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柳古文运动 - 图文

韩柳古文运动

一. 什么叫做“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是一次散文的文体文风的改革,自内容言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由骈体而散体,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这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今人习惯上把它称为“古文运动”。 何谓古文?

古文就是古典散文是与骈体文相对的一种散文文体。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古文的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 何谓骈文?

骈文,文体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又称四六文。如王勃的《滕王阁序》。骈文具有声韵优美整齐,注重艺术性的优点,但后来的骈文由于追求这种形式美,影响了表情达意,形成不良的浮艳文风。唐宋的“古文运动”就是为纠正这种不良倾向而发起的。 骈文.doc

二.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高潮、衰落三个时期 兴起:盛唐后期。

代表人物:元结 李华 萧颖士 独孤及 梁肃 柳冕 权德舆 高潮:中唐时期

代表人物:韩愈 柳宗元 衰落:晚唐时期

代表人物:此时古文领域已没有力能抗鼎的领袖人物,剩下的都是一些韩门弟子如李翱 孙樵等

三、 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

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主要领导人是韩愈与柳宗元。

思想基础:唐代的古文运动主要的思想基础是儒家思想。在中唐时期出现了一股复兴儒学的思潮,韩愈、柳宗元将复兴儒学的思潮推向高峰。 但须注意的是二人在复兴儒学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主张。 韩愈最突出的主张是重新建立儒家的道统,越过西汉以后的经学而复归孔孟。他以孔孟之道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

柳宗元也是重新阐发儒家义理的重要理论家,与韩愈有所不同的是,他对所谓儒家“道统”没有多大兴趣,也不排斥佛教,他更重视的是,乃是源于啖、赵学派不拘空名、从宜救乱的经世儒学。 主张的核心:文以明道

古文理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提出了更为明确、更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古文理论。概括来讲,韩柳的古文理论有如下的内容

1. 文以明道。道:韩愈散文中的道封建色彩浓重,在韩文中,道往往具有孔孟儒家正统的伦理道德、政治和等级观念。与韩愈相比,柳宗元散文中的道唯物主义思想和政治改革主张很突出。●

2. 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博

采前人遗产。

3. 为文宜“自树立,不因循”,贵在创新。

4. 韩愈论文非常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情感力量,认为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韩愈还发展了孟子的“养气说”和梁肃的“文气说”,提出了一条为文的普遍原则:“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韩柳在散文上的开拓

苏轼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韩、柳的出现,使得散体文的创作生面别开,气象一变。韩、柳在散体文的创作上有着众多的开拓,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在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美学规范。 从辞采来说,韩、柳既一致反对“绣绘雕琢”、“类乎徘优者之词”的骈文末流,又在自己的文章中尽量吸收骈文的优长,用不少整齐有力的四字句夹杂于散体文句之间,造成长短错落、音调铿锵的声请效果。 从语言上来看,韩愈既力倡“去陈言”,又强调“文从字顺”和“体备”“词足”。 从技巧上来看,韩愈善于用变化多端的构思方法组织文章,善于通过比喻、排比、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二)韩、柳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

力,把古文提高到了真正的文学境地。唐代的散文到了韩、柳这里,可以说是竖起了一座明确的界碑。此前文多平庸、苍白,较少感染力;至韩、柳而面目为之一变,于浑厚坚实中寓有一气贯注的精神气脉和情感力量,展现出异常鲜明的个性特征。

韩愈和柳宗元散文风格的比较

>>闁诲繒鍋炲ú鏍閹达箑绀傞柕濠忛檮閻庯拷<<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