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
A.黄铜片的硬度比纯铜片大
B.铜是人体内的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 C.铜的原子序数为29,其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g
D.铜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所以它在化合物中只能形成+1价 【解答】解:
A.黄铜是铜的合金,合金的硬度比组成金属的硬度大,所以黄铜片的硬度比纯铜片大,故正确;
B.铜是人体内的一种微量元素,但是摄入过多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故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铜的原子序数为29,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没有单位g,故错误;
D.在化合物中,铜元素有+1和+2价两种化合价,故错误. 故选A.
4.(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探究NaOH固体溶于水的能量变化
B.
排水法收集氧气
C.稀释浓硫酸
D.
铁在氧气中燃烧
【解答】解: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U型管内的红墨水会出现左低右高的现象,故选项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氧气不易溶于水,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短导管是进气管,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D、铁丝在O2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A.
5.(3分)下列除杂或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 除CO2中的HCl气体 鉴别NH4Cl和KCl固体 鉴别H2和CH4 通入适量CO2 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中 分别取少许固体于研钵中,加熟石灰研磨 点燃后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 杯 A.A
B.B
C.C
D.D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与CaCl2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除杂或鉴别方法错误.
B、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除杂或鉴别方法错误.
C、NH4Cl能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KCl固体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除杂或鉴别方法正确.
D、氢气和甲烷燃烧分别生成水、水和二氧化碳,点燃后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均会出现水雾,不能鉴别,故选项除杂或鉴别方法错误. 故选:C.
6.(3分)向FeCl2、CuCl2、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当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渣的组成有三种情况 B.滤液中一定存在MgCl2和ZnCl2
C.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答】解:A、当锌和氯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时,滤渣中只有铜,如果锌和氯化铜、氯化亚铁恰好完全反应时,滤渣中含有铜和铁,如果锌完全反应有剩余,则滤渣中含有铜、铁和锌,该选项说法正确;
B、滤液中一定存在没有反应的氯化镁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锌,该选项说法正确; C、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一定有气泡产生,例如当锌恰好和氯化铜完全反应,会锌不足以和氯化铜反应时,滤渣中只含有铜,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滤液中一定氯化镁和氯化锌,因此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即一定生成氯化银沉淀,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3分)下列图形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4%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
常温下,将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同时投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D.
将t3℃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
【解答】解:A、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氯化钠质量分数增大,当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稀盐酸时,氯化钠质量分数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常温下,将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同时投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时,