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初中课标必背50篇

1 《论语》十则[5年5考]

【本篇理解性默写】

1.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而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

2.《论语》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

3.《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 , ”,这两者在人的进步中均不可或缺,是不能被割裂的。 4.艰难困苦的境遇,更能显现人的高贵品质,正如《论语》中所说的:“ , 。” 5.朋友远在天涯,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寄深情的祝愿;朋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 , ”,抒发内心的喜悦。(用《论语》中的句子作答) 6.《论语》中的“ , ”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7.《论语》中,提到了“ , ”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8.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正如孔子所说的“ , ”,我们要去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9.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 。” 【高考真题检测】 1.(2012广东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 2.(2012江苏卷)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 3.(2011新课标卷)子曰:“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 4.(2011广东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2 鱼我所欲也[5年1考]

【本篇理解性默写】

1.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 , ”。

2.《鱼我所欲也》中,反映孟子对贤者和常人两者之间的不同点的看法的句子是:“ , , 。” 3.《鱼我所欲也》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 ; , 。” 4.《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

5.《鱼我所欲也》中的“ , ”两句解释了不苟且偷生,而要舍生取义的原因。

6.舍生取义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为国捐躯、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这在《鱼我所欲也》中的体现是:“ , 。” 7.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 , !” 8.《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向善论”的句子是:“ , 。” 【高考真题检测】

(2012新课标卷)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人皆有之, 。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年3考]

【本篇理解性默写】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而分析国家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 。”

2.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亡,所以孟子说“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表明艰苦磨炼对人才成长的作用的句子是:“ , 。”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也说过意思相近的话:“ 。”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句子是“ ”。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知错能改的句子是“ ”;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高考真题检测】

1.(2014安徽卷)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 , ,曾益其所不能。 2.(2014四川卷)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4 曹刿论战[5年1考]

【本篇理解性默写】

1.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是:“ , 。” 2.《曹刿论战》中,关于“士兵的勇气决定战争胜负”的经典论断是:“ , 。 , , 。 , 。” 3.《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 , 。”

4.《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在战前准备上“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 , , 。” 5.《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 , 。” 6.《曹刿论战》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 。”

5 邹忌讽齐王纳谏[5年1考]

【本篇理解性默写】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是:“ , , 。”

2.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 , 。”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妻子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 , 。”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的情况是“ , ”,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言,臣民们如果能做到“ , ”就可以受到下赏。 【高考真题检测】

(2013四川卷)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 出师表[5年3考]

【本篇理解性默写】

1.在全市中学生足球联赛中,你校足球队连连败北,此时你被任命为队长,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说,这真是“ , 。”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 。”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 , , 。” 4.《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自己出身低贱、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 。 , 。” 5.《出师表》中,诸葛亮阐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6.《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之士,而在文章结尾处,也规劝刘禅应该自行谋划的句子是:“ , 。”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 8.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后主,也是劝谏后人不要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 9.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 ”,而后汉倾颓的原因是“ , ”。 【高考真题检测】

1.(2012湖北卷)亲小人,远贤臣, 。

2.(2011北京卷)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2011安徽卷)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7 桃花源记[5年4考]

【本篇理解性默写】

1.《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 , 。”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 3.《桃花源记》中,突出桃花源内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 , , 。”

4.《桃花源记》中,反映桃花源与世隔绝,完全感受不到时局变迁、朝代更迭的句子是:“ , , 。” 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 。” 6.《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 ”和“ , 。” 【高考真题检测】

1.(2014湖北卷)问今是何世, ,无论魏晋。 2.(2012湖北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8 三峡[5年1考]

【本篇理解性默写】

1.郦道元《三峡》中,写到了三峡两岸晴初霜旦之时高猿长啸的奇景,“ , ”是当地渔者用歌声对此现象的描述。 2.郦道元《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流的句子是:“ , 。” 3.郦道元《三峡》中,借助猿啼表达伤感的情绪的句子是:“ , ”。

4.《三峡》中,写三峡峰峦重叠,连绵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句子是:“ , ”。 5.《三峡》中,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是:“ , ”。 6.《三峡》中,侧面描写山势峻拔的句子是:“ , ”。 【高考真题检测】

(2013新课标卷II)每至晴初霜旦, ,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9 马说

【本篇理解性默写】 1.《马说》中,作者开篇便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 2.《马说》中,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 ”。 3.韩愈在《马说》中描写食马者浅薄愚妄的句子是:“ , , 。” 4.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 , 。”

5.《马说》中的“ , , , ”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6.《马说》中的“ , , ”三句,作者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表明无知浅薄的统治者对人才不公正的待遇。

7.在生活中怀才不遇的人常用韩愈的《马说》中的“ , ”两句慨叹。 8.《马说》中,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的句子是:“ , 。” 9.韩愈的《马说》的主旨句是:“ ? 。”

10 陋室铭[5年3考]

【本篇理解性默写】

1.《陋室铭》中,表现主人公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草色翠绿的句子是:“ , 。” 3.《陋室铭》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语句“ , 。 : ?”援引古人古迹、古语自慰自勉,妙趣横生,意味深长。 5.《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 , 。” 6.《陋室铭》中,作者将自己的“陋室”与“ , ”相比,表现了他的高尚情操。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8.《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 。” 【高考真题检测】

1.(2014福建卷) ,往来无白丁。 2.(2014江苏卷)无丝竹之乱耳, 。

3.(2012北京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

11 小石潭记[5年1考]

【本篇理解性默写】 1.《与朱元思书》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跟《小石潭记》中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借鱼儿的游弋,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