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旅游发展总体目标:把遵义打造成为以红色旅游为核心,融国酒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地域特色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产品类型丰富、产品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郁、生态环境良好的旅游大市,并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遵义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三个转变:由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变,由数量增长型旅游向效益增长型旅游转变。总体战略:(1)中心驱动。在遵义中心城区范围内打造旗舰项目来大幅提升遵义的整体旅游形象。(2)资源融合。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机融合,建立合理的旅游线路,并从体制上解决多头管理问题。(3)区域联动。包括省际联动、省内联动和市域一体三个层面。旅游产品体系:以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国酒茅台、丹霞竹海、中国茶海等五个品牌景点为核心,打造“红色经典”、“白色诱惑”、“绿色休闲”、“彩色多元”和“新区新貌”五大系列构成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市场战略:划定三级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一级目标市场是四川、重庆、贵州,二级目标市场是珠江三角洲及西南地区,三级目标市场是长三角洲等发达地区以及全国其他地区。海外市场首先主攻港澳台市场,使其成为遵义海外市场的主体;其次要有重点地突破欧美市场,对潜在的客源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重点开发背包游、徒步游等旅游方式。旅游空间布局和游线组织:市域划分为“五区四线”旅游格局。“五区”分别为:(1)历史文化综合旅游区;(2)美酒河生态文化旅游区;(3)仡佬族文化风情旅游区;(4)两江茶海文化旅游区;(5)大娄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在五大区格局下,构建城区、郊区和市域游线。“四线”为:(1)西线:赤水河沿线旅游,集休闲度假、红色文化体验、森林生态、科学教育等为一体。(2)中线:大娄山旅游。(3)东线:茶乡旅游,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精品乡村旅游线路。(4)北线:仡佬族文化旅游。集休闲度假、森林生态和地方文化于一体。

中心城区旅游格局在中心城区“1 小时交通圈”范围内形成郊区精品旅游圈,体现休闲观光、地方文化和重要设施。以凤凰山、遵义会议会址、湘江-洛江为核心构建四条游线。(1)杨柳街和民主路构成的红色经典游;(2)湘江-洛江风光游;(3)丁字口商业区、中华南路商业街、澳门路饮食街、合众路饮食街等形成的商旅饮食特色游;(4)汇川区、礼仪新城、新蒲新区构成的新区风貌游。

生态与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分区:分为 3 个一级区,即北部山原山地生态区、西北河谷山地生态区、中南部丘陵盆地生态区。其中北部山原山地生态区又划分为道—正水土保持与农林生态亚区、芙蓉河谷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亚区、洪渡河谷城镇发展和水土流失控制亚区、大娄山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亚区;西北河谷山地生态区可分为赤-桐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亚区、仁 --习怀特色产业发展亚区、赤水常绿阔叶林生态亚区;中南部丘陵盆地生态区可分为市中心城镇建设生态亚区、乌江流域生态控制亚区、湄潭—凤冈丘陵地开发保护亚区。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将遵义市划分成四个等级的生态控制区。一级生态保护控制区包括自然保护区、典型原生生态系统、珍惜物种栖息地、重要水源地涵养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极敏感区。二级生态控制区包括生态系统的敏感区和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区,与整体生态维护密切相关的区域。三级生态控制区是河流节点、交通节点的主要分布区,其中部分地区将作为未来城市的后备用地。四级生态控制区包括工业区、居民区以及其他城市功能区。环境保护规划目标:水体质量逐渐改善,规划期末,城区段水体水质Ⅲ以上,出城段Ⅳ类以上,削减断面Ⅲ以上,其他水体Ⅱ-Ⅲ类以上,无Ⅴ类及劣Ⅴ类水体。规划的集中饮用水源达到Ⅱ类以上,尽可能达到Ⅰ类。大气质量逐渐改善,规划期末除了特定工业区允许大气质量为三类标准外,其他地区应达到二类以上标准,特定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应达到一类标准。酸雨程度控制在轻度污染以下。各声环境功能区达标覆盖率达到 90%以上。

重大基础设施给水工程:到 2015 年,所有城镇需水量和水质满足要求,县级以上城镇备有应急水源,农村 30%以上人口共享城镇供水设施,农村另外70%人口以分散或集中方式基本满足用水需求;到 2030 年,所有城镇需水量和水质

满足要求,且均备有应急水源,农村 50%以上人口共享城镇供水设施,农村另外 50%人口以分散或集中方式满足用水需求。建设水库增加调蓄能力,解决用水较集中的城镇用水需求,拟建的较大型水库有中桥水库、天门河水库和打秋坝水库等;在用水困难的山区兴建小水池、小山塘、集雨坪等设施,对雨水进行充分的集蓄利用,解决农村人畜用水需求;对重点水源保护区及水源涵养区严加保护和控制,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安全。排水工程: 2015 年县级以上城镇以及遵义市中心城市内的所有城镇均需建设污水处理厂,到污水处理率 70%以上;到 2030 年所有乡镇均需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率 80%以上,农

村污水条件具备时可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2015 年要求所有县级以上城镇建设污水处理厂,中心城市的所有城镇均需建设污水处理厂; 2030 年要求所有城镇均在污水处理设施服务范围之内。因地制宜选用处理效果好、投资成本低、管理方便、运行费用少的处理工艺,特别是小城镇,可以选择氧化塘等处理成本较低的工艺。提倡农村使用农家肥,加强农村养殖污染防治,水体沿岸划定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燃气工程规划:城镇居民用户燃气普及率近期 80%,远期 100%,尽可能发展公建用户、工业用户、燃气空调和燃气汽车等。县级以上城镇采用管道天然气。中小城镇条件具备时尽可能使用管道天然气,以车载压缩天然气或液化天然气为气源;其他小城镇和农村凡以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为主,有条件发展沼气的地方以沼气作为生活用气。环卫工程规划: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配置齐全,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 100%,无害化率 100%;逐渐实行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医疗垃圾和危险固废等均能得到妥善处置。公厕设置满足人们需求。城市和农村均实行保洁,卫生条件优良。垃圾处理以卫生填埋为主,实行垃圾 100%的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垃圾收运尽量采取密闭式收运,县级以上城镇建设压缩式转运站收运垃圾。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垃圾房或垃圾收集点。垃圾收运处理逐渐实行城乡一体化,扩大对农村的覆盖范围。加大农村地区的保洁力度,改善农村环境。电力工程规划:构建安全、稳定、合理、适度超前的区域供电网络,加强电源建设,提高供电的安全可靠性。主要有遵义电厂异地迁改新建的桐梓电厂(2X600MW),以及长岩电厂、高滩电厂、石亚子电厂等。供电电压为 500kV/220kV/110kV/10kV。建设 500 千伏核心网架;加快 220 千伏供电网络的延伸和扩大。全市共规划设置 500 千

伏变电站 4 座,其中扩建 1 座,新建 3 座;220 千伏变电站 19 座,其中扩建 5 座,新建 14 座。变电站建设应朝大容量,少占地方向发展。500kV 架空电力线控制走廊宽度 75 米;220kV 架空电力线控制走廊宽度 40 米;110kV 架空电力线控制走廊宽度 25 米。通信工程规划:规划全市电话普及率 40%,固定电话用户数达 380 万。按照大容量、少局所的规划原则进行局(所)规划。各县城电信机楼进行扩容建设,同时在中心城区新规划 6 座综合通信机楼。全市移动网络容量普及率 80%,移动电话用户数达 760 万。建设有线电视宽带综合信息网,以满足遵义市未来发展对信息的需要。完善物流型重大邮政设施建设,并按普遍服务要求配置邮政局、所。邮政局所按邮政支局和邮政所级别设置,邮政支局占地面积按 4000~5000 平方米控制。根据规划管理单元人口密度确定邮政所服务半径,每个邮政所的建筑面积约 300m2,可附设于建筑物内。同时在居民集中点、商业区增设邮政代办点。规划在火车站附近设一处大型邮政处理中心,用地面积 21400 平方米。完善农村通信网络,扩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和贫困地区通信基础网络的覆盖面;在保证基本通信的基础上,适时启动农村地区互联网建设。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城市性质遵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红色旅游城市,黔北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新材料基地和全国绿色产业基地。

主要职能(1)名酒、名烟、名茶基地。以茅台国酒为龙头,广泛采用绿色技术,大力发展酒、烟、茶等产业,形成全国性的绿色有机食品基地。(2)历史文化名城和红色旅游城市。严格保护长征文化、国酒文化、黔北地域文化和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弘扬和保护悠久的历史文化。以红色历史为主线,构建集旅游、会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中国著名旅游目的地。(3)能源、新材料和现代制造业基地。依托丰富的资源和能源,面向川渝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之一和我国西南地区的新材料重镇、重要的制造业城市之一。(4)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绿色宜居城市。在黔北地区构建经济、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