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兰州市名校中考化学三模考试卷

【分析】

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变化较慢,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详解】

⑴在t2℃时,a的溶解度曲线在b的上面,b的溶解度曲线在c的上面。故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

⑵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将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⑶在t1℃ 时,将12克a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能溶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50g?20g=10g,将得到100g50g+10g=60g溶液。

⑷t1℃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b溶 解度最大,溶液里含有的溶剂少,a、c溶解度相等则溶液里含有的溶剂质量相等,升温到t2℃后(不考虑蒸发),三种溶液中溶剂质量均不变,故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大小的关系是a=c>b。 【点睛】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已达最大量(溶解度)的溶液。 15.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

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溶液(填“A”或“B”).若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将t2℃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B.(填“>”、“<”或“=”) 【答案】B不变>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在某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溶解度大,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则大,③判断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仍为饱和溶液,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

系。 【详解】

(1)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故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B溶液。

(2)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会变得不饱和,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都没有变化,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不变。

(3)在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在t3℃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因此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但不改变溶剂的质量,所加溶质的质量A比B多,故A>B。

16.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排列情况,通过你的学习,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9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变成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2)写出8号元素与11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3)经过你的观察,同一族(同一竖行)元素的原子___________相同,具有相似的______________。

-【答案】得 F Na2O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解析】 【详解】

(1)9号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其在化学中容易得电子,变成F-。

(2)结合图示信息可知8号元素在反应中易得2个电子形成O2-,11号元素在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Na+,故8号元素与11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

(3)结合图像可知同一族(同一竖行)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为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其化学性质相似,故同一族(同一竖行)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及原子结构的掌握,需要注意的是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易得电子。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以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认识物质的性质

注: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整个实验中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挥发的影响,且图2中产生的气流较缓慢。

步骤Ⅰ.用20mL 的注射器先抽取10 mL水,再抽取10mL CO2 (如图1),封闭针管后用力振荡,观察到活塞最后停在12mL刻度处。说明在室温下10mL水约能溶解____mL CO2;

步骤Ⅱ.如图2,三通管横放,打开仪器a(填写仪器a名称____)的活塞,观察三通管内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

步骤Ⅲ.取下图2中的三通管,把贴有试纸A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认识物质的获取方法

如图3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打开K1,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K1,观察到____,说明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变化____;

充分反应后,打开K2,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观察到锥形瓶中先有气泡冒出,最后有沉淀生成。则流入锥形瓶中溶液溶质成分是____(填化学式)。

【答案】8 分液漏斗 试纸A变红,试纸B不变色 H2CO3═H2O+CO2↑ 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HCl和CaCl2 【解析】 【分析】

(1)Ⅰ、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分析;

Ⅱ、根据仪器的明和用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了碳酸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Ⅲ、根据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分析回答;

(2)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详解】

(1)步骤Ⅰ.用20mL 的注射器先抽取10mL水,再抽取10mLCO2(如图1),封闭针管后用力振荡,观察到活塞最后停在12mL刻度处。说明在室温下10mL水约能溶解CO2体积是:20mL-12mL=8mL; 步骤Ⅱ.由于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所以,如图2,三通管横放,打开仪器a(填写仪器a名称: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三通管内产生的实验现象是试纸A变红,试纸B不变色;

步骤Ⅲ.取下图2中的三通管,把贴有试纸A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由于碳酸易分解,发生的化

学反应方程式是:H2CO3═H2O+CO2↑;

(2)如图3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打开K1,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K1,由于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观察到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变化:Ca(OH)2+CO2═CaCO3↓+H2O; 充分反应后,打开K2,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观察到锥形瓶中先有气泡冒出,最后有沉淀生成.说明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后的物质中有剩余的盐酸,则流入锥形瓶中溶液溶质成分是:HCl和CaCl2。 【点睛】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的制取、验证的方法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18.实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必备的学习能力——化学因实验而精彩。在实验室,娟娟小组关于硝酸钾做了如下实验。(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g) 实验操作 取20ml水,加入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 加入xg硝酸钾,搅拌 加入4g硝酸钾,搅拌 加热 冷却至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不饱和的溶液是_____; (2)一定饱和的溶液是_____; (3)溶液③的质量_____; (4)析出晶体质量_____。

【答案】① ②③⑤ 26.32g 4g 【解析】 【分析】

根据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当外界情况发生改变时,饱和溶液会随着出现一些改变:变成不饱和溶液或者析出晶体仍为饱和溶液进行解答。 【详解】

(1)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①溶液还能继续溶剂硝酸钾,所以是不饱和溶液;故填:①;

(2)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溶液②是饱和溶液,溶液③中加入的硝酸钾不能继续溶液,所以是饱和溶液,而溶液⑤有晶体析出,所以也是饱和溶液;故填:;②③⑤;

溶液标号 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恰好饱和,得溶液② 得溶液③ 全部溶解,得溶液④ 晶体析出,剩溶液⑤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