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3)将遵义电厂等对大气污染较严重企业搬离主城区。(4)调整能源结构,推广节能节煤技术,城区推广使用管道天然气,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建立集中供热中心,发展热电联供工程。(5)巩固完善锅炉、窑炉的改造和消烟除尘,烟尘控制区覆盖率 100%。(6)严格控制尾气污染,鼓励使用公共交通,近、远期尾气排放达标率分别为 80%和 100%。(7)加大南宫山-舟水桥化工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声环境保护规划(1)规划目标:各声环境功能区达标覆盖率达到 90%以上。(2)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噪声大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用绿化分隔;并要求采用低噪声生产工艺与设备,采取隔声、消声等噪声控制措施。(3)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两侧设立防噪音绿化隔离带。(4)禁止拖拉机等高噪声车辆进入城区,加强机动车辆和喇叭声的监测管理。(5)建立施工噪声申报登记制度,严格控制高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6)公共场所禁止使用高音喇叭,商业服务单位、文娱体育活动场所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声污染。第十六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供水工程可持续发展。(2)城乡统筹原则:加强城乡供水设施一体化建设,扩大城市供水系统对农村辐射范围。(3)区域协调原则:合理调度各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供给,高效利用。用水量预测远期中心城市集中供水量需要 117.79 万吨/日,其中中心城区 86.4 万吨/日,重点发展区 18.79 万吨/日,其它非重点镇 4.2 万吨/日,农村 8.4 万吨/日。

水源规划(1)一方面按照“就近利用”的原则,合理利用本地水资源;另一方面开发周边地区水资源,支撑中心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的用水需求。近期北部将重点开发仁江水资源,主要解决新舟机场以及工业基地如新蒲、南宫山、龙坪、深溪和三岔的需要,南部重点开发乐民河水资源,解决南白和龙坑用水需要,利用遵义南部灌区已有建设成果,适时将农业用水转变成城镇用水。远期随着用水量的增加,需要取用乌江干流水资源,解决乌江沿线乌江镇、尚嵇和团溪等地的用水需求。远景随着城市用水量的进一步增大,需跨境调用城市外围绥阳的芙蓉江和桐梓的赤水河水资源。(2)优化工业用地布局,合理利用水资源。水质要求较低的企业安排在湘江下游水源坝附近或者安排在乌江干流沿线如团溪、尚嵇等地;将用水量较大的工业用地布局在中心城区外围。(3)修建水库。在仁江上

建设麻沟水库、中桥水库、长滩水库,在乐民河上扩建水泊渡水库,增加蓄水供水,增强对中心城区供水能力,以及增强供水安全性和应急能力。(4)实行分质供水,坚持“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的原则,加大中水回用规模。在湘江下游修建水源坝水库,截留湘江水,加大对湘江水环境保护力度,使其能够重复利用。同时考虑利用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后回用,既能解决中心城区污染严重问题,又可解决中心城区水资源不足问题。供水工程规划遵循“就近取水、规模建厂”原则,中心城市共规划 12 个供水厂,其中 2 个是再生水厂,利用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回用。12 个水厂供水规模为 107 万吨/日,加上现有企业自备水,不仅可以满足中心城区和重点发展组团的供水需求,而且还可以满足其周边城镇如喇叭镇、团泽镇等的用水需求;至于其他非重点城镇,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西部,可以就近采用当地水体,若干镇联合建设水厂供给城镇及农村。 12 个水厂中有 7 个为中心城区供水,供水规模 85.4 万吨/日。其中南部为扩建的西门关水厂,东部为新建的新蒲水厂,中部为新建的东郊水厂,以及扩建的北郊水厂和南郊水厂,形成四周多点向城市中央供水的格局。中心城区各水厂通过供水管网串联供水,供水主管成环,管径 DN300-DN800。遵义市中心城市范围内农村生活用水尽可能纳入城镇供水系统。城镇供水设施规模应考虑农村需水量,三大建设组团周边的农村地区以及西部城镇如金鼎山等周边农村均需纳入城镇供水系统,这些城镇的供水厂规模需考虑其周边农村的需水量。供水管网建设进村进户。(二)污水工程规划规划原则(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污水系统,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2)根据地形特点,污水处理设施采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