五是农产品质量监管切实到位。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五次,有效维护了农产品市场安全。加大了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残毒检测力度,加强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标准化生产的监管,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确保群众能吃上放心粮、放心菜。六是加大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查处力度,有力地维护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严肃性,积极探索村社债务的化解办法,确保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农业信息工作】 全年共编发《农业简报》36期,发布《植保信息》、《通江银耳信息》等资料50余期,发布其它农业信息2575条,其中被国家农业信息网采用7条,省农业信息网采用16条,市农业信息网采用23条,展播大厅累计接待咨询农业技术、信息、政策的群众1200余人次。通江县信息服务工作得到了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高度评价,国家农业部还将通江县农业信息服务方面的典型经验,在《市场信息质量工作简报》(第6期)上转发全国推广。
【正副职名录】 党组书记、局长向旭东(1月离),副县级领导干部、党组书记、局长王再生(1月任),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熊忠明,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寇德明(1月离)、袁志仁(1月任),副局长王成龙(8月离)、陈鹰、罗凯旋,总农艺师雷映发(12月离)。
(陈 玮)
食用菌生产
【食用菌生产】 2007年,全县共栽培段木银耳40万瓶,黑木耳30万瓶,段木香菇70万瓶, 袋栽香菇1150万袋,蔬菜型食用菌420万袋。全县食用菌总产量6690吨(其中“两耳一菇”为干品, 银耳120吨、黑木耳220吨、段木香菇500吨、袋栽香菇1150吨,
共计1990吨),总产值达1.24亿元(其中银耳1900万元、黑木耳1320万元、段木香菇2250万元、袋栽香菇5520万元,“两耳一菇”共计1099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32%。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生产计划,其中袋料香菇生产超额完成15%。初步形成了“一带两片”( 大小通江河食用菌产业带、至洪沙片和民广铁麻诺片)食用菌产业区域化布局,尤其是至洪沙片区的袋料香菇生产终于实现了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点燃火种目标”。
【基地建设】 2007年,食用菌基地建设以巩固老基地、发展新基地为指导,以发展香菇、蔬菜型食用菌新基地为重点,以“一村一品”为建设思路,食用菌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年底,全县共建立食用菌基地乡(镇) 18个、专业村70个,全县食用菌生产农户达3万户,其中专业大户2500户。在香菇基地建设上,通过保障投入、强化培训、创新机制、明确责任、严格考核等措施,做到统一生产季节、统一建棚标准、统一推广良种、统一技术指导,建立35个香菇专业基地村,年内新发展了13个香菇专业村。为确保技术培训及技术指导到位,采用集中培训和热线咨询相结合,聘请农民技术员与专业推广员相结合,入户手把手指导与巡回检查指导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认真培训和技术指导,香菇专业基地村特别是13个新基地村袋栽香菇生产成活率达96%以上,示范带动作用十分明显。1月27日,银耳办就对新老产区的乡镇农技人员、基地村村社干部、生产大户60余人进行了集中培训。2月25日,召开了驻村技术员培训会,对配方、关键技术等进行了统一,并编印成技术要点发放给驻村技术员。对新发展的13个新基地村选派了13名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技术员于2月26日奔赴基地村,技术员驻村入户进行指导袋栽香菇生产,时间长达2个月。在驻村指导结束后,又先后抽派技术人员到每个基地村指导发菌、打孔放气、越夏管理、出菇管理、香菇采收与加工达5次以上。积极与当地党政联系,及时协调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全县香菇生产成活率、安全越夏及出菇效果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在蔬菜型食用菌基地建设上,8月以民胜镇周子坪、大木树村为示范,银耳办选派了2名技术员驻村一个多月,指导发展平菇、姬菇2万袋、蘑菇5亩,建设标准化菇棚3个,为全省乡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和全市粮油生产现场会召开添光加彩。同时,组织专业人员赴外地考察后,对在周子坪村建设高规格食用菌集中展示园区进行了实地规划,编制完成园区规划方案,得到了县政府领导的认可。在基地建设中,银耳办坚持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生产管理,尤其是规划指导诺水河镇碧山村建设的袋栽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菇棚建设规范、菌筒生产质量高、为推进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典范,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食用菌科研】 一是积极加强菌种选育工作。共选育驯化优质银耳菌株2个、优质香菇菌株3个、优质黑木耳菌株1个、优质平菇菌株4个。生产的优质银耳、黑木耳、香菇菌种,投放到食用菌主产区,深受耳(菇)农好评。二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为了切实提高香菇菌筒越夏管理,通过组织全县业内专家专题调研及总结,制定了科学的香菇菌筒越夏技术套路及操作标准,确保了全县香菇的安全越夏。同时,对原料配比、灭菌接种、菌渣处理、菇棚建设等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三是在新材料研究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为了全县食用菌生产可持续发展,银耳办着力在生产材料上进行研究,在碧山村、金家坪村、龙溪村引进栽培象草、皇竹草10亩。四是加工新工艺不断完善。全年重点对香菇干燥技术进行了完善,全县新增脱水烘干机200余台,建新式简易烘干灶500多个,脱水烘干技术得到广泛推广。
【项目申报与建设】 年内,县银耳办及银耳科研所先后实施了食用菌良种繁育项目、产业化扶贫项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食用菌)项目等。在项目实施中,认真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把项目质量关,对项目的帐、表、图、册、卡等所有档案资料落实了专人定期整理,妥善保管,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食用菌良繁项目进展顺利。经农业部批复的通江县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项目, 已经到位中央国债资金400万元, 年底已经完成投资130万元。按照法定程
序实行了公开招投标,基本完成了项目前期相关手续,完成了“三通一平”建设任务和主体工程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田间工程建设任务。二是产业化扶贫项目效益突出。银耳办实施的省产业化扶贫项目(80万元)、县财政产业化扶贫项目(50万元),年底已完成投资120.4万元,主要用于机器设备及物资材料采购。通过政府采购并发放机器设备 35 套(粉碎机、柴油机、装袋机、电动机各一台为一套),香菇内袋32吨,香菇外袋140万个,香菇菌种74000袋,消毒药剂9630盒。按照政府采购中心的审批意见,采购项目物资设备,发放到户,并分户造册,由项目农户签字并盖章,做到发有凭、领有据。通过项目带动,全县香菇生产总量达到1150万袋,超过目标任务150万袋,比上年增加470万袋,增长69%;全县袋栽香菇生产的户数达2600户,比上年增长一倍多,其中生产规模达1万袋以上的专业户280户,占生产总户数的11%。三是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全面结束。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食用菌)在7个村实施,每个村集中培训15天,入户指导100天以上,培训基本学员近300名,每个村培训效果良好。项目培训卡、培训台账、季度报表、总结等系列软件齐备。项目经县财政局、农业局检查验收合格。四是积极申报项目。年内编报了新西兰驻华大使馆扶贫项目(食用菌技术培训)、2007度省级财政产业化扶贫项目(香菇生产)。
【技术培训与产业推广】 年内,分别在铁溪、诺水河镇举办了全县食用菌生产现场会和培训会,并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制作电视“红土地”栏目及开办技术宣传栏等方式对全县广大农户进行技术指导 、培训、咨询服务。全年共发放技术资料8000余份,举办技术培训班2次,举办现场技术培训600场次,播放电视“红土地”栏目20多期次、办技术宣传栏15期,培训农户达1万余人次。开展学术研讨。11月,组团到成都参加了第八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先后撰写了《通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立足资源抓产业、发展菌业促增收》、《通江县食用菌产业情况汇报》等5篇调研材料,撰写典型材料和经验交流材料10份,编写并经局级以上转发《简报》5篇,请县电视台宣传报道食用菌新闻5期。
【正副职名录】 农业局副局长、银耳办主任罗凯旋,银耳办副主任伏云德(10月离)、屈朝晖、陈代科(10月任)。
(王正磊)
林 业
【概 况】 2007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3.35亿元,同比增长17.49%。
【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结合林业建设惠民行动开展,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4万亩(其中封山育林2万亩、人工造林2万亩),占计划的117.6%。完成历年人工造林苗木补植2.9万亩。依法实施森林管护358.6万亩,占计划的116.4%。完成退耕还林工程荒山荒地造林1万亩,占下达计划的100%。对历年退耕还林及配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实施了抚育管护,分别占计划的100%。其中苗木补植430余万株,占应补植面积的100%;嫁接退耕还林干果苗木10余万株,实施春季田管0.4万亩。
【国土绿化和义务植树】 完成毛浴古镇绿化规划并栽植杨树104万株,在全县范围内建设义务植树基地1800亩,绿化民胜镇等乡村公路15公里。全县四旁及零星义务植树150万株,参与义务植树人员达40万人次,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1%。
【森林防火】 通过落实防火责任、营造防火氛围、抓好火源管理、完善扑火预案和健全扑火队伍等五条措施,有效杜绝了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全年共发生森林火警8起、火灾1起,共计过火面积131.1亩,受害森林面积93.55亩,火灾损失率0.026‰(控制目标0.1‰),火情发生率0.375次/万公顷(控制目标4次/万公顷),火案查处率100%。
【森林病虫害防治】 针对2007年春夏之交以蜀柏毒蛾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大面积发生的严峻形势,紧急筹措资金调购机具和农药,实施有效防治24.33万亩,无公害防治率达82.9%(控制目标60%以上),成灾面积1.2万亩,成灾率3.16‰(控制目标4‰以内)。
【林政资源管理】 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全年采伐计划12.88万立方米,实际采伐森林蓄积12.05万立方米,为计划的93.6%。依法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全县自用材采伐审批率、采伐公示率和持证采伐率达到96.3%,超出控制指标1.3个百分点,人工商品林采伐审批率、公示率、持证采伐率均达到100%,木材运输办证率、林地征占用审批率和公示率及林业案件查处率均达100%。野生动植物猎捕和采集办证率、公示率达100%。
【特色干果产业】 全县以银杏、核桃为主的特色干果总面积同比增长9.3%,提高到99168亩,科普示范基地增加到28个,优良率同比增长10.88%,提高到22.41%,实现年产量4016吨,产值4700万元。在两河口乡长坡村、诺水河镇箱子坪村等新建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专业村5个、培植专业大户15户,实施面积1万余亩。年底,全县干果专业村达28个、专业大户达110余户。同时,引进县德富隆有限公司投资核桃初加工项目,实行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运作机制,促进了空山乡及周边乡镇核桃产业发展。
【林区自营经济】 全县国有林场职工依托空闲林地资源种植天麻、大黄等中药材1190亩,培植食用菌近20万袋,新建职工股份制核桃园1000亩。全县林场自营经济年产值可达426万元,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大户增加到53户,其中空山综合林场中药材收入人均超过1140元。铁厂河林场采取“林场+协会+职工(农户)”的形式,成立林区自营经济协会,与职工和周边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为推动新林区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林区经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生态旅游】 以空山国家森林公园、壁山森林公园(县级)、南教城生态茶园及城郊“农(林)家乐”等为主的森林生态观光旅游业初步形成。全县生态旅游业年产值达350万元,比上年增长9.4%。
【科技兴林】 继续开展与省林科院的技术合作,进一步完善了林业科技服务体系,成立了通江县干果协会空山分会,首批吸收会员61户280余人。与省林科院合作开展的“四川核桃优良品种引种与选育研究”项目,获得四川省政府三等奖。全年共培训林农1.69万人次,林技人员380余人次。新改建林业科技示范基地1148亩。
【项目工作】 一是政府性投资项目。全年共争取投资1314.1万元,其中完成天保工程中央投资1161.9万元(含358.6万亩森林管护投资729.9万元、4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投资432万元),石油差价补助、蜀毒柏蛾防治经费、抗洪救灾补助资金、诺水河林区派出所建设资金补助等52.2万元,国有南教城林场扶贫项目投资50万元,1万亩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投资50万元。巩固历年退耕还林成果14.4万亩,向退耕农户兑现2007年度退耕还林补助资金3312万元。二是招商引资项目。全年新引进高桥木业等中型以上木材加工企业8家,全年木材加工经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850万元,其中高桥木业有限公司投资额达270万元。
【林场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专项投资,全县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完成南教城林场扶贫项目建设政府性投资50万元。筹集资金41.3万元改造林区公路31公里,改造职工住房近2300平方米,购置风力发电机2台,架设工区照明电路3公里。同时,争取救灾资金23万元,对在 “七三”特大洪灾中遭受严重损失的五台山、铁厂河等林场办公楼进行了排险处置和维修加固。
【空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五台山猕猴自然保护区建设】 空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的保护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园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其中投资16万元对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