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挑战杯参赛手册

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挑战杯”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参 赛 手 册

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 中山大学青年科技协会

二零一零年十月

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手册

目录

第一部分 挑战杯历史-------------------------------------2 第二部分 组织机构---------------------------------------4 第三部分 参赛须知---------------------------------------5 第四部分 作品要求---------------------------------------6 第五部分 评审流程---------------------------------------12 第六部分 评审模式---------------------------------------15 第七部分 相关活动 --------------------------------------18 第八部分 联系我们---------------------------------------19

附录1“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20 附录2学术科技创新标兵院系团委评选及奖励----------------24 附录3全国挑战杯参赛作品参考选题------------------------25 附录4 中山大学专家推荐选题------------------------------30 附录5论文文稿格式建议----------------------------------31 附录6 报名表--------------------------------------------32

1

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手册

一、 “挑战杯”发展历史

科技挑战当代青年,青年主宰未来科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内著名高校和新闻媒体单位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其目的是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发掘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并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使比赛的成果真正为广大大学生接受和享用。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项竞赛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

自1989年以来,“挑战杯”竞赛规模发展到包括全国所有重点高校在内1000多所内地高校,以及港澳台、新加坡的20多所高校,先后共有200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加了此项赛事。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成功举办了前十一届赛事,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跨世纪的创新人才,并日渐成为我国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展示主办高校所在地区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平台。从第十届全国“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开始,组委会邀请全世界的青年大学生共享盛会,使“挑战杯”走向世界。

“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为一项综合性、全国性的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反映了高校教学水平和师生的科研水平,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导向和理念,随着国家“科教兴国”自主战略的深入实施,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口号,“挑战杯”赛事在高校人才的培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日益突显出来,成为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更重要的是,“挑战杯”赛事培育和构建了从大学生个体到所在高校,从一所大学到一个省市再覆盖全国的青年学子课外学术创新实践体系。17年来,200多万大学生得以直接或间接地在这一创新的舞台上关注新领域、研究新问题、运用新方法、创造新成果。与之相适应,各省市主管部门和高校则将“挑战杯”赛事构筑为创新教育的系统工程,搭建起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的组织保障体系,以国家、城市及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项目推介、成果转化体系,对学生创新能力和项目的综合评估体系。这些创新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建设,为全面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开展全面素质教育,提升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挑战杯”更是青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成果交流的一场盛会,每届比赛都有近两千件作品参与竞技,科技成果转让额最高突破一亿元人民币。“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分别是“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次。

2

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手册

“挑战杯”在中大

中山大学“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我校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它的触角和影响已扩大和延伸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每年我校都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的号召,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选拔赛,并把优秀的作品推荐到广东省和全国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我校在历年全国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在第四届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邵捷同学的作品《〈劳动法〉与外来工的权益保障》,以及在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周人可同学的《中国南沙群岛海域浮游原生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和郑慧华同学的《珠江三角洲富裕农村主观剩余劳动力问题研究》分别荣获一等奖。第九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罗党论同学的作品《大股东隧道挖掘与制衡力量》荣获一等奖。第十届“挑战杯”全国赛中,吴绮峰同学的《中国南海赤魟尾刺中新型肿瘤抑制基因Ipl的研究》和叶泉志同学的《小口径望远镜的小行星巡天》分获特、一等奖。

近年来,在校党委、学生处、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等机关部处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的参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很高,成果瞩目。在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校内选拔赛中,我校就有460多支参赛队伍,直接或间接参加的人数达到了1500多人。其中156支参赛队伍获得立项资助,70多支队伍获得校内奖项, 最后经严格选拔,部分优秀作品代表学校参加了省级和国家级的复赛和决赛,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全国赛中,我校推荐的五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中山医学院郑智浩等同学的参赛作品《C—Jun调控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荣获最高奖项——全国特等奖,该项目指导老师——中山医学院黎明涛教授获“全国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此外,化学院李争晖等同学的参赛作品《蠕虫孔炭材料的孔径调控研究》获得二等奖,生命科学学院汤俊良等同学的作品《基于电子方向定位技术的盲人导向装置》、政务学院林炜双等同学的作品《公务员组织潜规则的表现、机制与对策》、中山医学院陈旭等同学的作品《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rhVEGI-192A的制备新工艺研究》分别获得三等奖。校团委和青年科技协会作为该项赛事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统一规划、扎实推进、整合资源。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校团委为建设校内“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拔机制,成立了以曾益新院士为组长的“挑战杯”全国赛参赛作品遴选小组,对参赛作品进行层层筛选,最后终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相信在校党委的正确指导下,中山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将会越办越好。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